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的危害与对策

2016-09-07 9:34:00

一、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   1.野生禽类是沙门氏菌的携带者,如麻雀、喜鹊、斑鸠等,还有新引进的种鸽可携带病原体,粪便中可分离出病原体,如饮水器皿、食槽、用具、鸽舍地面的污染等,均能传染给信鸽。   2.沙门氏菌病可以平行传染,也可以垂直传染。如:污染的粮食、水源、用具病菌传染给鸽子的消化系统,致使鸽子发病,在繁殖季节,雄鸽和雌鸽交尾时可以垂直感染,以至于幼鸽感染甚至死亡。   二、据有关资料获悉,沙门氏菌对鸽子有“六”大危害:   1.信鸽发生沙门氏菌病往往会造成多个内脏器官质性病变,失去飞行能力,引起败血病,导致信鸽死亡。   2.沙门氏菌病可以造成鸽子的心脏、肝脏损坏,鸽子机体供养不足,导致鸽子突然发病、突然死亡。   3.沙门氏菌病可以造成信鸽肺细胞坏死,发生纤维素肺炎,肾脏损伤,造成排泄物减少,出现缺氧和中毒死亡。   4.沙门氏菌病可以造成生殖系统损坏,严重者造成终身失去生育能力。   5.沙门氏菌病造成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损坏,机体发育不良,飞行功能丧失。   6.有的信鸽是沙门氏菌的携带者,也就是有潜伏期的信鸽,在配对时,最可怕的是会传给健康的种鸽,造成种鸽的生育能力丧失,不能繁殖后代。   三、防治方法和对策:   1.定时定期清扫鸽棚卫生,保持鸽舍的良好卫生环境,杜绝病原体的传播,同时定期对鸽舍全面地进行清理和消毒。   2.要注意鸽舍通风,保持干燥,不能鸽舍地面长期潮湿,潮湿是各种病菌的滋生温床。保持鸽舍一定时间的阳光照射,增强鸽子的体质。   3.定期接种新城疫疫苗。使用时要注意有效期和保质期,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购买后要注意冷藏保存,同时要注意疫苗的污染,避免影响疫苗的质量。如果不做新城疫疫苗,出现沙门氏菌病和其他病菌感染,就无法判断病情、控制发病率。   4.要建立健全鸽群健康制度。对新引进的种子不能随意放入大棚,要单独隔离观察,经三个月以上,观察确认不带病原体后,方可混群。有条件的鸽友采样粪便到正规的检疫部门,检疫后确诊无有沙门氏菌方可放入大棚内。   5.鸽舍的笼网和跳门要特别注意。一般的网眼尺寸在1-1.2公分比较妥当,防止野生鸟类和流浪鸽子进入鸽舍内,定期对饮水器皿、食槽清洗和消毒,尤其是种鸽棚,更加要严格管理,防止沙门氏菌侵入,感染种鸽群。   6.治疗。目前据有关资料反映,没有专门治疗沙门氏菌病的特效药,只能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控制或减少沙门氏菌的感染。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