幼鸽疾病
2005-12-09 9:32:32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赛鸽疾病暴发的活跃时期。鸽友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幼鸽疾病不但没有削减;相反,都愈演愈烈。我们在关注这个疾病时,经常会读到腺病毒或其它病原体的名称。但是,我们都没能得到任何关于这次疾病为何突然这么大规模暴发的消息。 所以,我们至少应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正是我们这些爱鸽人的责任。当然,要是把在赛鸽训养的损失都归于各种各样的病原体,或者把这些责任都归于处理方式的无效,是没有用的。如果我们不能诚实地分析当前的形式,并且自问:究竟哪个环节出现了偏差?我们就不能真正掌握处理幼鸽疾病的方法。 这种问题只出现在赛鸽身上 这一点是非常有趣的,这种患病的情况实际上并没有出现在赛鸽群体中,为什么只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事实上,赛鸽也是非常容易感染腺病毒等病原体,在这一点上,赛鸽和种鸽是相同的。在展览会上我们可以同时看到许多鸽子,病原体的传播也不再有可能。而在赛鸽鸽群中都不会暴发这种疾病,但这是以使用正规、专业的手段来处理赛鸽的训养问题。我们对幼鸽的期望有的时候是过高,不成熟的幼鸽根本不具备抵抗力,同时也不利于疾病的防治。 在疾病发病期内,典型的发病过程 一般情况下,当年的幼鸽是在秋季赛的,它们只有五、六个月龄,这就会暴发这种幼鸽疾病。一般在这个时候,幼鸽往往都开始进行自主飞行,如果这些幼鸽。在返巢后有呕吐现象,就基本上证明了幼鸽染上了疾病,而且,这种疾病会在鸽棚中迅速蔓延,而有意思的是,使用以前治疗“幼鸽疾病”的药物,并不能治疗现在的这类疾病,赛鸽训养者们立刻就陷入了对这种“新型”的幼鸽疾病的恐慌中。 事实上,幼鸽患病时,体温很容易突然升高,而对于我们的鸽子,尤其是幼鸽来说,不得不经受它们生命的这第一次磨练。同时,它们还要经受在户外进行50—100公里的飞行训练。而这些都导致了幼鸽的高压紧张情绪的产生。 “自我恢复”的疾病康复方法是可能的 “自我恢复”是指赛鸽训养者自己治疗患病赛鸽的疾病,具体方法是:把患病赛鸽关在鸽笼内数日,停止其飞行,并为其喂食维生素、电解质等。当然,这种治疗方式并不能防止致病病原体继续在鸽棚内传播;也有可能反而造成病鸽病情恶化,使得治疗更加困难。这种疾病并非单单是由非常神秘的致病病原体造成的,赛鸽训养者不恰当的训养及治疗方式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过量羽数赛鸽的鸽棚也是致病原因之— 实际上,在赛鸽日常的训养中,还存在着其它的弊端:赛鸽训养者在鸽笼中训养了过多的赛鸽,一般在鸽棚中训养过量鸽子养鸽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应该尽多地训养幼鸽,这才能在发病期过后得到较多的“劫后余生”的赛鸽,而他们对赛鸽的生存环境的照料却很不够。这样的赛鸽饲养者往往在今年有上百羽鸽子,而在疾病期过后只剩二十几羽了。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赛鸽训养者的“噩梦”,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这样的养鸽人就应该自己走到鸽棚里去,并深深地呼吸,任何其它解释都是多余的。 而我们的赛鸽又应该如何每日在这样恶劣的空气中生存呢,这样的训养又会招致什么样的恶果呢?这些都是不难猜到的,除此之外,鸽棚中训养过多的赛鸽会为致病病原体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而赛鸽自身体温的升高也会导致鸽舍内气温的升高,这最终导致致病病原体的加速繁殖。而赛鸽彼此过于紧密的生活在一起,也会使疾病的传播更加迅速。疾病一旦暴发就是无法停止的。 关于挑选鸽群中优秀的鸽子并使其生存下去的观点 大多数赛鸽训养者都不知道,其实这个“择优生存”的办法是很不明智的。一羽赛鸽是否在鸽群中被传染上了疾病,是一个纯粹的幸运或不幸的问题,而且应该是与人挑选无关的。而自身能力强的赛鸽往往也是很敏感的,它们也更容易感染疾病。所以,按照赛鸽的能力来挑选赛鸽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所有这些在疾病中患病甚至死亡的赛鸽都会为它们的训养者带来许多损失,甚至是经济上的损失——赛鸽的饲料,接种的疫苗等等都要花费很多钱。如果患病的赛鸽因病死亡,这些钱就等于被扔出了窗子。 相反的,只训养了较少赛鸽的养鸽人,因为他们对他们的鸽子相对来说比较关心,而在疾病暴发中会遇到较少的问题,也会使损失降低。这也是很好的一个方法。 真正的有破坏性的疾病暴发在幼鸽第—次集中训练后 请您想一想:当成千羽免疫力系统还不很完善的幼鸽从各个不同的鸽舍出发,在极高的温度下,在缺水的环境中,还要力求快速飞行。如果这些赛鸽不生病,那才是一个奇迹! 幼鸽与成年鸽的训放飞行的不同 首先,幼鸽飞行的时间一般在一年中气温较高的时候。而在大量鸽子集中运输时每层笼内温度30度以上,致病病原体很容易存活并繁殖后代。而幼鸽的飞行对于幼鸽来说是高强度,高负担的。而一些幼鸽并不能在它们的主人处得到很好的照顾,就像孤儿一样。而这样的大型训放比赛活动,会有许多幼鸽参赛,这就为疾病的传播造成了很大的空间,这种隐患在于,参加活动的鸽子中有些已感染了疾病。其次,幼鸽飞行的条件很不好,它们首先在极差的环境中通过大量鸽笼运输方式,从集鸽到第二天早上进行长达一天的运输;而后又要继续飞行。所以集鸽太多是不合理的,鸽友们自身也不应给自己的幼鸽以过程的压力。可是一些鸽友认为没有必要的。但是可怕的后果一但产生便无法停止。最后,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种幼鸽的联合训放飞行,请您把手放在心上:在这种飞行活动中的大量鸽笼运输有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一般情况下,致病病原体可以在运输车里存活一个月之久,如果不消毒,会导致什么后果。我们应如何停止病原体的扩散。 以上谈到的,又给了我们一次思考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责备归罪于错误的行为。自以为是使一些赛鸽训养者招来恶果,并会招致病症的暴发,但他们却不愿为之承担责任,我们可以讨论腺病毒、病毒与疾病的关系,如果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总结用于相关的研究,如果我们愿意。但是,我们如果不能正确 分析这次疾病的情况,我们就无法掌握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