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定乾坤(上)
2006-02-21 22:39:28
一战定乾坤(上)
成功企业家的科学思维
“弹簧”英文拼音为spring ,也可翻成“春天”的意思,所以就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是国际上知名的“春天”集团!
色情败俗时有所闻,但小小的一条弹簧,不到5分钱人民币,不但卖到先进国家,还跑到各国设厂,就让很多人觉得有趣,毕竟卖个10万条,也不过5000块钱罢了!
所以几年前,当中荣马来西亚厂年营业额第一次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总值时,个人心里百感交集!没有太多突来的兴奋,因为它是一点一滴累积而来的。
16岁那年,林信涌与兄长2人,在80平方米不到的自宅楼下,一同工作,一起学习。一年后,有感于空有技艺,若无学识相辅,甚为遗憾;因此,白天创业,晚上念书,相继完成高级职校的学业。
1981年代左右,亚洲电子装配业蒸蒸日上,林信涌赶上这班工作发展列车,所学习到的工业知识,正好派上用场,尽情发挥。这也是促使他只身远渡重洋创业的助因。
28岁那年,有一天开车收听电台广播,介绍马来西亚电子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并鼓励外资,税务优惠。凑巧客户中有人已前往投资,于是约了两位朋友一起到东南亚看看,没想到这一看就是10年。当时,林信涌连一句“Excuse Me”(对不起)都不会说,一句“Can You Speak Chinese”还是临时抱佛脚,出门前才学会的,因为听说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华人有部分会说中文,于是就以这句话掀开了一个没读多少书,16岁开始习艺做工的年青人创业的序幕。
巨石始能激起浪花,在创业挫折中沉淀、转型后,林信涌开始建立专业经理人制度,研发企业管理软件,将人力资源、品保系统、成本会计、业务开发、生产设备连线等条件有效结合。打入世界知名如索尼(SONY),菲力普(PHILLIPS)等公司,继马来西亚厂,迅速透过专业经理人才在上海昆山、美国德州、加州等地设厂,由点、线、面扩展至全面集团化。
林信涌创业心路历程的转折,由助力因时空转变为阻力,转型变阻力的助力,以无疆界的未来竞争趋势为主轴,开创出中荣精密弹簧宽广的天空!(林信涌自传)
星期天下午,一阵电话铃响起,是上海林信涌的声音。
“喂!喂!林兄,跟你分享一个好消息。”电话那头传来激动颤抖的声音。
“信涌兄吗,比赛结果怎样?”10月底刚到上海看他的比赛鸽,这时候关心的,当然是比赛结果。11月4日我从屏东给林信涌去电话,他说正在鸽会集鸽装笼,放鸽日是11月5日,今天是11月6日,已是开笼第2天,600公里应该见鸽了。
“我现在可以跟你讲话,早上话根本讲不出来,太兴奋,太爽,太刺激了。你知道吗,开笼当天下雨,昨天一整天都没见鸽子,今天早上8点多,第1只鸽子回来,电话报到第一,半个小时内上海市没有鸽子报到,喂!喂!如果没有意外,是上海市总冠军咧!”
第2只报到第三,是那只雨点白条,就是你们说状况最好,若要插组应该点那一只,结果组头就是第2只。上海的记者也够厉害,鸽子报到后没多久,他们就赶到嘉定,一早上整个公司都是人,乱糟糟的,采访记者一直追问,一定要我说话,要怎么说?说些什么?”
