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鸽的疾病

2005-12-12 15:20:45

    幼鸽的疾病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在这里提到的这个“幼鸽的疾病”的概念,它包括了现在赛季期间已经显现出的所有幼鸽疾病,而这些疾病往往是以综合症的形式出现的。而这些患病征兆可以归因于消化系统的紊乱。    消化系统的紊乱会产生以下患病症状:无法完全消化饲料;排泄物呈绿色,并且为油腻状,即所谓的饥饿性粪便。呕吐,这里的呕吐是由胃肠功能不协调,而嗉囊中谷粒过硬,肠道无法负担而产生的症状。鸽子的健康水平在患病后将明显下降,无法完成正常代谢。    这些病症症状是由于传染或非传染原因造成的。由传染原因产生疾病是因为病鸽感染了毛滴虫性疾病和大肠杆菌或者沙门氏菌造成疾病的产生。    这类综合疾病是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的,往往只能根据症状作出类似于病毒性传染病的推断性诊断。这时,病原体往往是产生疾病的罪魁祸首,但也不能忽视腺体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但是,当疾病并非由传染方式产生时,毒化作用就是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当鸽子外出飞行时,很容易停落在水泥或其它物质的屋顶上,在啄食时便会在嘴上带上附着物,这样赛鸽便容易被环境中的毒物毒化,导致生病。    由于造成赛鸽疾病暴发的原因有着多样性的特点,而且这些致病因素是以伴随形式出现的,所以我们称这种类型的疾病为因素构成性疾病(即,疾病产生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    另一个造成幼鸽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免疫系统的问题。当赛鸽个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备时(指幼鸽),即使该赛鸽并未与致病病原体发生接触,往往也不能避免幼鸽疾病的暴发所产生的影响。这便是这次“幼鸽疾病”造成大量赛鸽死亡的重要原因。    什么时候发病?    幼鸽疾病大多发生在赛鸽第一次被置于高度紧张状态比赛的情况下:第一次经历高温天气;第一次经历入训放车集体飞行训练;或者,对赛鸽进行疫苗接种也会使赛鸽产生紧张情绪。所以,这种疾病往往出现在一年中的赛季中,一般会从炎热季节开始。当致病病原体的总额与压力因素值向乘所得的值超过一个特定值“x”时,疾病便会发生。而这个“x”值的大小是由免疫系统的功能强弱决定的。    “幼鸽的疾病”是如伺传播的?    幼鸽疾病的传播途径很有可能就是鸽棚内的饲料与水。当健康的鸽子啄食了患病的鸽子的呕吐物,并与患病的鸽子一同嬉戏,也构成了鸽舍内部疾病扩散的原因。而鸽舍与鸽舍之间的疾病传播途径有可能就是空气,但就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并不重要,可以忽略。更重要的一点是:产生疾病的主要因素是高度紧张因素的产生。当重要鸽群同时处于高压状态下,疾病便会大范围产生。    “幼鸽的疾病”的预防措施    有一种措施是有可能对这种疾病产生预防效果的,即赛鸽训养者学习把握管理赛鸽的概念对他的鸽子进行无微不至的照料,以确保他的每羽幼鸽都很健康。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方法来抵抗疾病的侵袭:在幼鸽的哺育期过后,喂食少量适症药物,即微生物产品有益菌;赛鸽棚中的卫生条件不应过于清洁;棚舍顶上没有铁锈;这些措施对鸽子的健康都是很有益处的。幼鸽在成长过程中应时刻与自己的粪便保持接触。否则,过于洁净的训养条件与无菌的生长环境都是其日后生病的原因。    完全错误和根本不适用的抵抗这种疾病的方法就是有规律有间隔的为幼鸽喂食抵抗毛滴虫性疾病及腺病毒的药品。药剂的使用应该在疾病出现后,根据诊断的出的致病病原体而对症下药。但是,如果幼鸽疾病是由高压力或紧张情绪引发的,那么让鸽子减轻压力或放松以及保持安静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具体的治疗规程应是怎样的?    最好的预防措施也不能使鸽子免于受到疾病的侵害。但是,疾病暴发的危害性以及鸽子死亡的数量与免疫力系统功能强弱关系密切。    在进行处理的开始往往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鸽子感染了什么病毒,首先应该做什么?没有精确的诊断是不行的。如果对于疾病的诊断是准确的,那么处理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对于由毛滴虫性疾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鞭虫菌、腺病毒以及链球菌造成的原始型疾病,使用一些适用于幼鸽的药品便会有效果。而对于致病原因是病毒或应激性疾病,上述的方法便不会产生什么效果,甚至还会损害健康。这些药物会刺激分泌系统,使病毒对有机体产生更严重的损伤。    对于这种“新型疾病”我们使用免疫性球蛋白与保持安静的方法进行治疗。    这类免疫性球蛋白是从牛乳中提炼出来的,可以形成抵抗多样性疾病的物质。但是这种保护是否是由牛乳中的物质起决定性作用还需要继续观察。但在用药后,赛鸽确实恢复得很迅速。也有可能在这里起到作用的是牛乳中高营养价值的养分。我们可以一连数日让鸽棚内保持安静,并以喂水方式为赛鸽喂食免疫性球蛋白。对于病情较严重的鸽子,可以用针管直接将牛乳注射入病鸽的嗉囊。对于病情十分严重的鸽子,可以12小时反复喂食由牛乳制成的药剂。按这样的方法治疗两至三天后,许多以完全虚脱、嗉囊中只有水、无法进食而只是呕吐的患病赛鸽都有明显好转。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