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五秋赛总结
2006-01-14 15:43:44
2006-01-14 星期六
对我来说,今年的秋赛实在是成绩平平,虽然没取得什么好成绩,但还是学到了不少养鸽知识。以下几点是我今年秋赛后所作的认真总结供鸽友共勉。
一、在选择参加比赛鸽时应注意的问题。
1,健康状况不好不参赛。让这样的鸽子参加比赛最多见的情况是失鸽,即使能够归巢也只能是白贴了参赛费,与名次绝对无缘。自己在今年秋天的一次特比环比赛中,由于赛鸽健康状况不好(拉水便)勉强上了4羽,结果无一归巢,其中有一羽03年生灰雄曾飞过4次500公里和2次700公里。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容易把病菌传染给其他参赛鸽,派这样的选手参加比赛也是不道德的,希望鸽会在组织比赛时要坚决执行严禁病鸽上笼的规定。
2,赛前没有状态不参赛。用没有状态的选手鸽参加比赛,同样是白贴了参赛费,甚至还有失鸽的可能。我在今年秋天的一次400公里比赛中,就把一羽很有发展潜力的鸽子丢掉了(平辈成绩相当好),原因就是在比赛前3天该鸽配偶飞失。所以说,打比赛一定要挑选有状态的鸽子,至于在不在状态各人自有各人的标准,每个人调整赛鸽状态的方法也不同,这里不做叙述。
3,同一羽赛鸽,不要连续参加比赛,每次参赛5~6羽就可以了。自己今年就有2羽很不错的鸽子损失在反复参加比赛后的一次100公里训放上。吸取教训后我把所有鸽子分成了2个梯队分别参加不同鸽会组织的比赛。在今年秋天包头铁路鸽会举行的300公里比赛中参赛4羽入赏2羽,400公里参赛4羽入赏2羽,500公里参赛2羽入赏1羽。虽然名次不是很好,但入赏率还说的过去。
二、家飞、训放要合理。
1,当年幼鸽和成年鸽必须分棚饲养。鸽友棚中或多或少都有几羽不爱家飞的成年鸽,让它们和当年幼鸽一起家飞会严重影响当年幼鸽的家飞质量。我的做法是把不参加比赛的成年鸽关死棚,准备参加比赛的成年鸽顺其自然。
2,加强幼鸽训放的同时,对成年鸽只进行30~50公里的短距离训放。我每年的幼鸽训放均掌握在幼鸽出壳后3个月开始进行,先是私训5公里2~3次,30公里3~5次,最后是100公里2~3次,私训结束后只参加鸽会组织的200公里训放,然后投入比赛。正当我对今年的秋赛充满信心时(引进了当地强豪赛鸽),一次上大笼的训放使我今年的梦想彻底变成了泡影,可怕的鸽病毁了我的一切……在对待成年鸽的训放上我一般是私训30公里3~5次,100公里1~2次,然后直接参加比赛。我的053422雌鸽在秋天一场500公里比赛前半个月,经1次南线100公里、4次东线30公里的私训,直上东线500公里比赛飞出第9名的好成绩(当日归11羽)。我以为成鸽幼鸽只有分开家飞,才能提高幼鸽的家飞质量;而对成年鸽则多进行短途路训,以增强其体质。
三、加强鸽舍日常管理的同时更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1,一定要给鸽子接种疫苗 。养鸽5年还未用过疫苗,说出来怪不好意思的。通过今年的表现(接种过疫苗的鸽舍发病轻、发病时间推迟),让我知道了接种疫苗的好处,同时也让我付出了半年工资的沉重代价。
2,家飞、喂食水最好能定时,这样能有效地调节赛鸽生物钟。我觉得鸽舍全天给食不利于赛鸽养成快速进棚的习惯,全天给水有引起赛鸽水便的嫌疑,所以从秋天开始改为定时给食给水,时间一过食水全部拿走。
四、下一年度的打算
1,围绕本舍赛绩鸽出几羽耐力鸽,因为在包头地区参加比赛,500公里冠军鸽的分速一般在1000米左右,上到1100米都很难,快速鸽派不上用场。
2,继续引进本地赛鸽强豪幼鸽一轮,争取好的成绩。
3,通过海霸王网提供的平台,获取海网会员的支持,走联合鸽舍的路子。
以上便是我今年秋赛后的全部总结,望众鸽友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提高我们的赛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