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赛鸽远离病毒--鸽病的感染与途径
2006-01-05 20:56:55
让赛鸽远离病毒--鸽病的感染与途径 有些鸽子受到病原体的感染后有“生病”现象。有些被感染的鸽子有抑制病原体在体内繁殖的能力,并阻止“疾病”的发生。不过,无论任何状态,这种情况都会对鸽子,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养鸽朋友有骄人的比赛翔绩,除了需要有种鸽优良的遗传血统因子外,在管理上也需要给鸽子合理且足够的营养和适度的操练;相对地,鸽子亦要具备健康的条件,才能接受与发挥鸽主给它的安排与操练,进而获取佳绩使之皆大欢喜。然而鸽子是“活的生物体”,与人类一样生活在地球,接受寒、暑、热、燥的煎熬考验:吃、饮同样来源的食物(各取所需)和水;也呼吸相同的空气。然而在鸽子接受维持生命的有形物质(由鸽主供应或自寻的水与饲料)与无形物质(空气)中,随时携带含有肉眼与嗅觉无法辨识出来而能危害生物体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很容易混杂进入鸽体内;对鸽子的正常生理现象产生干扰,使鸽子失去健康,通常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感染。 本文将提供给养鸽朋友如何认识干扰鸽子健康的几种因素与途径,以及鸽子体内器官因感染所产生的相关疾病,使养鸽朋友能依据病原体实际在体内发生的情况,来配合临床诊断并采取有效对症处理,进而彻底铲除影响鸽子参与竞翔的不利因素。在此情况下鸽子当然可以接受鸽主为它计划的操练,并具有正常体能状态,可以顺利参加全部赛程。因此,就鸽子的饲养管理状态而言,了解病原体在鸽子体内所产生的感染机制与途径,是鸽友务必具备的最重要且最基础的常识,姑且不论鸽友知道或不知道,笔者在此很诚挚地奉劝读者仔细阅读下文。肯定对您今后的养鸽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也有助于鸽子的健康;在众所关心的翔绩表现上也绝对有加分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鸽子疾病的产生是由于受到病毒、细菌、原虫等病原体所感染。★病原体的感染 病原体入侵鸽子体内并开始繁殖,例如呼吸系统疾病是由病原体入侵气管,当病原体在气管粘膜没有繁殖现象通常就不称为感染。但是,如果没有症状显现,可是病原体在粘膜确有繁殖现象,又在繁殖部位引起细胞产生变化,这也称为感染。★感染途径 意谓病原体入侵鸽子体内的途径,一般可分以下几种情况:1.由皮肤感染---鸽痘。2.由创伤感染---葡萄球菌症。3.由呼吸器官感染---巴拉米哥、可利查 (感冒)、慢性呼吸病。4.由口腔感染---球虫、毛滴虫。5.由眼睛结膜感染---巴拉米哥、支气管炎、喉头炎。6.由介卵感染---白痢、慢性呼吸器官病。7.由生殖器官感染---鸽子几乎没有。★一般感染的模式 一、依感染途径分类: 1.垂直感染---父母鸽传染给子鸽,这乃是种鸽体内病原借由附着于种蛋外壳而转移传染给后代。 2.水平感染---由呼吸、唾液、羽毛或由病巢渗透出来的异物以及排泄物(如粪便)中含有的病原体通过呼吸、采食、饮水引起鸽子与鸽子、鸽群与鸽群的感染。★二、感染方式分类: 1.直接感染---皮肤、口腔、鼻的相互接触或经由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感染。 2.间接感染---空气或周边物体,如昆虫或体外寄生虫,或经由中介物的感染方式称之为间接感染。一般有空气感染、饮水感染、饲料食物感染、外寄生虫感染、昆虫感染、土壤感染,甚至器具感染、人介感染(由人做为病原体传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