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2008-02-19 17:21:54
如今过年很累,也很乏味小时候盼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东西,有新衣服,更有鞭炮放,还有很多大人们制造的过年气氛,现在的孩子们也许也盼过年,有更多的压岁钱,或者其它更实在的惊喜。年复一年的过年,这一过就是四十年,工作后,尤其是成家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后,过年却一年比一年忙,一年比一年累,虽然也年复一年的盼过年,为的是有一个难得的亲人团聚的机会和回归传统的文化氛围,更想象能有一个劳累了一年放松自己因繁忙工作而疲惫的身体及心态,但真的到了春节,才总是年复一年的发现,原来过年其实也很累,身体累,精神也累,有时还很乏味。 其实春节长假,说起来是一个长假,其实相比其它假期,它更是一个需要一开始就认真筹划的工作,与其它假日休闲好象很大程度上并不相关,节前要筹划春节物资,各种应酬,还有更多的亲朋好友要不顾艰难从外地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赶回家,大家其实过年只有一个目的,回家,回家,与亲人团聚,在家的人则不断的准备再准备,大家都在等着团聚的那一刻。毫无疑问,一系列的安排需要付出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过年了,中国人古老的传统,需要在这一时刻认真的维系和打点一下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不能因为随便过年而破坏了亲情的朋友情谊甚至是工作关系,这不仅需要花费金钱,更需要投入精力,谁都知道,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也许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了,而古老传统的春节,就正是维系人伦和社会关系的一个纽带,它包括亲人和朋友之间。 想来想去,其它所谓的过年,忙来忙去,大家欢聚一堂,有时也就觉得不过就在大年三十和初一了,劳累了一年,除夕之夜,万家灯火,万家团圆,火树银花,大街小巷,烟花鞭炮映红了天空,响彻了云霄,到了初一,不过就是重复的拜年,如今的拜年,亲朋好友之间,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多数由短信代劳了,千篇一律的祝福,少了很多过去年代里的亲热和亲和,只剩下了日复一日的吃喝与家常,也许这就是传统春节的意义,但原本有更多传统狂欢的民俗,今天却已经很少了,更多的人刚过完初一或初二,就开始操心回程的车票,那才是天大的事,关系到实实在在一年的生计,春节回家难,节后似乎离别更难,谁都想与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多呆几天,亲情最重要,但似乎工作才最实际,最现实,我很幸运,不需要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可以与父母在一起,但年复一年的要为了外出的亲人们想方设法的弄回程车票,一件比上班更劳心劳力的辛苦事,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那才是真正的累呵。还有那春节期间各种同学朋友同事们的聚会,东奔西跑,虽然乐此不疲,其实乐在其中也是累在其中。 要说过年的乏味,更多程度上则是因为如今的春节已经多少远离了真正的传统文化,多了些世俗的新规,基本上年初一后,大街上一定是冷冷清清,除了大型超市宾馆饭店,大多数都是关门大吉,如今过年的人们也已经绝少出门拜年,如果不是约好的聚会,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街面上也没有想象的舞龙舞狮或其它民俗,没有想象的传统文化,除了亲人团聚,便没有其它,出门走走,实在是乏味,泡在父母家里,与亲人们打打麻将,然后吃饭,似乎成了千篇一律的程序,儿子也不会象我们小时候一样吵着要出门,或者要放烟花,自从将压岁钱揣进了口袋,就几乎天天泡在了网上,网络成了孩子们过年几乎唯一的玩伴,想想自己小时候虽然贫穷但丰富多彩的过年,真的不知道应该为现在的孩子们感到高兴还是悲哀。 如今过年很累,也很乏味,这也许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也许是步入中年的我对过去的传统文化有一种不变的怀念与情感,也许不同的时代,过年也有不同的内容,春节还是同样的春节,似乎传统意义的春节有了新的时代的烙印,我在感动于无数中国人不顾艰辛、义无反顾的挤车回家过年的同时,在感受到到传统春节亲情和故园情怀的同时,同样也感受到了一种过年的疲惫与乏味,也许这就是时代的不同,每当从新闻中看到海外华人闹新春时的龙腾虎跃,看到香港台湾大街小巷的热闹情景,真的感慨万端,春节的发源地大陆,居然似乎少了太多的传统年俗。同样是科技发达的社会,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一种仅仅将春晚当春节图腾的奇怪文化?我们是千年古国的现代文化沙漠了吗?居然有人会在春晚过后一天就可笑的宣称“为什么呢”成了08年中国最流行的大众语言,看来真的要问个为什么了,大陆的中国人现在还有文化吗?为什么呢?是什么把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春节变得如此支离破碎?为什么呢? 中国人需要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