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维:种养训的理念与实践
2015-11-11 20:28:05
已阅读2385次
理念与实践
此文是应赛鸽天地杂志主编陶永康先生之约而写,发表后再登录于此。
“种,养,训”这三个字我想所有鸽友都知道,但是其中包含的无数理念和实践却不是所有鸽友都知道或认可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这里只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现在信鸽杂志上,网络上等等媒体不乏各种各样的文章、广告、鸽系介绍和宣传,各个药商也纷纷提供比赛用药的建议和日程。鸽友们全都怀着对明年或下一个赛季的无限希望,大笔大笔的钱款投向引进新的种鸽和购买各种药物。这些投资会有回报吗?当然我们都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梦想,没有了梦想和信心就不会再有赛鸽运动了。但是我们的梦想有时会成功,但很多时候会不尽人意。赛鸽使人琢磨不透,使人如痴如迷。因此我们也应该有失败的心理准备。正是赛鸽运动的复杂,令人难以捉摸,使之充满了挑战性,也正因此它会带给我们无以伦比的胜利喜悦。
养鸽人谈论最多的是“种”。
“种”
“引种”,所有养赛鸽的人都不断在“引种”,我也一样,见了好鸽子走不动道。
近年来赛鸽市场的价格指数一路飙升,超过百万元一羽赛鸽或种鸽的情况已经不再令人惊讶了。所有的赛鸽人都在引进新的种鸽,每个鸽友都希望新引进的种鸽能使自己在比赛中一举夺魁。但我建议在引种之前鸽友要好好想一想这么几个问题:
引进什么鸽系的种鸽?准备养多少羽种鸽?引进多少羽?引进成年种鸽还是幼鸽?从哪里引进?
这些问题都要先想清楚后再有的放矢地去引种,这样可能会少走冤枉路。
现在全国各地公棚数不胜数,特比环大奖赛风起云涌,你准备参加什么样的比赛呢?参加公棚赛的鸽子和参加特比环的鸽子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公棚由于它集中了数百家甚至上千家的幼鸽,棚里会有上百家里来的病菌和病毒,在收鸽期间公棚最大的挑战是维持鸽群的健康。所以参加公棚的鸽子要求有很好的自然抵抗力,同时要求赛鸽肝脏有超强的解毒能力,而这在特比环的比赛中是不需要的。其次公棚超过100公里的训练次数很少,鸽子要在这数量有限的训练中能迅速进入比赛状态,而为使特比环的赛鸽能够达到巅峰状态,它们要经过许多次训练,甚至几十次超过100公里的训练放飞。由于特比环鸽子的饲养,训练和管理要比公棚细致很多,比赛前很多赛鸽达到了超级临战状态,所以鸽子的飞速也就较公棚高很多。不同的比赛情况需要不同的鸽子,所以你要先定准方向,有的放矢地去引种。
俱乐部、区县、市地,或者国家赛,距离从400公里开始直至1000公里,又有幼鸽赛、成鸽赛等等,你选择参加哪种距离的比赛?
我认为450-600公里的比赛是目前赛事的主流,400公里以下的比赛是速度赛,600-1200公里为长距离赛。这些不同的比赛距离需要不同的鸽系,你是主打幼鸽还是成鸽?主打什么距离?