发表得奖感言对林信涌来说并不是难事,只要他人在上海中荣公司,每天上班前晨操后,林信涌都要面对70名中荣职工讲话(图说2~3),在马来西亚公司,这也是例行公事,9月底在台北凯悦饭店刚受完中小企业磐石奖,那个场面更大,听众的档次更高,面对电视台采访,他不是生手。其实,他的情绪还停顿在鸽子归巢的兴奋中,整个脑子塞满了归巢鸽报到第一的喜悦,面对记者的抢问,一时间来不及把自己拉回现场。
“接受采访你又不是第一次,反正赛鸽只是你在上海工作之馀的消遣,鸽友大众感兴趣的是你养鸽子的方法和过程,我没有获得汽车大奖的经验,因此,现在只有你够格讲话。”
“成功是无数正确行动的累积,不是单一因素造就,只管描述事实,不掺杂人为目的,听众或读者自有思考判断。”明知林信涌在这方面是行家,我还是忍不往多嘴。
上海市鸽会举办的这次比赛,是中国信鸽史上破记录的大奖赛,冠军、亚军、季军各奖励一部汽车,第4名以后有摩托车及其它丰厚的奖品,林信涌一口气入赏冠军、第4名和第9名,汽车首奖和中荣企业的营业额相比,这是peanut(花生米大),但意义不同,被肯定是花钱买不来的,尤其对一个刚刚跨入赛鸽门槛的新手来说,抢眼表现令人难以置信。
养鸽子虽是休闲生活的一种,但是对成功的企业家而言,却是忙里偷闲的奢侈品。林信涌的精密弹簧事业正如日中天,全世界的个人计算机有70%采用中荣的产品,目前他拥有马来西亚槟城厂,美国德州厂,台北龟山厂及上海嘉定厂,而在中国正进行更大规模的建厂规划。像这样一天到晚为事业奔波,一年有3个月的时间在空中飞来飞去的人,想尽办法借高科技的视讯会议节省时间的人,竟然回过头来花时间养鸽子,很不理智的一头栽进赛鸽运动,不禁令人对赛鸽的无形魅力感到迷惑。
企业的经营是理智的,不带感情;企业的管理是规律的,一丝不苟;赛鸽的饲养管理是否适用企管文化这一套呢?
成功企业家起步养鸽的过程,是否和一般鸽友一样?或者有哪些不同?林信涌勇夺上海大奖赛两部汽车大奖是否是因为运气的原因?且听林信涌谈他在接受访问时的看法。
林云运问(以下简称问):企业那么忙,为什么养鸽子?
林信涌答(以下简称答):圆童年梦。我在上海从没去过卡拉OK唱歌,因为价钱贵得离谱。我因为很喜欢工作,生理时钟都很晚,我一直想改过来。现在我白天不用工作,虽然工作性质不同,可是生理时钟老是调不过来,不管是工作、太太、家庭,都没办法改变我这个习惯,只有鸽子有办法。因为养鸽子你得早上6点起来开棚,看它们家飞的样子觉得很爽。6点起床对我来说是天方夜谭,可是我在上海做到了。我希望利用鸽子转移我的注意力,调整生理时钟。我也要和别人一样,早上起来去巡视工厂,再来我们常常看很近的东西,但养鸽子你一定要看很远,这对眼睛也好。
我可以说是工作狂,当然没有家累也是原因啦,除了打高尔夫球之外,也没有别的休闲活动,没有任何嗜好,所以我觉得养鸽子可以把自己的身心整理一下,我好不容易打到一个和事业没有关连的东西,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养鸽子的原因,因为我要强迫自己另一个想像空间,给自己更冷静的头脑,去处理决策问题。
问:你如何管理鸽舍?谁来管理?
答:原来要请一个有经验的人来管理鸽舍,后来我没这么做。就像我的公司,我坚持用新人,绝不向同行挖角。我很幸运的请到有概念没经验的人。如何去管,如何去对应,就像你说的:鸽子会教。所以我想大部份的人,不会把看家本领一五一十的发表在杂志上,当然也不会讲假话,所以大概有七八成的可信度。因为每个人的本质不一样,所以如何领悟消化,就看鸽友自己。
问:每一羽鸽子你都能认出来吗?
答:这就是我让教练心服的地方,只要我看过的鸽子,我就会记得住。
问:换个角度想,是你对鸽子产生感情,所以才记得住吧!
答:也可以这么说。我花钱换时间,第一次挂80羽是给自己多一点机会,目前没有特别想去记25对种鸽的环号,不过如果飞出成绩我就会记得。至于参赛方式,我没有办法去比长距超远程,因为时间有限,每天惦记,太累了。
问:想装电子扫描式鸽钟?
