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上的健康

2013-03-12 10:35:21

第一之要,把种鸽雌雄养在状态上,只有状态鸽才能生出有质量的好鸽蛋。状态鸽难养好识别,雌雄到了求偶巅峰期,根本不存在配对难问题,“干柴见火即燃”,放在一起就亲昵,交尾踩蛋,这样生出的鸽蛋多为上品。要摒弃健康鸽就是状态鸽的旧观念,健康鸽只能说是无病鸽,无病鸽不等于就是状态鸽。雌雄在一起,无求偶欲望,虽都健康,但这却是一种典型的不在状态,应继续单养调整,不可用时间强配,“强扭的瓜不甜”,作为配对警句想来还是比较适用的。   第二之要,种鸽下蛋育崽必须要有节制观。前不久,中信网发表了一篇题为《种鸽不是产蛋器》文章,本人读后很受启发。再好的种鸽无节制地产蛋孵崽,很难作育出优秀崽子,高名次冠军更是无从谈起。一个成功者对种鸽的利用十分重视稳、准、少的节制原则,他们始终把希望寄托在每年只出两三窝的鸽蛋上,真正体现了作育崽子要优生优育。对优秀种鸽不是无休止地使用,常年静养才是他们真正的好养功、好做法、好经验。“头窝金,二窝银,三窝作育不丢人”,这是玩家们的精辟总结,很值得我们农村鸽友借鉴。   第三之要,大胆启用年轻种鸽。产好蛋,出好鸽,不可固守模式,抱住几对老种鸽不放,如是这样实属一种没出息的作育观。沙皮蛋、薄皮蛋,一窝只成一枚蛋,多数都源于高龄老鸽。不失时机启用一至五岁的年轻种鸽,作育出的崽子成功机率较高。年轻种鸽精气神充盈,所产的蛋质量好,崽子活力旺,这是自然造就的。本人曾作过对比,一至两岁鸽产的蛋,蛋皮格外光滑富有韧性,蛋黄蛋清粘度极强;六岁以上的老龄鸽蛋与年轻鸽蛋相比较质地差距十分明显,蛋皮既脆又薄,敲烂后,蛋黄和蛋清粘度欠佳稀松,用这种低质蛋孵出的崽子很难有强势活力。“自古英雄出少年”,玩赛鸽也应此理,少壮是万物强盛之源,疏不得,忽不得。   第四之要,要想好鸽生好蛋,最终还要靠养功。养功不是一日之得,是靠学习、靠实践、靠顿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历练总结逐步提高。配对作育更要扎实的养功,种鸽雌雄的单养调整,驱虫防疫,胃肠定期保健,饲料的合理搭配,生蛋期间微量元素(上好的保健砂)以及钙的补充等,这些都要细细地观察到位。所提这些虽不一定要尽善尽美,但只要辛勤付出,精心管理,抓源头,起好步,固先天之本,把幼鸽作育在高质量的鸽蛋上,或迟或早总会有回报,功到自然成,到那时我们农村人养鸽条件虽差,鸽子照样能飞好,照样玩得开心,赛得有趣。 中国信鸽信息网信鸽园地:http://news.chinaxinge.com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