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虫治疗

2013-03-21 19:52:47

 一、在种鸽管理当中,尽管配对前已作驱球虫管理处理,但有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可初步诊断为隐性球虫感染;     种鸽配对3-4天进入平稳期后,有个别种鸽因肠道不适,呈蹲伏状,粪便时好时坏,喂食饮水二十分钟后用手捏检嗉囊,食水比列失调,水多食少。夜间排出的粪便成球状,但发现有很长的清色或白色粘液。粪便能成型,但显粗条状,伴有清色水渍。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为:信鸽配对时的打斗造成应激反应,雌雄激素分沁使肠道机能发生改变,采食量减少,造成种鸽免疫下降、肠道不能正常抑制少量成熟虫囊繁殖,而使种鸽肠道内的球虫短短几天内快速增长。     二、赛鸽经春季训放开始几十公里后,出现以下症状的话,可初步诊断为隐性球虫感染;     赛鸽感染球虫后,竞翔速度大打折扣,耐久力明显下降,五十公里内训放后第二、三天不愿家飞,肉质随训放次数增加反而松软,肌肉颜色变暗、爪部鳞片发灰,平握信鸽时信鸽鸽爪团起,腿部前钩很难向后伸直。     三、应对种鸽慢性隐性球虫感染,可在产蛋后2至10天之间驱球虫,赛鸽应在100公里训放内驱球虫一次。     信鸽用药后并不能完全阻止球虫病的发生,而且信鸽球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发病次数越来越多。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是正确用药的前提条件,选择合理的药物和用药方式是抑制球虫病的主要措施。目前中草药在抗球虫方面具有化学药物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毒性低、残留少、球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可反复应用等优点。种鸽产蛋2至10日内,赛鸽训放100公里内,幼鸽20天左右、公棚接种疫苗后用中药驱球虫应该是合理的选择。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