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公棚“三剑客”--座谈公棚参赛技巧
2006-10-25 19:13:21
又到了春暖花开时节,鸽友们都在忙着作育鸽子,特别是要打公棚赛的,一年的希望就在这关键的二、三个月。而如何才能作育出有争胜能力的鸽子?送什么地方的公棚最合适?何时送?送多少鸽子把握性更大一些?这一系列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得好的。有机会听一听曾经在公棚赛中获奖者的建议,借鉴成功者的经验,避免再走失败者的弯路,相信应该会有所收获。本栏目为此邀请了三位多年参加公棚赛并几乎年年都有骄人战绩的“高手”,花一些时间专门座谈公棚赛。但鉴于他们畏惧当今鸽界多事的现状,暂且隐去三位的姓名,以未知数X、Y、Z 代之。 我们下面就正式开始这一期的专题座谈,座谈采用轮流发言制,可以持不同意见,这样气氛会更活跃些,也会显得更有意思。 〖选用什么样的种鸽〗 记者:这几年,公棚赛发展的很快,粗略统计,江苏、安徽每省都不下10家,北京有20家,全国有100多家,公棚赛制搞得如此热门和常盛不衰,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这说明公棚赛这项赛事已深得鸽友的喜爱,但每次比赛1/10不到的获奖率,可不是什么人的鸽子都能飞进去的。你们三位是常打公棚的,这几年收获不算小,经验也积累了不少,借这个场合在一起聊聊,把经验和教训都摆出来,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人提高公棚参赛水平,使比赛更精彩。X 君,就“选用什么样的种鸽”一题,你先谈谈吧。 X君:以我的切身体会,首先是得明白不是什么鸽子都能随便打公棚的,也不是在家里飞得好的鸽子,送到公棚就一定打得好,必须明白这是两个差异很大的赛事和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在家里参加协会或俱乐部的比赛,不是在比鸽子的能力,而是在较量人的智慧、功夫和实力。打个比喻,家里比赛的输赢,三分在鸽,七分在人;公棚可是100%比的鸽子本身。因为鸽子在自己家的棚里, 哪只鸽子状态不佳或教乖不好,你随时可以调整;而在公棚,所有这些都是统一和同等的,不能一个个的去给你调理、修正,那就没得戏了。我就有一路鸽子,归巢落棚并不晚,可天生的迟进棚,后来采取了一些办法,这个毛病“改”了过来,冠、亚军拿了好几个。按理说,在家里这个(500 公里)距离有这么好的名次,送公棚应该没问题吧?谁知道鸽子的这种秉性会遗传,把它的子女甚至同胞拿公棚一试,还是一个德性:飞得不弱,就是迟迟不进棚,你说急人不急人!后来再送公棚,我就不能用它们或这类性格的鸽子作种鸽了,而只用未加调教、天性恋巢力强、进棚快的出鸽子打公棚。 Y 君:我同意 X君的这个体会和认识,这样的例子我也可以举出一些。去年郑州中天公棚决赛亚军高振海的鸽子,硬是把别人的鸽子挤到一边抢进棚的。这羽鸽子前几站训放和比赛,也有好几次第一或前高位名次。这种落棚就直奔进口的鸽子,就是最好的公棚参赛鸽,也可以认为它的父母、或许它本身就是作出公棚参赛鸽的好种鸽。 记者:我从 X君和Y君的话里听出两层意思,其一是不是说鸽子都是有个性的,并且可以遗传,应选适合打公棚秉性的作种鸽;其二,如果选择家里赛绩优秀的作鸽子打公棚,得看这羽鸽子是在什么条件下获奖的,秉性不好、经过调教才飞得好的就不太适合,恐怕连那些靠喂药或靠非自然使翔方法取胜的,也不适合打公棚,因为这种鸽子也被人为加工了。 Y 君:是这个意思,靠人为加工、以技巧取胜的鸽子,按公棚赛的标准去衡量,那都算是“假”本事,这样的鸽子送公棚,输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这种鸽子不适合参加公棚赛。反过来,公棚赛获奖的鸽子,你要弄回来出鸽子用到协会或俱乐部的比赛上,稍一加工,轻轻松松就能获奖! Z君:还有几类鸽子也不能送,比如有打野习惯的、过于近亲交配的鸽子、不耐粗食的鸽子等等。打野能力也会遗传,除不了根的;公棚比赛就飞几个小时,有打野能力派不上用场,还容易丢失。近亲鸽子体质要差点,容易生病,特别是极易感染鸽痘,严重的就长成“花椒爪”了。