“我准备都参加”——这只能是将饲养赛鸽纯粹作为一个爱好,不考虑是否获奖,当然“偶尔”也能获得一些优秀的成绩,但这只是“偶尔”。这里所说的“主打”是你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个选择上,并不是排除参加其他类型的比赛。“把一羽中距离成绩平平的成年鸽子放到1000公里结果获得了X军”,这是“搂草打兔子”。
短、中、长距离的赛事要求的鸽子是不一样的。它们的体型、翅膀、脾气都不同。短程鸽系的体型可以大小不分,龙骨可以高高的,羽条可以短粗,性格可以暴躁。长距离的鸽子一般要求中小体型,龙骨低平,羽条窄长,脾气温和。而中距离的鸽子最难选,因为它介于上面两者之间,相互又有重叠。
“幼鸽赛还是成鸽赛”?当前的鸽友大多数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参加幼鸽赛上,主攻成鸽赛的多是养鸽一生的“老鸽迷”们了。幼鸽赛就需要“早熟”和擅长“500公里”。现在很多鸽友去欧洲引进种鸽或是当年成鸽赛的冠军鸽,但是有很多欧洲鸽友并不重视幼鸽赛,他们的眼睛放在成鸽的“波治”、“亚精顿”、“查特鲁”、“盖雷”等等全国大赛上,很多冠军鸽是二岁甚至三岁龄,鸽友引种时常常把这些国家冠军鸽在幼鸽时的表现忽略了。如果你引进的种鸽并不擅长幼鸽赛,那么它在国内的育种成绩就很难达到你的期望。引进种鸽要针对你的比赛要求来引,如果是引进成鸽赛冠军,那么它的幼鸽时的成绩,或者这个鸽子的家系是否在幼鸽赛上有很好的表现都要仔细研究。引进不对路会为今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公棚赛还是特比赛,幼鸽赛还是成鸽赛,中距离还是长距离,这是引进种鸽前首先要想好的。
“引进,引进,再引进”,很快你就爆棚了,棚内种鸽数量过多,造成种鸽身体状态不良,再好质量的种鸽也很难作出优秀的子代。
所以我建议鸽友在引进鸽子前,第二个问题先想好:引进几羽。这首先要对自己的种鸽棚有个清醒的估计,大概能养几对?目前种鸽的质量如何?需要在哪方面改良?种鸽棚一个是数量问题:一个种鸽棚如果能养10对种鸽,你只养8对,种鸽的身体就好的多,育出的幼鸽质量也就好的多。一个鸽棚能养10对,你却挤进15对,那么再好的种鸽也很容易被浪费掉。另一个是质量问题:客观的评估当前自己种鸽的不足,找不出不足,那最好先不要引进。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种群的水平,不知道应该在哪方面提高就先把钱放进口袋里,去认真的研究自己的现有种鸽的情况,回顾历史,研究比赛纪录。
我的另一个忠告:给自己的种鸽棚定一个数量上限,如果你想引进一羽新的种鸽,先找出哪羽现在棚中的种鸽淘汰,不出则不进,精益求精才能进步!
“引进什么样的鸽系和几羽”定下来了,就要决定是引进成鸽呢还是幼鸽。我的建议是引进幼鸽。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还在比赛的鸽友想卖自己最好的种鸽”!幼鸽还没开始作育它有可能成为一羽超级种鸽。还可以从一个优秀的家系里引进当年飞过的幼鸽,即便没飞出太好的成绩。虽然一般来说最好成绩的幼鸽都会被鸽主留下做种,但最好的赛鸽未必是最好的种鸽,“幼鸽没飞好但是后来成为一羽超级种鸽”这样的例子在赛鸽历史上有过无数次。但二三岁以上的成鸽,即便它的赛绩出众也最好躲开,除非原来的鸽主真正全部清棚。
“从哪里引进“? 最好是在本地能找到诚实可靠,在近年来成绩优秀的鸽友,可能价格比许多地方出售的幼鸽价格高,但引进的成功率将弥补一切。尽量躲开那些叫卖最凶,最便宜的鸽舍,“市场上叫卖最凶的人一定是想把最坏的商品推销出去的人”,好像是鲁迅说的。其次是从外地或国外引进。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外面的情况你将更不了解,引进鸽子需要较长的一段时日来适应当地环境。我曾经高价引进数羽4-5岁的优秀赛鸽或种鸽,但进到中国以后它们一直没有能调整适应过来,至死也没用育出一羽优秀的种鸽。1996年我引进了十几羽优秀的盖诺斯969詹森,它们在美国飞完全部幼鸽赛,引进之后经过三年才开始作育出优秀的种鸽和赛鸽。
