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鴿之選擇(上)
2009-12-08 21:21:24
在波譎雲詭;方興未艾的賽鴿風雲際會上,種鴿是一個養鴿家的武器,甚至於是秘密武器。大家應該有這個觀念,也應有此認同。但是,到底什麼是種鴿呢?許多人成天把這個名詞掛在嘴上,時時唸著,而究竟種鴿是什麼?恐怕一時很難作答覆。根據學理上的需要,對於種鴿下一個定義或界說是必要的。現在就筆者所知道的,來為種鴿下個定義:
參酌中文、外文、國內、國外各養鴿家的看法和意見,種鴿之定義:凡是有優異的飛翔紀錄,而且具有強烈的遺傳性(優生遺傳)並可以作出優秀的下一代以供短、中、長距難之競翔者,都可以稱為「種鴿」。
當然這個說法還是不夠周延的,有加以說明的必要。因為這一個定義,在國內也許適用,在國外可能就不太恰當了。何以見得呢?因為在國外所謂的「種鴿」是具有雙重身份的,很可能一隻鴿子扮演了競翔者的角色,而同時牠又正在作出幼鴿。換句話說在歐洲也好,在美國也好,他們的鴿子往往一直到五、六歲才停止出賽。根據理論上的說法:一隻鴿子的體能巔峰時期是在四歲左右或四歲以上。所以外國的鴿子競翔的時光較長,在五、六歲仍然出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在這段期間內,一隻優秀的鴿子總是雙重身份:既是選手鴿,又是「種鴿」。反觀國內則不然,由於制度上的差異,我們的鴿子身份比較單純,選手鴿就是選手鴿,種鴿就是種鴿。區分極為明顯,絕不含糊,也絕少有雙重身份的。國內外的鴿子在本質上就有如此差別。而本省的鴿子比賽,嚴格上來說,僅僅是幼鴿賽,正在比賽的選手鴿,沒有超過一歲的,不管是形體上、年齡上、生理上都不適合當種鴿以作出幼鴿。所以說台灣的鴿子身份較為單純,各有專門的職責,比賽歸比賽;育種歸育種,層次分明,絕不混淆。
如果以一隻成鴿(一年以上)來參加比賽,那麼你將無法獲取當季獎環的獎金,頂多只能得到公環或暗組的獎額,而台北的各大支會,卻規定了成鴿(老鴿或失格鴿)不得參加當季的比賽,形同廢物,相信聰明的你,一定不會呆呆地把一隻成鴿送出去參加比賽。因為不管是在管理上、時間上、經濟上都不合算。語云:「殺頭的事情有人做;而賠本的生意無人做。」就是這個道理了。同時還有人認為:以成鴿去獲勝得到錦標,在內心仍感覺到不太光彩,大有勝之不武的態勢呢!
根據上文所敘述歸納起來 ,身為種鴿的條件,大約是: a、血統。b、紀錄。c、遺傳性之好壞。d、健康情況。 e、鴿齡之大小。現在分別討論如下:
遠在二百多年前,人類對於動、植物的系統便很注重了,尤其是對動物的血統,更是處理的完善而令人滿意。舉一個例子來說:畜犬學會對狗的品種分類記載可以說無微不至了。同樣的道理,鴿子的血統,在有心人的統計、整理之下,單單是賀姆鴿(Homer Pigeon)種類據本人所熟知的大概在五十~六十種之多(欲知詳細名類,請參閱拙者「歸巢性探討」一文內所載)。在這五、六十種血統之中,你如何去挑選適合於你的地理環境、管理方法的銘血,是必要的。
何以說種鴿必須具備有優良的血統呢?因為有血統的鴿子歸巢性較好,不容易迷失;同時入賞率較高。以我本身切身的經驗來說:今年(七十三年)秋季的比賽,本人報鴿時,一共報名廿一隻參加比賽,中間有八次的公訓,一次的資格賽。結果到了正式比賽的前一週資格賽時,碩果僅存的只有台北內湖王榮慶先生所作出的一隻大銘鴿「羅洛西」系於有格時間內歸返,同時繼續翔完五關,得了個綜合十五位,而全會只存廿九隻。由這個事實很有力的證實了血統的重要性。
