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痘
2012-08-03 15:22:44
鸽痘,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鸽痘病毒。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幼鸽是主要受害者。传染途径,主要是蚊虫叮咬患鸽,带着鸽痘病毒再叮咬健康鸽。再就是通过病鸽掉落的皮屑,打喷嚏、咳嗽时的唾液,被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染等,亦可由伤口感染。潜伏期为4—8天,病程一般为3—4周。病愈后具有免疫力。症状,根据发病的部位一般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和混合型三种。皮肤型发生在眼睑、鼻、嘴角、腿、脚趾间、肛门周围和翼内等裸区(无毛)的皮肤上。初发时为灰白有麸皮状覆盖物,迅即长出小结节,后呈灰黄色,大如豌豆,10天左右破烂.1—2周后干燥结成棕褐色痂。长在眼睑的鸽痘常导致眼砂变色,但不影响它的视觉性能。
粘膜型亦称“白喉型”。发生在口腔、咽喉部位的粘膜上,初发时长出白色小透明的小结,然后迅速增大,呈黄色干酪样,味臭,不易利落,常因咽喉堵塞、窒息或饥饿而导致死亡。混合型恶性鸽痘,既有皮肤型又有粘膜型的双料鸽痘病。治疗方法是清扫鸽舍,用灭害灵(氯菊酯、胺菊酯)或其他杀虫剂灭虫。剔除病鸽痘状结节,然后用2%高锰酸钾洗涤患处,并涂上碘甘油、四环素或金霉素软膏,或用硫磺软膏加凡士林擦患处,也有用硝酸银涂在结节上让它自行干涸脱落,愈后终生免疫。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每羽幼鸽接种鸽痘疫踌。接种方法是,拔掉鸽子腿部一些羽毛,再用刷子把疫苗刷在拔去羽毛的毛孔上;也可用针或小刀尖蘸疫苗刺进大腿肌肉或翅膀皮肤里。如用鸡痘疫苗代替,效果就欠佳,免疫率只有30%—40%。要注意与毛滴虫病误诊,在口腔内剔除黄色干酪块状时,不易剥落、出血,这是鸽痘,容易剥落,不出血的,是毛滴虫病。中药预防和治疗参见“腺病毒”。
鸽的轮状病毒病
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畜、禽共患的传染病,鸽对本病毒易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而传染。健康鸽子是吃进被病鸽粪便所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遭感染的。症状:多数病鸽呈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只有轻度腹泻而已。少数严重腹泻的病鸽.可伴有呕吐等胃肠炎症状。鸽体由于脱水而迅速消瘦,最后衰竭而死亡,防治方法:注意鸽舍环境卫生,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目前尚无特效药,只有进行对症疗法提高饥体的抵抗力,加速病的康复。病鸽应予隔离或扑杀。
肿瘤
病毒性传染病。致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是病毒、寄生虫以及环境因素造成。一股发生在胸腹部、翅膀、头部以及皮肤处出现一至几个隆起的大小硬颗粒块肿瘤,小似黄豆,大至核桃,触摸有坚实感,可滑动。鸽患肿瘤多数为良性。恶性肿瘤在鸽体多数发生于内脏器官,如肝癌、肺癌,多为霉菌毒素所引起的,患鸽体质逐渐消瘦而致死亡。防治,一般良性的皮肤肿瘤无太大影响,可不作处理,若有碍健康,可用外科手术刀切除,并出血和消炎,喂给抗菌素。内脏恶性肿瘤则无治疗价值,发现后应及时淘汰而深埋处理,严禁食用。马脑脊髓炎病
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毒是一种过滤性病毒。与马的脑脊髓炎相似。鸽子发生较少,但自然感染损失较大。多发于冬、春季节。由于病毒侵袭脑和脊髓产生炎症。损害不同部位神经,引起鸽歪头转圈,环绕头颈,失调震颤,从一侧跌向另一侧。恢复后消瘦,少食或不食,逐渐衰弱死亡。目前传染途径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粪便排出病毒,经口感染。尚无特效防治药物。
包涵体病
病毒性传染病。致病原因由呼吸道接触性传染,鸽舍过分拥挤容易发生。成鸽常为带病毒者。6个月内龄鸽最常见,尤以一至一个半月幼鸽多发。症状:鼻炎,结膜炎,咽喉粘膜上有假膜,引起呼吸困难,行动迟钝,全身性衰弱。肝、肾有坏死性病灶,病灶周围间质细胞中发现核内包涵体。口腔和气管细胞有A型核内包涵体。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发现病鸽,立即隔离或扑杀,防止扩散。
喉头气管炎
亦称“传染性咽喉炎”。病毒性传染病。当鸽子的鼻腔或呼吸系统的粘嗅发炎时。早期表现为干性鼻伤风。接着喙部、鼻端及眼睛排出浓汁样的分泌物。鼻部的蜡膜色暗而潮湿。病鸽时常剧烈地抓自己的头部和鼻子,鼻塞、打喷嚏,咽喉发红。口腔中分泌物增多并呈粘稠状,喙部一张一合。气管、气嚢甚至肺部受到影响,“咯咯”咳嗽,严重时呼吸困难。病情轻微时。不需要作特别处理,休息两周即可。病情加重时,先隔离,防止传染。用稀释碘酒,擦净病鸽口腔巾的粘液,喂服链霉素,每次5—10万单位,每天早晚两次,连服3—5天。
传染性咽喉炎
即“喉头气管炎”。
白喉
病毒性传染病。由鸽痘病毒引起。通过口部接触,如两鸽相啄,雌雄鸽接吻,以及饮水器传染。常发生在成年鸽嘴部及咽喉内,出现微小的黄色膜状物,能引起呼吸道障碍。一般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急促并出现吞咽困难,严重的导致窒息死亡。防治方法可参照“鸽痘”同样处理。
流行性感冒
也称“鸽流感”或“单眼伤风”。病毒性传染病。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2—4月龄幼鸽特别易得,病鸽或体弱鸽也较易感染。致病原因是气温突变,特别是秋冬换季或春夏交替,鸽舍内外温差过大。症状为病鸽双眼或单眼肿胀,流出胶状分泌物。鼻瘤呈粉红色,流涕,鼻塞,打喷嚏。因呼吸网难,常扭动脖子。食欲不振,体重明显下降,精神萎靡,羽毛蓬松,怕冷而蜷缩存一角。严重病鸽,咽喉里发出“咔嗒、咔嗒”声。继续发展则发哑声,引起支气管炎。此病传染快,发病率高,容易产生暴发性流行。发现此病,应立即隔离病鸽,喂服消炎药,如牛黄解毒丸、抗炎灵、复方阿司匹林等。每天2次,每次服牛黄解毒丸1片或复方阿司匹林1/6片,连服3天。减少病原扩敞。同时每隔3—4天于饮水中加硫酸镁(每升水中加l药匙硫酸镁),帮助净化鸽群消化系统。饮水中放入适量大蒜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幼鸽发病,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适当喂食葡萄糖、蜂蜜或鱼肝油,增强体质及自身抵抗能力(中药预防和治疗见“腺病毒”)。
鸽流感即“流行性感冒”。
单眼伤风即“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