主要想在公棚比赛上有作为的鸽友应该考虑在公棚引种。首先要考虑你准备参赛地区内的公棚,或与你计划参赛的公棚在比赛环境,气候,和赛线等方面类似的公棚。经过公棚艰苦生存条件的考验,大量药物的损伤,仍然可以在比赛上获得高位奖的鸽子自然是最佳的选择。但也要有心理准备:鸽子在公棚受的内伤比较重,一般需要至少一年的恢复时间。另外,公棚的高名次鸽未必就是最好的,因为常常先回来的不进棚。其他要考虑是用引进的鸽子改良提高你现有种鸽水平。如果你的鸽系缺少速度,那么注意在300-400公里赛事上飞得好的鸽子。如果你的鸽系缺少艰苦赛事的耐力,就要考虑决赛分速低的公棚。引进要符合你种鸽改良方面的要求,不要盲目引进。
总之,在引种前要多考虑多想,明确你自己的方向。就是这样也难保证一定成功,只是成功的几率大一些。引种不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引进来的鸽子与你参加的赛事或比赛的地域条件不匹配。我曾从我的赛鸽老师法兰克处引进过65羽幼鸽,法兰克也带我在比利时几家鸽舍内引进整轮整轮的幼鸽,但是这些引进都不成功,法兰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我引进优秀的鸽子,不成功的原因就是鸽子不对路。
怎样才算引种成功呢?一般说来,作育6羽子代,其中一羽获奖就算不错了。当然也有作育4羽3羽获奖的例子,但也可能第二年作育6羽一羽都没获奖。也有连续二年一羽子代都没获奖,但是第三年育出全国鸽王的例子。如果你有一对种鸽,它们的子代获奖率高达50%,祝贺你!你有了超级黄金配对!
这些就是我有限的引种理念,供鸽友参考。
“养”
“位置,位置,位置”是投资房地产的名言,“健康,健康,健康”是你的赛鸽成功的唯一道路。无论是育种还是比赛,没有健康的体质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赛鸽不健康,你再怎么用药用激素,在比赛也无法获得高奖位。就像建造一个金字塔,健康是整个塔的基础,在其上你才可以一层一层建造鸽子的临赛状态,最后达到高峰。
在鸽子饲养上什么最重要呢?最便宜的东西最重要,它们依次是:阳光、空气、水、矿土、饲料,最后才是药物和饲料添加剂。
鸽舍,阳光和空气是建造鸽舍时首先要十分认真考虑的,一旦鸽舍建好再改动就较困难了。鸽舍应该在冬季有充足的阳光,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地区,阳光最好能直接照到窝箱的下面,使鸽子在冬季有个温暖干燥的家。在夏季,鸽子应有能自由自在地晒太阳而不受外部威胁的晒笼,舍内却要遮光挡雨阴凉舒适。
空气,鸽舍的通风干燥,这是最容易产生误区,也是影响鸽子健康最重要的地方。在赛季,鸽友最应仔细关注的是鸽子呼吸道的健康,它决定着比赛的成败,甚至赛鸽的归巢。一旦出现了支原体和衣原体造成的呼吸道疾病,治愈少则一星期多则三个星期,那时赛季也结束了。而产生呼吸道疾病的根源主要是鸽舍条件和鸽车感染。一个好的鸽舍环境包括干燥,通风,和鸽舍内的鸽子数量。干燥不仅仅对预防呼吸道极为重要,而且对预防毛滴虫也是极为关键的。为了鸽舍的干燥,地面最好是没有漆过的,悬空的,木质的,鸽子的粪便掉到上面后水分很快就会被木质的地板吸干,而且地板的水份会被下部流动的空气带走。光亮照人的地板或者石材做的地板最好还是留给人类享受,人类是不会留下粪便或其他不卫生的东西在地板上的。
除了干燥,鸽舍的第二个关键的问题是“贼风”,也就是过堂风。过堂风对鸽子来说就是一把刀。我们人类不喜欢在风口处睡觉,因为那会使人感冒。同样过堂风在夜晚也会使鸽子“感冒”,或者说抵抗力下降,各种病菌或病毒便会冲破鸽子免疫防线而造成疾病。