公棚是粗管理,一旦看见有病时,就是治好它也没能力赢奖了。不耐粗饲的鸽子也不行,不长肉,体质上不来。所以,有这些缺陷的,不能作(公棚用)种鸽。 记者:以你们自己的做法为例,究竟选用什么样的种鸽比较合适呢? X 君:我打公棚比较早,那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种鸽,都是用自己家里的鸽子作种参赛。前面已经说过,不是家里所有的种鸽都能作为送公棚的种鸽,我现在的做法,是有选择的先把自己的种鸽分分类,看哪些鸽的能力适合哪个公棚的比赛,然后作出鸽子先试,不理想就再调整,也引进一些好的外血鸽,这可以提升速度。有了好的、比较理想的名次,就把这鸽子拍回来,由它继续往下作育鸽子,继续去打公棚,如此反复,成绩会越来越好,也比较有把握。 记者:你这是循序渐进、不断摸索的方法。 Y君又是怎么做的? Y君:我主要是以从公棚拍来的获奖鸽为种鸽,不过不是什么名次都要,也不是什么天气赛况下获奖的都要,我是有选择的要。具体点,就是首选高位名次的,如果比赛竞争得比较激烈,前几十名差不了几分钟,只要血统清楚,有作种价值,名次都无所谓。因为鸽子比赛的事情很难说清楚的,不在状态、有点什么缺陷、或者近血什么的,都可能飞得稍差一点。在正常天气情况下是这样选的,如果天气不好,归巢的很少,这就不好挑了,我要仔细查查它们预赛飞得怎么样。如果也飞得不错,证明这鸽子更可贵,那得拍过来;如果预赛不怎么样,是很靠后的名次,这样的鸽子一般都不是鸽主的主力血系,是人家备用打坏天气的,这我不能要,要了也用处不大,我不能也指望下次比赛再来个大阴天吧?我要的是真正的“快马”,特别是名家的快马! 通常情况下,我也不是只要一只,如果一个人的鸽子有多羽获奖,我会多拍几只,这些鸽子在血缘上一般都有关连,用这样的鸽子互配作出鸽子再送公棚,把握比较大,差不多都能进入获奖名次,并且是比较好的名次,当然我还是送原来的那个公棚,或者赛况类似的公棚。至于是不是能拿到前三名,那得看配对和决赛时我的运气如何了。 记者:这是个很现成的办法,也是鸽界公认的作育公棚参赛鸽最快捷的方法,这实际是“用飞过的鸽子继续去飞”的好办法,最大的优点是把握性大,少走弯路。Z君是用的什么鸽子? Z君:我的办法不专一,有用“血统鸽+公棚成绩鸽”的,也有一色的“血统鸽”和一色的“公棚成绩鸽”的,反正怎么做能赢,就用哪种方法。试了这几年,比较起来效果差不多。使用“血统鸽+公棚成绩鸽”和专一用“公棚成绩鸽”作育打公棚,成功的道理他们两位都已经说了,我就说说我对专一使用“血统鸽”的认识吧。 我相信“好鸽就飞那一滴血”,所以重新开始立棚养鸽就引进了一定数量的外籍“血统鸽”,同时也拍进公棚外籍获奖鸽。外籍名家的“血统鸽”有些的确身手不凡,有的不行,没飞过、没试过的就得靠“碰”出几只好种鸽来。我用后代已证明遗传没有问题的,继续作育用来打公棚效果很明显,但也不是哪个公棚都能赢,也得选公棚打,外籍“血统鸽”一般都有赛距的极限,送错了地方,有时一个名次也拿不住。 当然,我使用最多的是“血统鸽+公棚成绩鸽”,实际它们都是外籍鸽,只不过外籍公棚成绩鸽是大家看着在公棚飞出来的,追逐这种鸽的人不少,因为就现在外籍鸽成堆的这个市场,公棚获奖外籍鸽的可信度比纯粹的外籍“血统鸽”要强,所以卖得也贵。用它们配上我的外籍“血统鸽”作种,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记者:就公棚比赛用种鸽而言,在年龄上是否有什么奥秘? Y君:公棚从送鸽到比赛时间跨度一般都在半年左右,打得是早熟鸽,晚熟鸽就没戏了,所以得培育早熟鸽。用公棚比赛成绩鸽直接作育,养成这个习惯,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应该还是早熟鸽,公棚参赛不成问题。 Z 君:使用外籍“血统鸽”的,是得注意些这个问题,因为那里面有些是长程鸽,甚至还有专门用于过夜赛的长程鸽,长程鸽里也有成熟相对早一些的,打公棚没问题;过夜赛长程鸽差不多都是晚熟鸽,那就得留心观察和适情使用了。 我觉得种鸽的实际年龄老少不是太大问题,只是说人们在心理上趋向于越年青越好。前二年西安威力公棚赛,北京侨友获得第三名的鸽子父母都是老家伙,陈伯懿从八只鸽子中选了七只指定鸽,就没选那只老龄鸽的后代,结果还是这个“传统观念”让他看走了眼,少挣了几万元钱。 