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鴿病例討論(一)鴿群不明原因大量死亡

2006-05-04 23:52:59

本篇將介紹鴿友們最不願意發生的,“鴿群不明原因大量死亡”,經由相關病例討論,能為鴿友帶來病理知識。 文.圖/拜耳公司北區經銷 康華行 5月下旬北部地區某鴿友來電表示其所飼養的賽鴿在三月底開始有精神欠佳,羽毛鬆亂,食慾不振,消瘦,口鼻有分泌物,飲水量上升,綠色水便的情形。花了許多金錢力氣,用了許多呼吸道,腸道的藥物治療後,症狀依然沒有改善。 病例描述 從4月份開始到現在鴿群損失極大,種鴿群260多隻,死了51隻,比賽鴿兩櫥共108隻,死亡56隻。飼主表示在這一個多月裡心理不是一個“痛”字可來形容。在飼主要求下,筆者因此親到其鴿舍作更進一步的了解,筆者到其比賽鴿舍時發現,其鴿群正如同飼主所描述的,有精神欠佳,羽毛鬆亂,消瘦的情形。(圖一) 而賽鴿的糞便呈尿酸過多,濃綠色糊狀下痢,另有黃綠色一節節條狀便的情形。(圖二)。在其鴿舍觀察一會兒,又發現有2、3隻賽鴿有結膜炎,腿麻痺,及陣發性的痙攣震顫的現像。看到賽鴿有這些病徵,筆者心中大概知道其賽鴿發生了什麼問題。因此問飼主這一個多月來其處置情形。 病急亂投醫 聽其描述,那可真應驗了一句話“急病亂投醫”,原來他的賽鴿已經吃過了那麼多的藥。而問到飼主最重要的問題“你的賽鴿有沒有作一些預防接種”。飼主想也不想的說“預防接種會影響賽鴿成績,所以我的賽鴿從來沒有作預防”他的回答,令我吃驚,也使我更加確信我的判斷,畢竟,會造成賽鴿大量死亡的疾病也沒幾種。 解剖病變 飼主共提供4隻賽鴿值解剖分析,其中二隻為種鴿舍死亡之病例;其中一隻為種鴿(定名為甲鴿)一隻為幼鴿(定名為乙鴿)而比賽鴿解剖二隻,即為中之二隻病鴿(紅斑名命為丙,另一隻為丁) 甲鴿外觀可見病鴿消瘦有脫水現象,肛門附近有黃綠色糞便。解剖可見腺胃,肌胃中無食物,有出血斑及出血點、12指腸部份有腸炎的出血點,嗉囊中有些許白色念珠菌之偽膜病變(漲規)心臟冠狀溝脂肪層部份有針狀出血點腹部脂肪層有出血點,脾臟腫大有白色壞死點,呼吸道可見喉頭紅腫,氣囊發炎現象,腎臟無腫大,但輸反中有白色尿酸沈積物 乙鴿外觀可見病鴿消瘦,有脫水現象,肛門附近羽毛有黃綠色糞便粘著,嗉囊中有飼料,解剖可見,12指腸部份有腸炎的出血點。肝腫大,心臟有出血點。呼吸道可見喉頭、氣管紅腫有痰,氣囊發炎,肺尖端有壞死現象。腎臟無腫大。 丙鴿外觀可見精神萎靡,羽毛鬆亂、消瘦、有結膜炎,有神經症狀,共濟失調的情形,糞便呈濃綠色樣下痢。解剖可見12指腸部份有腸炎之出血點但無其他病變表現。 丁鴿外觀可見精神欠佳,消瘦,有脫水現象,飲慾提昇,會採食,但食慾降低;糞便呈濃綠色水樣下痢。解剖可見氣管紅腫有痰;氣囊有氣囊炎的現象,腺胃、肌胃有出血現象。12指腸部份有腸炎的出血點。心臟冠狀溝脂肪層部份有針狀出血點。脾臟腫大有白色壞死點。肝臟較硬,顏色較深。腎臟些許腫大,輸尿管中有白色尿酸沈積物。 綜合以上4隻賽鴿外觀狀況,解剖病變及種鴿舍,比賽鴿舍的一些表現。可以知道,會造成如此重大的損失是因其賽鴿感染到“巴拉米鴿”才造成鴿群的大量死亡。另解剖所見之氣囊炎、腸炎、漲規…等其他病因。是因為賽鴿感染到巴拉米鴿之後,其體力體質之改變而引起的二次感染,並不是造成鴿群大量死亡之主因。因此治療上要使鴿群先產生巴拉米鴿的抗體之後,再針對二次感染的病源對症投藥,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恢復鴿群的健康。 