鸽舍的通风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而达到最佳的过程。因为每个鸽友所在的地域不同,环境的气流不同,鸽舍的位置不同,等等。鸽舍通风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差异而找出最佳的通风条件,并不简单的是越通风越好。在北方干旱地区,要特别小心夜晚的冷风,往往许多鸽友的鸽舍不是通风不足而是通风过度。如果在赛季鸽子的状态渐渐走向顶峰,某一晚上突来的冷风吹到赛鸽身上,你的所有调整,准备,训练工作都将付之东流,状态不在了,赛季的好成绩也因此和你分手了。在南方的夏季通常有长时间的湿热气候,如果鸽舍通风不佳,那么呼吸道疾病,毛滴虫问题全会在你的棚中出现。
怎样判断鸽舍的通风的优劣呢?我们走进鸽棚始终感觉到空气清新,没有鸽粪的氨气味。点燃一支烟,看烟徐徐升起从通风口流出。无论舍外的风有多大,烟还是徐徐流动,并没感觉到鸽舍内部有任何风。最客观的判断要从鸽子身上看。在通风条件良好(注意不是过度)的鸽舍内的鸽子应是羽毛细滑柔软,如同鸽友说的那样:像丝绸一样。鸽子的毛质在很大程度上受鸽舍的通风条件影响,受饲料中油料比例的影响很小。在南方,你很少能看到像北方那样满身鸽霜,毛羽细滑的鸽子,原因不是饲料缺少油料而是空气中湿度太大。鉴定羽毛的状态要注意应是自己的鸽子和自己鸽子比较,而不是与他人的鸽子比较,因为鸽舍条件不同,通风不同,饲喂训练条件不一样都会造成差异,评估自己鸽舍通风的情况就会不正确。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棚内鸽子的数量,一个通风良好的鸽舍如果你加进许多鸽子,通风的条件就会由良好变成不佳。所以应在固定鸽子数量的前提下调整鸽舍通风,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因此鸽舍通风的设计最好能做到通风量可以随意调整。如果早晚温差很大,最好在晚上能够关闭窗户或者部分通风。在夜晚很凉的鸽舍内,鸽子是很难有状态的。
没有好的鸽舍通风设计,不会有状态一流的赛鸽队伍。
除了良好的通风以外,鸽舍要给鸽子一个温馨的家。我们都知道劳累了一天回到自己不大但温馨的家的感觉。鸽子也是一样。鸽舍不必大,温馨就好,就像咱们一样,卧室不必很大,温馨最重要。要想赢得比赛不但要赛鸽的身体健康,体能在顶峰状态,还应该心理健康。鸽子为什么拼死归巢?是巢中的配偶?不是,是那口食水?不是,是巢中待哺的幼鸽?不是,是温馨的家!因此我们应尽力为它们创造一个温馨的家。棚中的鸽子数量不能太多,使得它们一天到晚为争吃,喝,睡的空间打架。在棚中要尽量与鸽子建立良好的主从关系,任何时候不要粗暴对待鸽子,必须抓鸽子时要温和地慢慢地将它握在手中。鸽子的记忆力非常惊人,它可以记住主人一生,也可以记住你唯一的那一次粗暴。
水,大家现在用的都是自来水,水的质量没什么问题,但是鸽子饮水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新鲜,每天换,无论喝完没喝完。饮水器要用双份,每天洗干净后挂起来晾干。这样可以减少毛滴虫的传染机会。我的经验:使水的酸碱度显略酸性,在防病治病上都会有益。
矿土,鸽子必须的饲料,对鸽子的健康尤为重要,健壮的幼鸽,赛鸽队伍顶级的竞翔状态都需要顶级的矿土,和每天细致的添加更换。鸽子的味觉十分挑剔,再好的矿土放上几天它们就不喜欢了,同样的矿土,新加进的疯抢。优秀的赛鸽家会仔细观察赛鸽对矿土的要求,尤其是育种季节,窝内有不同日龄的小鸽时,老鸽子挑选的矿土种类是不同的,我们养鸽人不知道它们的具体需要,所以每个希望成功的鸽友都要锻炼自己敏锐的观察。
饲料,世界各地的鸽友对饲料的看法有许许多多,有的甚至截然相反,鸽友都会相互询问饲料配比,可见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我只就几种饲料谈谈认识。
