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错误的健康常识 高王宏

2012-10-06 8:18:01

养鸽错误的健康常识 雏鸽出壳后皆接受母体的抗体素,主要成份为:高水蛋白、消化性活菌、生长激素为主,所以巢皿中的雏鸽健康完全取决于母体的抗体。而这些抗体会随幼鸽的成长,约3-40天左右,也就是随着叫声的变化而消失。幼鸽出巢后基本开始转化为自身的自主性抗体,也就是幼鸽成长前最危险的阶段,40-80天,因此肝脏是最重要的一环!雏鸽出壳后接受种鸽父母的鸽奶,前八天中种鸽每天24小时,喂鸽奶18-24次。假如种鸽的任何一方有生理缺陷时,雏鸽很容易受其影响;或病或僵瘦。雏鸽的头部有上下摇动时,即表示已吃饱不想再进食;而雏鸽的头部有左右摆动时,即表示想继续进食。当雏鸽长到六、七天挂环时,挤一下脐带头可免鸽痘的困扰。如发现幼鸽有拉浠水痢时,其本上都是风寒所引起的,只要投喂一般鸽用感冒药1/3之剂量于口腔中,一天即可全愈! 当肝火较旺的幼鸽,在炎热、潮湿、通风不良的天气匹配下,基本上都会出现如下病灶:鸽痘、口癀、感冒、发烧等情形。毛滴虫是附着在口腔粘膜中的原生菌,肝好则毛滴虫便会自然少!如果是健康良好的幼鸽,必然会很快的褪换胸毛,充份的营养饲料不可少外,而《磷酸钙》则为最重的补助品。在这段期间内施打任何疫苗,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死亡,主要是幼鸽本身的自主性抗体尚未成型,过了安全期80天以上,自然是一生平安。在以往错误而低级的养鸽健康常识中,以治标不治本的障眼法让不少人走入《加害》鸽群的误区。加上鸽药的利益链条的驱驶下,加速了这错误的健康常识持续的发酵与传播。事实上鸽子因球虫病,死亡的病例极少,所谓球虫病造成死亡的不外乎是急性盲肠病变。而鸽子的消瘦主要是脾脏出问题,与球虫一点牵连也没有。要鸽子没有球虫也不难,割掉盲肠就搞定,但鸽子也活不久。 鸽子与鸡都属家禽,有些疾病是相仿相通,但不能全部套用。鸽子的疾病研究可参照研究,绝对不能照本宣科一层不变。养鸽与养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本身的价值观也不同:食用与赛飞。太多不相关的误导,与推波助澜的利益链,才会造成今天隔三差五的打球虫。其实鸽粪中有球虫也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治了几十年了它们还是存在。从不管它的,也不见得会死!球虫源自鸽子的盲肠,在肛门内上方肠道末端部位约两公分处,肠管外侧两边约0.4公分大小,属于消化管的一部分,主要作用为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盲肠的黏膜表面光滑无绒毛,含有大量的大肠腺分泌物,俗称:球虫。而鸡的盲肠长度约有五公分长,所以鸡便中含球含量是鸽子的千倍之多,所以鸡死于球虫则不用多说。 脾寒肠热粪便沾肛门;脾寒肠寒不吃料。脾热肠寒食料不消化;脾热肠热要涨气!脾伤则四肢不为正常之所用,洋本错误为关节型沙门氏菌引起,无药可治等死一方。然中药《豨莶》一味可解;健脾可用《附子理中丸》。如果鸽子的解刮后,不看内脏病变结果,而只去截取病变体化验,往往都是在死胡同里瞎转,也就是常有夸大其词,而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好比一棚鸽子只有几羽感冒,而全棚都必须吃抗生素,愚蠢的泡水饮用法。美其名为全棚预防,实际上的边际效应为:慢性毒害与增加药物消费。使用过多、超次、超量的抗生素,影响了原有抗生素的原本效能!主要这些抗药性残留物质,都是积存在肝脏中,而残存的细菌就成为时下的超级细菌。健康的用药才是比赛与育种的成功之本!中药不是不好!也不是不快速!而是没有做到对症下药罢了。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