目前的競翔制度而言,沒有優秀血統的種鴿一定注定失敗的命運。「血統」是一切比賽的基礎。早已是一句顛撲不破的真理。如果你的鴿舍內只有那些不明來歷的流浪漢,或見一些不見經傳的雜鴿,而想在競翔壇上有名氣,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倒不如把它淘汰,引進一些名流,才是上智之舉。
無論是比利時、美國的大鴿舍、繁殖中心,所注重的是鴿子的紀錄。所謂的「紀錄」是指一隻鴿子飛翔過一個距離,而且是在規定的有格時間內飛完。一般來說,在國外的飛翔紀錄分為幼鴿組及成鴿組。亦部我們在血統書上所見的Y. B.(幼鴿)及O. B.(成鴿)。空中距離則有二百英里、三百英里、五百英里、六百英里、一千英里、一千二百英里等短、中、長距離的競翔,比賽的日程不像本省只有短短的數小時,而是好幾天,甚至於整整一個星期的。諸位若不信,可以看看進口的鴿鐘,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每一台鴿鐘在上緊發條以後,至少可以行走一星期以上,在日期的記載上是從一到七,充分說明了比賽的期限可長至一星期。
一隻優秀的種鴿,本身要具有相當優良的紀錄,而紀錄不可以直信作出者的筆記,而必須由當地的地力賽公會所出具的證書或獎狀(Diploma)比較可信,也不可能造假。否則一紙假的紀錄證書,往往會害慘了一個養鴿家,這是我們所應提高警覺的地方。喜好養鴿的人,本來就是良莠不齊的,國內有騙子,同樣的國外也有騙子,是不容否認的。
更可惡的是有的外國養鴿家佔了便宜還賣乖。比方說過去有些人特別喜好進口比利時的鴿子,不管好壞一昧進口,形成供不應求,於是有些不法的商人,便從中做了手腳,以至取厚利。最後造成了一個現象,原鳩進口一窩蜂地展開,而使得一些原本質地很差的鴿子也被視同珍寶一般地買進了。產生了許多「原鳩」鴿所作出的子鴿沒有能夠發揮,終於原鳩鴿淪為媬姆鴿,重金買進的鴿子,成為廢物一樣,有的人不甘損失,而將其拿來當育幼雛的工具。
所以一般的有心之士,都一致認為當時的情況是:台灣的鴿壇是比利時的垃圾堆。聞之不禁令人扼腕腐心。
所以說一隻有紀錄的鴿子,牠的紀錄應由公會所出具,而且證書上必須有主亞、秘書的親筆簽字,那麼可信度比較高,作出幼鴿也比較保險。
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雖是俗話,可是道盡了遺傳的重要。假使一隻血統佳,紀錄好的鴿子,而牠的下一代?狺ㄞ鈰鷞釣e本身一樣的優秀。也就是說牠沒有具備優生遺傳的條件,那麼這隻鴿子通常我都是把牠「冰』起來不用了。在還沒有談到這個主題之前,我們應該有個疑問。那就是:你如何去測知一隻鴿子是否具有良好的遺傳因子呢?如果是一位養鴿經年的老手一定知道:當一隻公鴿子,連續配過三隻母鴿以上,亦部交配三隻不同的母鴿而作出六隻幼鴿以後,而這六隻幼鴿之中,沒有一隻表現得很特出的話,你幾乎可以判斷這隻公鴿遺傳性不太好。