首先是豌豆,豌豆在饲料种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鸽子在一年的不同阶段对饲料的营养成分要求不同,在育种阶段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一羽小鸽子在一个月内要完成一生大部分的成长,所以饲料里需要很多蛋白质。饲料中含蛋白质高的是豌豆,花生和其他油料作物。小鸽子60天大以后,生长基本完成,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就可以减少了。豌豆中的毒素会造成鸽子肌肉发青变硬。在鸽子参加比赛之后,肌肉组织会受到损伤,需要蛋白质修复,但这时不要使用豌豆,豌豆毒会对下次比赛受损,用些市场上人用的蛋白,大部分是加工后的黄豆蛋白,也可以添加些动物蛋白,但只是在鸽子回巢后的前二天。
鸽子最主要的饲料是玉米。玉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产生热量和能量的物质。在寒冷的冬天,你可以看到鸽子大量地采食玉米,去产生热量抵御严寒。当鸽子体内的碳水化合物没有全部转化成热量消耗掉,它就会转化成脂肪存在体内。饲喂过多的玉米会使鸽子过胖。玉米到脂肪的这个转化过程需要至少48小时。所以在赛前为鸽子储备脂肪要在48小时前。哺乳动物,包括人,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能量,但是鸟类,包括鸽子,是以脂肪为长距离飞行的主要能量。因为只有脂肪所含的热量最高而重量最轻。为赛鸽储备飞行的能量就要把握好比赛的时间长度和难度,恰好地为鸽子储存脂肪。鸽子携带的脂肪过多会成为负担,减低鸽子的飞行速度,过少会造成能量不足,或者对鸽子造成严重损伤,燃烧掉许多肌肉来补充脂肪的不足,或者鸽子半路停止飞行。当鸽子的能量严重不足时,大脑工作所需的养份也会严重缺乏,使得鸽子的导航定向能力严重受损,导致鸽子丢失。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赛鸽参加500公里的比赛,已经飞完绝大部分路程,就还差几公里到家却钻进了别人家鸽棚的原因。
赛前几天可以大量喂玉米,临赛喂玉米只解决鸽子临时机动飞行的能量。临赛要喂脂肪或油料。
大麦,鸽子最不喜欢吃,但是却是最重要的饲料。大麦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人们喜欢喝的啤酒就是由大麦酿制成的。大麦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用来控制鸽子的体重。我用大麦来告诉我:鸽子是不是吃饱了。一年四季每天的气温不同,即便是在夏季每天温度的变化也很大。鸽子每天的活动量不同,加上气温不同,随着四季的变化,鸽子体内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鸽子不会说话,所以我认为每天定量的喂食方法不科学。除了育种,我给鸽子的饲料里永远有大麦,赛鸽队伍更是如此。当鸽子自己认为它的能量补充接近完成,它就会开始不吃大麦,这时我就停止喂食。我从不让鸽子饥饿,大麦让我能控制它们的体重不至于太胖。
药物,尤其是赛用药物是许多鸽友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你获得了好的成绩,告诉鸽友你没用药物,很多人会认为你保守赢奖的秘密。翻开鸽子杂志,信鸽网站,到处连篇累牍的鸽药广告。我不反对使用鸽药,甚至是提高比赛成绩的赛用药物。防病治病药物要用到地方,滥用造成鸽子产生很强的抗药性,同时使鸽子丧失了天生的自然抵抗力。比赛用药只能起锦上添花,“再推一把”的辅助作用,不能本末倒置,无他不行。
希望赢得比赛应该从基础开始,优秀的种鸽,健康的饲料,每天细致的照顾和观察,提前做好各项防病的准备工作,认真计划的训练,这些比什么药物都重要,赛事来临,整个赛鸽队伍拥有超级的健康,不用任何药物,你也极有可能获得超级的赛绩。对那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鸽友,无论使用什么药都难以获得成功。
