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
2016-11-06 8:08:47
1.头骨:信鸽的头颅骨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顶部、枕部、面部、上喙和下喙。这几个部分均由多块骨癒合而成,由于在生长早期阶段就已开始癒合,因此已看不到骨缝。为了适应飞行,鸟类的颅骨变得非常轻,只占体重的约1%,其中部分位置还有气腔。鸽子的头颅以融合成轻量、薄而坚硬的脑壳,脑内容物集中在后脑部位。鸽子头颅的眼窝非常大(指占头颅的比例),可以减轻头部重量。鸽子的头骨具高度可动性,因为具有方形骨(quadrate bone)。
方形骨不仅与颅骨形成关节,也与前上颚骨经两根称为颧弓(jugal arch,为颧骨(zygomatic bone)之前身)的杆状细骨及翼骨(pterygoid)-颚骨(maxilla)形成关节,当下颚骨降低时,方形骨会将颧弓与翼-颚骨向前侧推进,使上颚骨升高,鸟的嘴也开得更大,这样也就方便哺乳喂雏鸽。
脊椎:可分为三大部分,A.颈椎:鸽子的颈椎有12节,颈椎长而可弯曲且具高度可动性,马鞍型的关节面使颈部可S型弯曲,颈部软组织如食道、气管等比颈椎短,所以鸟的的颈部无法完全伸展。S形的颈部如弹簧般,可保护头部及脑部不受着地时的冲击力伤害。
B.胸椎与荐骨的癒合:鸽子有7节胸椎,在第三至第五胸椎融合形成单一骨骼(联合背椎),这样使得骨骼较坚硬有利於飞行,在此骨后方连接的则是躯干唯一可移动的脊椎,此部位特别脆弱。胸腔正前方是叉骨和鸟喙骨,这两块骨和肩胛骨构成了上肢带骨。侧面是肋骨,肋骨在胸前与胸骨连接。胸椎与肋骨、胸骨等骨骼一体癒合成形,外肋间肌及内肋间肌位于个肋骨间。向后突起的钩突(uncinate process)为鸟类肋骨的特征,由各肋骨向腹后侧延伸的钩突,为向腹后侧延伸至肋骨后侧的肌肉附着处,并可增加胸壁的强度以及作为围绕胸腔及心脏的保护柱。同时,也形成鸽子在飞翔时进行呼吸动作的大风厢(容纳足够供应飞翔运动时的氧气),是鸽子飞翔运动的中心主柱。鸽子的荐骨联合盆腔部主要由三块骨头组成,分别是髂骨(llium)、坐骨(ischium)、耻骨(pubis)这三块骨头互相融合成开放性骨盆,明显演变为适合生蛋及孵化。
C.尾椎:鸽子的尾椎有8节,最后一个脊椎融合成单一扁平的骨头称为尾柱骨(pygostyle),用以支撑尾羽。此构造使周边发达的肌肉可用以控制飞行时的高度并负责紧急煞车、回旋、浮力、滑翔及平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