再接下來的步驟,等到這六隻幼鴿成熟了,再以這六隻作出小鴿子來看,在這些孫輩之中,如果也是資質平庸,沒有特出的表現,那你可以很大膽地斷定這隻公鴿遺傳性不好,暫時擱下,或者再找其他的母鴿去配對。但不可重用。遺傳性好的鴿子,往往是作出下代鴿,馬上就是上位入賞鴿。也就是我們常見到或聽到的冠軍鴿所生下的孩子又是冠軍鴿,或又是入賞鴿。友人右一隻灰母鴿是細川系的,本身綜合三等,而她的女兒是綜合二位。孫子是五關綜合四位。可以說是一隻遺傳性很好的種鴿,以她來做為主力,相信是再恰當不過了。
衰弱的鴿子,帶菌的鴿子,健康情況通常都很差。不但如此,還會把細菌傳染給幼鴿,因此健康情況是要留神的。嚴格的說起來,健康的鴿子是不會生病的。也不可能帶菌。一般鴿子常見的疾病很多,例如:嗉囊炎、下痢、腸胃炎、球蟲病、瘦病、節蟲病、毛滴蟲、白喉、支氣管炎、肺炎、氣管炎、單眼傷寒、感冒、皮膚病、毛囊炎、眼珠白翳、角膜炎、眼險炎、痙攣、維他命缺乏症等很多,這些病有些可以用人的肉眼觀察出來,有的卻很難辨識出來。
萬一不幸買了一隻健康欠佳的種鴿,麻煩就大了,而且後果不堪設想。舉一個例子而言,一隻罹患有氣管炎的鴿子,如果你沒有把牠捉在手中,輕輕的按牠的尾部的話,根本聽不出牠患有此症。而牠被關在籠中,仍然神釆奕奕,假設不幸買了這種鴿子,就得花上一段時間去醫治牠,遇上比較嚴重的,可能還不是那麼容易能治好的。這不過是舉其一端罷了,其他的症狀可能還更麻煩、費事呢!
一般而言,一隻健康的鴿子,外觀雄鴿應該氣宇軒昂,抬頭闊步;母鴿則是神情飽滿,嬌態雍容。身體粉質很濃厚,毛質柔滑。眼睛炯炯有神,體態輕盈靈活,兩隻腳稍微平行且接近,腳部鱗片鮮明,稍呈暗紅色,指甲要光澤銳利,稜角分明。翅膀要堅實有力。同時注視力要極佳,一有人靠近時,反應要敏銳,切戒動作遲緩,拖泥帶水。以上這些情況都具備了,才夠得上是一隻健康的種鴿。
有一位養鴿新手,年輕的小伙子曾經跑過來和我談到,每次他的鴿子訓練到某一個空中距離之後,鴿子不是不見芳蹤,就是速度慢下來了,有時還會有全軍覆沒的局面,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後來我到他的鴿舍一望,檢視他的種鴿,才發現原來他的種鴿都是一些超齡的鴿子,年紀輕一點的大約在八歲左右,老的都在十歲以上了。難怪所作出的幼鴿不夠勇壯,後力不繼,中途就無法歸返了。
由這個實例看來,我們可以認定一件事實,種鴿的年齡不可以太老,老種鴿的體能、遺傳、秉賦總總都可能已經退化了,退化了的種鴿,無法作出上等入流的競翔鴿,牠頂多可以用來作出留作種的幼鴿,而不宜作出比賽鴿,走筆至此,可能有的鴿友要提出異議,為什麼有的老鴿子仍然作出入賞的選手鴿呢?如果有這種情況,那可能是鮮有的例子,一千一萬個情形之下,找不出一個。或者歸之於湊巧了。
總而言之,老鴿子(指年紀超過十年以上者)所作出的鴿子,入等的機會不大,應該儘量的避免。正常的情形下,以滿一歲至八歲以下的年紀做為選擇的適當年齡是正確的。因為一~八歲的種鴿無論是在精力方面、體態方面、遺傳方面,都正值一隻鴿子的黃金時期,似水年華,不必眈心有病變,有其他不適切的狀況,一買到手,除了在更換羽毛期不太適當以外,其他的時間,只要天氣不要太炎熱,就可以立即著手作出下一代的比賽鴿而不必有其他的顧忌,何樂而不為呢?在花同樣的錢,買同樣條件血緣的種鴿,我敢打賭,聰明的你,一定會選擇年輕力壯的種鴿,以作出更優秀的選手鴿。對於太過於年老的種鴿,誠懇地建議你:還是少買為妙。(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