记者:今天我们聊了几种不同性质的公棚比赛用种鸽,应该说各有各的长处,至于读者会赞成哪个方式,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未完待续) 〖公棚赛的配鸽技巧〗 记者:上一次我们谈了打公棚该选用什么样性质的种鸽,知道了参加协会、俱乐部的比赛与参加公棚赛所用的种鸽要有些差异,那么在配对方面是不是也会有所不同? X 君:我觉得还是有些差异,差在你要作育出什么样的鸽子。协会的比赛哪个赛距、级别都有,不管你作育出什么样的鸽子,相信最终都会有发挥其作用的时候。比如某一配对作育出的鸽子500公里拿不了奖,也许700或者1000公里还有机会拿奖。还有,鸽子在自己家里,什么时候打比赛都是可以的,今年不行,可以明年再赛;公棚赛可不行,绝大多数是在同一赛距就赛那么一、二回,没有再赛几次放远点的机会,如果作育的鸽子不对路,你就拿不了奖,想再赛一回,等明年再来吧。 所以就这方面来说,我认为不一样,差别在公棚赛是一锤子的买卖,给鸽子配对都是有很强的方向性和选择性的,要先考虑准备参加哪家的公棚赛,它的赛线、天气、正常飞时需要多长时间等等都要心中有数。然后再回过头来看你棚里的种鸽,哪些能适合这个公棚飞,哪些不适合;哪些欠缺一点,能不能通过配对把这个欠缺弥补起来。不行就不要勉强,可以考虑调换种鸽或转打其它适合这些鸽子的公棚。 记者:这么说来,这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选配,那你具体是怎么做的? X 君:我主要是以参赛北京和西安威力的公棚为主。北京的公棚都是往南放,赛距一般是480-520公里,虽然地形是一马平川,可秋天比赛时常刮西北和偏北风,风力至少4-5级,鸽子顶风飞行会比较吃力,实际飞行时间至少会延长一、二个小时,使用纯粹的快速鸽是飞不完全程的,晴天、不顶风还差不多;得使用速度+耐力型的鸽子。威力公棚的赛线更难飞,再快也得飞八个小时,耐久力的分量应当再加重一些。 记者:你说的这个“速度+耐力”的比例,就北京和西安来说,分别应该是多少? X 君: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尖锐,不太好回答。我就谈谈我这几年的参赛情况,从中大概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头一年参赛,我是采用快配快、耐力配耐力和快速配耐力等三种不同的形式作育鸽子参赛。 记者插话:好嘛,你能想到的三种配合方式都用上了,“三保险”,东方不亮西方亮,总会有一种形式见效的! X 君:我也是这么想的,结果并不是那么回事,什么名次也没有。快配快预赛飞得很棒,决赛没回来;耐力配耐力的几乎都回来了,可那都是几百名以后的事了;快速配耐力的飞得好坏都有,最好的一百多名,刚好出获奖圈,差的几天后才回来,也有的丢了。 记者:这就令人费解了,按常规解释:既使快配快耐力不够飞不回来和耐力配耐力速度不够进不了奖,那快速配耐力不是“速度+耐力”吗,应该可以呀,为什么还不行? X 君:通常我们意识上的这个“快速+耐力”的想法并没有错,但在具体实施上实际都存在着一些偏差,因为越是正统、纯正的品系,改良它就越困难。好的鸽子,如果雄雌双方差异较大,往往头一代什么都不是,既快不起来也没有耐力,快速与耐力结合不起来。解决的办法是:选双方差距小些的配对,或者继续往下走一代;这样才有望能将“快速”与“耐力”真正结合起来。 第二年,我用那只飞了一百多名的鸽子,再配上速度鸽,目的是加快它的速度;其它配对就缩小点差距,出了鸽子再去打,这才如愿入围。以后就如此反复作育,掌握着:缺什么配进去点什么的法则,已经可以运作自如了。 至于速度+耐力的比例,那得适情而定,看你打哪个公棚,相对好飞些的就加重速度的分量,较难飞的当然是要加重耐力的分量。就北京和西安来说,北京要加重速度的分量,加一点耐力就行;西安要偏重一点耐力的分量,但也不是太大,否则也拿不到名次,基本掌握到速度和耐力对半吧,当然是速度和耐力能真正结合在一起的那种。 记者:这是从鸽子的飞行特性方面进行作配的方法,其它方面呢? 比如血统、体型,还有眼砂什么的,Y君有什么独到见解? Y 君: Z君玩的是血统鸽,等会儿让他讲讲那方面的看法,我就谈谈体型和眼砂吧。 上次我已经说了,我的种鸽大多数是公棚拍回来的成绩鸽,从眼砂上看,没有什么规律,什么样眼睛的都有;我拍鸽子时要的是名次,不是冲着眼睛好坏拍的,再说就算你讲究眼砂,没拍到手里之前,你也没机会看。