巴拉米鴿討論 一、.歷史和流行情況:1981年巴拉米鴿在蘇丹及埃及首先被發現,後來差不多一年左右,此病便蔓延到歐洲了。其中英國在1983年及1984年分別暴發此病192起和810起,加拿大因從比利時引進賽鴿而把此病引入,並傳播到西部的幾個省。 二、病源:巴拉米鴿是由鴿的I型副粘液病毒所引起的,它在分類學上與雞的新城雞瘟病毒為同屬的病毒受到感染。這種病毒對環境的抵抗力強,但不耐高溫,56℃30分鐘處理後會死亡。但可在低溫下長期生存,故本病多在冬、春季間發生。 三、傳播途徑:巴拉米鴿病主要是經由賽鴿參加比賽以及從感染區感染場引進種鴿來傳播,此病潛伏期長達3-4週。因此防治工作會較為困難,這是此病的主要特徵。有些賽鴿外觀上看來很正常,但已感染巴拉米鴿病而未出現臨床症狀,飼主不知道而把這種賽鴿送去參賽或出售,這樣就給此病提供了極佳的傳播機會。例如1983年,英國暴發了192起巴拉米鴿病,其中有133起是由於參賽鴿的互相接觸而引起的。因此對此病千萬不可大意。 臨床症狀 巴拉米鴿病的潛伏期長達3-4週。感染的鴿群少數會有同一時間許多賽鴿同時迅速發病的情形。多數感染鴿群的表現是逐步蔓延,病程會因此而拖的很久。患病賽鴿的早期症狀是下痢(拉綠色下痢便)呼吸有聲;以後發展到失濟失調、飛行、行走、採食發生困難;再接下來會出現肌肉顫動,頭頸扭曲,單側或雙側腿麻痺的現象。有些賽鴿表面上看來很正常,但在飛行時不能控制自己的飛行和飛行目的地。病程延續時間長達數週。死亡率會因處理情形而有很大的不同。低則為百分之幾,高的會到60-75%的死亡率,幼鴿的死亡率會比種鴿高出許多。解剖病死鴿可見許多臟器出現出血點,及併發腸炎及球蟲的現象。 防疫措施 一、不要在感染場引入鴿種:新購入的賽鴿應隔離觀察1個月以上,確實無感染此病之後混入鴿群中飼養。 二、疫苗的接種:巴拉米鴿病目前有許多商品化之疫苗可供使用,而一般要達到良好的免疫抗體保護,則需要視鴿群的狀況(如比賽移形抗體、接種次數等因素)來安排防疫計劃,才能達到良好的保護效果。 處置及後續發展 巴拉米鴿病為一種病毒性的疾病:而病毒性的疾病到目前為止尚未有有效的藥物可供治療。就如同前些日子的SARS疾病一樣,只能用隔離及加強自身的免疫系統來防治SARS,因為SARS為病毒性的疾病,對抗SARS冠狀病毒的疫苗也尚未發展出來。但針對巴拉米鴿我們還有疫苗可供使用。因此本病例的處置方式就是先作全場的疫苗緊急接種。而等疫苗接種之後再使用一些能促進抗體產生的補助品,如拜賜狀及侯鳥素。疫苗接種7天-10天後會使用拜有利清除一些二次感染的雜菌,用拜剋星來防止球蟲,因體力的降底而感染。在後續的追蹤上在6月初,6月20日發現鴿群的狀況有極顯著的改善。種鴿群已無死亡的病例,但有2隻出現歪頭的現象,但已不會死亡。比賽鴿處亦有極佳的進展,其間只有再損失2隻本來狀況就比較差的賽鴿。其他鴿群已陸續恢復。這時再佐以一些腸道補助劑如拜賜大+拜爾得。鴿群痢所傷到的腸道才能恢復。 結論 從去年年底開始,北部地區常常聽到有鴿友的賽鴿大量死亡,直到最近還常常聽說。由此可見有許多鴿友的防疫計劃存在著極大的漏洞,才會本病難以根除。而發生巴拉米鴿的處置動作正確與否及巴拉米鴿的病程變化的不同也會鴿群的死亡率從百分之幾到百分之75因此完善的防疫計劃及遇事臨危不亂,才能使自己遠離巴拉米鴿病的傷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