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必介意鴿子在放飛時失蹤,因為只有在艱難賽事中順利歸巢的才是最好的。我要對大家說的是,即使一次放飛的十羽鴿子中失蹤九羽,也應為一羽鴿子的歸巢而欣慰,能夠發現這一隻好鴿就足夠了。失蹤的情況會影響到下一次繁殖,如果沒有鴿子失蹤反倒令人無所適從。所以,對待失蹤鴿的正確態度是積極思考而不是失望迷茫,應當抱著「歸巢一羽即達目的」的想法去參加遠距離比賽。
年輕鴿的飛翔成績對判斷雌雄種鴿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應當充分利用放飛的機會留下詳細的觀察記錄資料,通過比較、分析年輕鴿的成績對其雙親的遺傳能力作出評估,並以此為基礎制定出下個繁殖季節的作出方針。
另外,要全面評價種鴿的遺傳能力,僅憑其後代在一個賽季中的表現還不夠,必須以連續數年的賽績數據為依據。最後,我想提醒鴿友們注意,一定不要使年輕鴿超越極限地過度參賽。對那些順利通過遠距離測試而歸巢的年輕鴿要加強調養,讓牠們在下一賽季到來之前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忽略這一點,即使很有潛力的年輕鴿也可能在一歲以後意外失蹤。
為了使飛過遠距離的年輕雌鴿徹底恢復體力,原則上應當在一歲時停止參加一切比賽,到兩歲之後再重新參賽。這是由於一歲雌鴿在產卵、抱卵及育雛方面的負擔很重,難以取得佳績甚至可能在比賽中失蹤。春賽開始之前秋季的年輕鴿賽結束時,我們需要對一年來本鴿舍的競翔情況進行回顧。
無論成績好與壞,都應借此機會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總結。從長遠的觀點看,一個鴿舍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鴿主是否善於總結。我反覆強調這個問題,就在於年輕鴿賽是對當年繁育的鴿子的第一次檢驗。假如檢驗的結果不能令人滿意,就不能對這批鴿子寄予厚望,而且如不採取明確的改進措施,來年新一輪的繁殖也只能得到相同的結果。
對秋季比賽的結果是否滿意,不要只看最後一站的競翔成績,應當通觀所有距離比賽的情況,對年輕鴿有無未來奪標潛力進行慎重的分析。養鴿人必須熟知本舍賽鴿血統的特點,例如:早熟鴿在年輕鴿賽中的發揮有可能接近實力,而晚熟鴿則不能僅憑秋賽成績過早地作出結論。
另外,總結回顧時不要只注意鴿子本身,還應著眼於鴿舍環境、管理等所有的相關條件。鴿舍通風不良、過於潮濕、飼養密度過大等,都會導致與飼養者期待相違的結果,所以必須把這些條件都作為分析對象,此外還包括飼料等等,最重要的是鴿群整體的健康狀況。有較多鴿子生病時一般能引起飼養者的注意,但鴿子無緣無故精神不振的狀態很容易被忽視。
對於飼料,除了質以外還應當注意到投餵的量。鴿子經常處於空腹狀態時容易調教,但超過限度就會造成體重降低,在完全可以歸巢的距離也可能因體力不支而飛失。當成績不如人意時,不要馬上把問題歸咎於鴿子,應當首先從各個角度檢查飼養者的管理有無疏漏,然後再分析鴿子方面的原因。不過,假如有幾隻鴿子已經飛出相當不錯的成績,那其餘鴿子是否具備我們所期待的素質就值得懷疑了。我認為,競翔成績是由鴿子和管理支撐的,二者缺一不可。
所以,當賽績不理想時,應當從鴿質和管理兩個方面查找原因。對參賽未歸的鴿子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具備歸巢能力的鴿子會由於猛禽襲擊或意外情況而失蹤。我們應當這樣看一一失蹤的未必都是劣質鴿,但其中大部分是由於能力低下而不能歸巢的。例如:把一對種鴿作出的三羽子代送去參加年輕鴿賽,結果三羽全在比賽過程中失蹤,就可以考慮問題在於種鴿的品質。另外,如果把四對種鴿生出的十二羽子代送去參賽,結果到最後一站為止有十羽失蹤、兩羽歸巢,即可將兩羽歸巢鴿的雙親視為合配,而將失蹤鴿的雙親視為失敗的配對。
如果一個配對所生的子代較多而且全都表現不佳,就可以肯定這個配對不恰當。可以認為,一對種鴿生出的子代性能是相似的,非近親交配時更是如此,只有雄性和雌性子代的性能可能存在若干差異。換言之,子代鴿有時會出現雄好雌差或雌好雄差的情況,但通常二者的差異並不十分明顯。
基於這一認識,如果年輕雌鴿一直參賽到最後一站、在遠距離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就可以對其雄性平輩寄予較大的期待。反之,如果一個配對所生子代全部在比賽中失蹤,就應當在下次繁殖中為雌雄種鴿分別選擇另外的配偶。重新選配時,應當盡量使用與原配偶血統不同的種鴿。有的種鴿本身具備繁育優秀後代的能力,但與某一血統的種鴿組合時,可能有多次嘗試都不合配的現象,因而需要從其他血統中為其選擇配偶。更換兩、三次配偶後子代仍不理想時,才可以作出種鴿無價值的判斷,不要僅憑一次嘗試就輕易放棄。有些來自其他鴿舍的種鴿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管理及環境的變化,在完全適應之前也不能繁育出理想的後代。
這種情況對於進口種鴿尤為明顯,打算把進口鴿子代作為選手鴿直接放飛時更應注意。如果在第一年的繁殖以後就棄之不用,有可能把一羽非常珍貴的種鴿埋沒。總之,在判斷親鴿性能優劣時,應當考慮到適當改變配對組合,使用兩、三年都不出成績才可以將種鴿淘汰。
其實,只要看看春季比賽的成績單就不難理解,真正出類拔萃的鴿子實在太稀少了。每次起站都有成千上萬羽選手,而過關斬將、最終在遠距離賽事中奪得錦標的卻寥寥無幾。這說明,即使你擁有世界級名系種鴿,作出的選手也未必超凡脫俗。那些並非出自名門的選手從眾多對手中脫穎而出的機率更低,而且即使偶然獲獎也難將其優秀基因遺傳給後代。所以,本舍鴿子的成績不理想時,應當在恰當的時候作出決斷,在冷靜分析思考之後,重新引進具備能夠達到自己競翔目標的素質的種鴿。首先要明確自己希望什麼距離的比賽中角逐錦標,假如目標是3000公里,就應選擇能從1000公里、l500公里甚至2000公里歸巢的系統。
除了距離以外,還應當把速度作為一個重要指標,瞭解該系統的鴿子能以多少米的分速從某個距離歸巢,並綜合天氣、風向、地形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如果只注重分速,繁育的後代可能在天氣晴好時飛出成績,而在條件嚴酷的比賽中失蹤。
另外,對打算引進的鴿系,還應權衡其翻山越海的能力等等。鴿子不是僅靠漂亮的頭型、體形歸巢的,所以必須注重種系的競翔成績才可能獲得成功。關於怎樣引種及選配,我會在下期中詳細介紹。總之,在年輕鴿賽結束後到來年春賽開始前的期間,應當進行總結回顧並採取對策,乃至根據需要引進其他血系的種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