有些鸽友从小鸽出壳开始就天天喂这个,喂那个。我想问一下:当你的孩子幼小的时候,你天天给他喂维生素,钙片,蜂王浆等补品吗?你常常给你的孩子抗生素来防病吗?正常健康的饮食是小孩和小鸽健康成长的关键。
当然,正确使用药物在现今的赛鸽运动中是必须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有一点我应该详细说明。任何鸽舍内不可能没有致病的细菌或病毒,鸽群之所以不显示病症,看起来很健康,是因为鸽子身上的免疫功能,或自然抵抗力在起作用。病菌和免疫系统在动态中达到平衡,所以鸽子还是健康的。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比如环境的变化,天气开始湿热,鸽舍内开始潮湿,鸽子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从放鸽车上带回新的病菌等等,鸽子的免疫系统受到挑战,并开始增强。如果免疫系统战胜不了病菌的增强增多,鸽子就开始显示病症来。所以我们要尽量使我们的赛鸽有较强的免疫力。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就用药,在一方面我们限制了鸽子免疫系统的增强,另一方面我们在培养更厉害的病菌,因为没被药物去掉的病菌都是最强的。如此循环往复,我们在做恶性循环,好的力量不断减弱,坏的东西在增强。最终鸽棚里就会不断有病症出来,赛鸽很容易传染上病。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少用药,尤其是对幼鸽。幼鸽在离窝后,它的免疫系统还没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幼鸽最容易感染疾病。幼鸽要在半年的时间里渐渐地建立起它的免疫系统,这时我们要给它注射疫苗,帮助它建立免疫功能。如果幼鸽群中开始有个别鸽子显示病态,那么鸽群里就有较强的病菌或病毒了,但是不要马上用药,给鸽群一个提高免疫力的机会。鸽友大部分都知道有的疫苗叫活苗,实际上就是活的毒性较弱的病菌或病毒,用它感染鸽子使鸽子对这种病毒产生抗体。同样,鸽群开始有病症出现,不要马上用药,看看鸽子能不能自己抵抗过去。不到必要的时候不用药。
但是一年之中有几个需要使用药物作预防的时候:一是种鸽配对的前期准备,二是赛鸽训练开始前。一般我是遵循下列次序做完防疫工作:驱虫,防治沙门氏和呼吸道,注射疫苗,预防毛滴虫。防治沙门氏和呼吸道要在配对、训练前最少六个星期完成,因为那些药物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排出体外,而且需要较长时间的给药,以将沙门氏病菌和衣原体压到最少的程度,这两者有害物是无法彻底清掉的。这时的防疫应该是最彻底的,因为接下来的育种期或比赛期内将不会给任何此类药物,如果有病就由育种或比赛队伍中撤出,即便你使用药物治疗好鸽子,但是赛季或育种季节也结束了。
另一个十分危险的时期就是幼鸽下窝后。通常进入了炎热潮湿的夏季,鸽棚里挤满了幼鸽,鸽舍内的环境最为恶劣,这时极易产生衣原体和支原体造成的呼吸道感染,同时也极易发生毛滴虫感染。任何鸽舍内均有这些病菌滋生,当鸽子健康良好时,这些病菌的存在有助于鸽子自身免疫功能的发育。但当外界条件使得这些病菌大量繁殖时,鸽舍内会出现几羽轻度感染的鸽子,尤其是幼鸽,它们的自身抵抗力还没完全成熟,个别鸽子出现单眼伤风的症状。这时是否应该用药呢?这里有一个折衷点:培养鸽子的自身抵抗力和控制鸽群发病的平衡点。如果只有轻微的单眼伤风流泪,羽数不多,最好不要开始使药,让鸽群培养抵抗力。如果鸽群中的病例不再增多,我们皆大欢喜。如果个别病症开始严重,就对有病的单独给药,每天给予10-25毫克的强力霉素。但是把病鸽留在棚内,除了可以帮助鸽群获得免疫力外,病鸽在熟悉的棚内也会恢复得快些。