所以就我拍回来的这些鸽子论起,眼砂并不重要,倒是在体型上的确有些感受。 首先我得说明,我拍得有好几个地方的鸽子,因比赛地的不同,天气情况的不同,拍到手好名次鸽的体型也会有所不同,虽然数量有限,但也能看出一些问题,不能说就是一种规律,只能算是一种现象吧。 我发现,正常赛况下飞进好名次的鸽子,可能是比较好飞的缘故吧,体型差别比较大,手感也不统一;比较难飞的赛况,体型偏大的不多,中型和偏小的多些,手感也要好些;顶风飞的赛况,龙骨偏深的多,浅的少;飞越山地的赛况,龙骨偏扁平的较多;当天不能归巢、特别难飞的赛况,鸽子的体型就看不出什么明显的规律了。 给鸽子选择配对时,我不常采用X君的互补方法,都是尽可能地保持它们原来的体型。我始终认为,既然它们用这种体型能在那个公棚或者地域飞得很出色,就一定有它的道理。所以我作育鸽子就参照上面这些规律去配对,保留各自的特色,作育的体型龙骨适中、偏深、扁平等三种类型的都有,长短也有些差异;送鸽子时,根据作出鸽子的体型情况,再考虑送到能发挥它们特长的公棚。 记者:你这也算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由“自然环境”选则配对的方法。Z君的观点呢? Z 君:我认为,任何一种品系,都是在它特定的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之所以能飞得那么好,也是因为这个品系适合了那个赛况环境;换一种差异明显的环境,可能就飞不好,这是常有的事。说明品系之间不光仅是名称的不同,很多方面,其中包括体型和飞行特性等也会有些差异;因此,从品系、血统的方面去看这些问题,也符合X君和Y君的观点。 不过,我还有一种看法,那就是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体型,也没有尽善尽美、无所不能、随时随地都可以良好发挥的品系;真要从公棚的参赛鸽中选美,获奖的未必能选得上,往往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这大概就是通常所说的那个“缺陷美”吧。但追求完美、崇尚最好毕竟是我们的愿望,都想改良得十全十美,可你必须得记住:比赛获奖鸽的那些你认为不美的缺陷一旦被去掉,它可能再也获不了奖了。从这个意义上去说,鸽子飞的不是什么体型、眼砂,而是那“一滴血”。 我承认自己喜欢养品系鸽,因为我的主要目标就是打公棚;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在公棚这个赛事上最能发挥的还是外血,指望用所谓的“国血”打公棚、获奖的机会太少了,所以我养的都是外血鸽。但不是说凡是外血鸽就能打公棚,也确实有不适宜一些品系鸽发挥的地方;一旦发现某个品系鸽不太适合打公棚,我的解决办法是:“血统鸽+公棚成绩鸽”,用最“理想”的去配实践已证明是最棒的,才会作育出更棒的。 记者:这是一番育种意识形态方面的论述,听之颇能让人受启发。不过 Z君的配对法则应该是“比弗丹的绝学”之一的翻版,诀窍是配偶一方必须是飞过的。另外,我还有个问题需要验证一下:快速特性的外血鸽体型一般都挺大,你是否介意这方面的问题? Z 君:非常介意!作为比赛鸽来说,体型大并不是什么好事,但这在好的外籍种鸽中是很常见的,作为种鸽也不能说就是缺陷,它就是那种东西!但要配对作育出鸽子打比赛,一般我都要想法把它的体型拉小,配上体型小些的就可以办到;不管是公棚赛还是常规赛,就我们国家习惯的比赛距离来说,体型太大的不适合,取中体型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这与 y君的“保持它们原来体型”的观点并不矛盾,那是指形状上的特点,这里指的是个体的大小,不是一回事。 记者:在结束今天的座谈之前,我总结一下诸位的谈论要点: 一、配对之前要有明确的目标,按自己种鸽的能力有选择的配对和作育; 二、注意“速度型”、“速度+耐力型”等的作育方式和配合比例; 三、个体大小可以采用“互补”取中,体型特点允许“保持”原来的特色; 四、配偶一方最好有一个是在你要送的那个公棚飞过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