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流感的防治
2011-01-03 9:45:47
本病是由病毒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以患鸽的头、颈、胸部水肿和眼结膜炎为其特征。气温转变时期发生较多,特别是在暴冷、暴热,鸽舍内外温差过大时最容易发生。发病率高,传播快,往往呈暴发性流行。对尚未换第一根毛的幼鸽(1 ~3 月龄),由于缺少脂肪,吸水性大,在雨中淋湿后体温下降,很容易感冒致病。成鸽在秋季换毛时,换毛结束,体质下降,也容易发生本病。或突然受热受冷引起发病,发病率较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途径感染。
1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 ~5 天,常无先兆性症状而突然暴发死亡。病程稍长的会出现体温升高(44 ℃ 以上),一般表现为精神萎靡,不爱活动,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病鸽两眼肿胀,并流出胶状分泌物,有的病鸽两眼睑被勃液勃连。鼻瘤呈粉红色,流鼻涕、鼻阻塞、打喷嚏。因呼吸急促发出罗音,有的呼吸困难,严重的可窒息死亡。常常扭动脖子,羽毛松乱,双足冰冷,因怕冷而蜷缩于鸽舍一角。有的头部、颈和胸部水肿。
有的出现灰绿色或红色下痢和神经症状。通常发病后几小时至5 天左右死亡,死亡率可达50 ~100 %。慢性经过的以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特征。
2 .剖检病变
可见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病程短的,一般可见胸骨内侧及胸肌、心包膜有出血点,有时腹膜、嗦囊、肠系膜、腹脂与呼吸道猫膜有少量出血点。病程较长的,颈部和胸部皮下水肿,有的蔓延至咽喉部周围的组织。眼结膜肿胀。肾混浊肿胀,灰棕色或黑棕色并有小的黄色坏死灶。口、鼻内积有豁液。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的猫膜也有点状出血。肺充血或小点出血以及肝、脾均有小的黄色坏死灶。
3 .预防
防制本病目前尚无疫苗可防,还应从防风、防湿、防拥挤着手,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合理的密度,并做到饲养室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清洁干燥,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冬天可在鸽子的饮水中放点辣椒粉或高粱汁,以使鸽经常保持兴奋状态,这对耐寒是很有效的。预防中最重要的一点,绝对不能从有本病疫情的场甚至地区引进新鸽。如附近鸽场有本病发生,应该果断地采取严密封锁消毒工作,以免疫情累及本场,这一点也是极为要紧的,切勿忽视。
4 .治疗
发现疫情时应将病鸽全部淘汰,立即严密封锁场地,并进行全面彻底消毒,以避免继发感染。治疗可试用如下药物和处方:
( 1 )新呼泰粉剂每5克兑水2000ml,连续使用3-5天。
( 2 )速能维他肝精经水投喂,个别的直接滴服或混于饲料中,每升水中加1-2ml自由饮用,连饮3-5天。
( 3 )蒜油精一瓶盖拌料1000克,连用3-5天。
( 5 )中药治疗
方一:大青叶80 克、三枉苦40 克、白茅根70 克、鸭脚木70 克、大头陈70 克、山薄荷30 克,以上为100 只鸽子用量,煎水让病鸽自饮。
方二:黄芬100 克、桔梗70 克、半夏70 克、桑白皮80 克、批把叶80 克、陈皮30 克、甘草30 克、薄荷30 克,煎水供100 只鸽饮用,每天1 剂,连用3 剂。
( 6 )幼鸽患本病时,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适当喂食葡萄糖或蜂蜜• ,以增强体质及自身的抗病能力。一些重病鸽还可注射抗生素类药物,每天1 次,连注3 天。如用青霉素,每只每次5 万单位;如用2 . 5 %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注射0 . 1 毫升,连注3 天,每天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