当有病症的鸽子数量超过10%时,就要全棚给药了,但同时要检查和思索为什么了,是鸽舍太拥挤了?是鸽群中有腺病毒了?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治疗衣原体和支原体,世界上最有效的药是强力霉素+泰乐菌素,需要给药7-20天。鸽舍中永远会有衣原体和支原体存在,鸽群健康是建立在抗体和病原体的动态平衡上,不要一有星点病症就立即用药,要培养鸽子的自然抵抗力。拿呼吸道疾病来说,理论上如果用强力霉素45天可以基本上清除鸽群中的衣原体(98%),但是如果鸽群里没有了衣原体,鸽子的对衣原体的免疫力也同时没有了,那么在赛鸽车上接触到其他鸽群携带的衣原体时,你的鸽子就会传染上十分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所以不要鸽棚内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把手伸向药柜子,要培养鸽子的抗病能力。这一点对其他鸽子的病症也是相同。鸽子主要靠自己的免疫功能来抵抗各种病菌和病毒的侵害,药物只是在必要时起辅助功效。完全无菌空间里生活的鸽子是见不得大自然的。
如果你的鸽群常年不用药,但却很健康,哇!去参加公棚赛,一定会有好成绩的。
“训”
现在每一个参加幼鸽赛的鸽友都认识到训练的重要性。但是无论是家飞还是路训都有些误区。
“多训鸽子就会上状态”,不全对。赛鸽的状态是通过逐渐的训练渐渐提升起来的,但前提是鸽子必须健康。如果你的赛鸽健康不良,你却不断地上路训练,这只会使你赛鸽健康更糟。赛鸽的赛前准备要从保证鸽子的健康开始,我们要做赛前预防性给药。至少要在你开始上路训练的前一个月进行防疫,或者说要在第一次比赛的前八个星期开始,因为你要完成防疫约需一个月,路上训练一个月。
有人在开始路训前强制家飞。我不赞同这种方法。鸽子是天生飞行的鸟类,如果健康,它们会自己自由的飞上一个或二个小时,如果鸽子不喜欢飞,那么一定有下面的原因之一:鸽子健康不好;鸽子正在换毛;鸽子在赶蛋或是准备下蛋;鸽子的饲料过重或豌豆过多,使得鸽子过胖。
如果你不仔细考虑原因,找出问题所在,而是不顾一切地强制家飞,你只会飞伤鸽子,不会提升鸽子的状态。如果你的赛鸽没有健康、换毛和配对的问题,却不喜欢家飞,或家飞十来分钟就落下喘气,十有八九是你喂的饲料太重了。试着加进50%的大麦,或许一个星期后你的赛鸽就飞起来了,轻松地自由飞翔一个多小时。
“健康的鸽子多训就会上状态”,还是不全正确。我们在路训鸽子时要清楚训练的目的。从几公里到50-60公里渐渐加大距离的训练是为了让鸽子熟悉家周围的地标地物,在比赛时可以直线归巢。我认为超出这个距离鸽子就要启动它的导航能力,靠定向回到鸽舍20-30公里以内。在这个距离以上的训练是为了锻炼鸽子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功能,锻炼各个内部脏器为大运动量时提供能量的能力。这阶段的训练也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加强,直至其极限。这时要特别注意观察鸽子的疲劳状态和恢复情况,文武之道,一张一施,要在恢复和训练中找平衡点。有的鸽友让我列张训练表给他,我说不可能列出来,不是我保守,是在训练和休息中找到平衡点来决定下一步或明后天的训练计划,怎么列呢?地区不同,飞行时间不同,飞速不同,鸽系不同,这些都是要根据具体鸽子状况来决定的,无法同样炮制。如果不管鸽子的疲劳状态一味强训,鸽子还没开始比赛就已经体轻如纸,羽毛干枯,报废了。
训练还应分大群放,小群放和单放。大群放是为了锻炼鸽子群飞的速度,单放是为了锻炼鸽子单独归巢的能力和胆量,小群放是为了在自己的鸽群中培养数羽领头鸽。总之每次训练都应该在有把握的天气条件下,有目的地训放。
这些就是我对种,养,训的一点认识,也是一些简单的理念,可能是老生常谈,如果能对有些鸽友有所帮助我就倍感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