答:绝对相信科学养鸽,所以想用电脑管理养鸽的整个架构,包括血统等。
问:满意现在鸽舍的整体状况吗?
答:我并不满意现况,要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因为我是作自动化的人,我想设计一个太空鸽棚,完全以电脑控管,包括喂料,清理等。
问:以企管思维管理鸽子,一个是有生命,一个是无生命的,你怎样面对两种差异?
答:我认为许多事情要先了解性质,用科学方式来完成目标。设计之前,你要先找材料,你要懂得买好材料,产品才不会有问题,比如弹簧要找很好的钢材,弹簧用久了才不会弹性疲乏。你要买1只种鸽,你要怎么去判断?买回来还要配对,就像材料买回来,你要用在哪一个模子。只要你够专业,就有办法用相同的道理去作不同的事。
总的来讲,一个产品出来,市场、行销等整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失,养鸽子也是这样。所以我认为这两者实在太类同了,可是两者之间当然还有不同的地方。你经营一种产品,尤其是工业产品,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成绩,比如说70%的个人计算机,可以找到我们的小弹簧,光亚洲地区3500家同业,我一人就占掉70%的市场,剩下的3000多家,要分另外的30%,那怎么去做到这一点?
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要把产品做好,我实在没有资格说如何作翔,因为从杂志上看到许多人的甘苦谈,知道一个人要成功的作翔实在不容易。养鸽子偏向个人悟性的好坏,饲养的功夫好坏,个人能够去操控,也能个人享受战果。事业就不同,就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那是一个经营团队。换句话说,这个团队很强,他能拿到第一的地位就比较明确。但鸽子并不是光靠养的方法,你还要有好鸽子,这就要靠一点运气。
问:我知道有人用企业管理思考经营竞翔团队,不断复制一个成功的管理模式,所有加盟鸽棚都用一套饲养方法在各地参赛。你知道比赛的变数很大,我一直对这样的经营感到兴趣:怎样用固定的模式去规范变数?这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用同一个模式管理不同的鸽棚,不像工厂,生产线一都有品管。教练是品管的关键人物,所以觉得有一天,你悟到一些东西,就算去和别人说,别人也不见得能理解,但从中你可以获得一些属于自己思考的心得,享受心领神会的境界。
答:我完全可以理解,100%同意你的叙述,因为我还是要强调,我真的没有资格谈论养鸽子,不过我真的能够了解、认同这是养鸽子一个很明确的方向。
问:怎么会想到去看北京鸽展?
答:自从我在上海看到别人养鸽子,就有个动机,我家住在台北县莺歌镇附近,所以就到附近的鸽店买赛鸽运动杂志,看到有专门制造鸽棚的,就去问,我要订做鸽舍,可是要送到上海。鸽舍老板说,这样很麻烦,不如我把设计图给你,你到当地找木匠按图做就好了。我们走马看花和亲眼仔细瞧同一件事,果然就不太一样。
鸽棚问题解决了,可鸽子从哪里来?这位制造鸽舍的老板又好心地介绍附近一位强豪,比赛成绩很好,要我去找他。可是这位强豪说他不卖鸽子,谈了56个小时没有收获,于是回到上海。
有一次我和一位嘉定鸽友谈起这件事,他就说,爱养鸽子多得是,就介绍我到上海闸北鸽市。哇!我才知道上海养鸽子这么有趣,鸽市里一人提一个鸽笼,十分新鲜。我发现买鸽子不成问题后,马上回公司请电脑绘图部门画了一个鸽棚设计图,外观照本来的设计,只是空间配置按照我的想法。图画好之后我觉得不错,马上请工人来造。鸽棚完成后,我再到鸽市,一口气买了20多羽,都是刚离巢的小鸽子,很高兴的带回来养。好不容易有鸽舍,也可以养鸽子了,整个过程大概一个半月,可是养了没几天,买回来的鸽子通通得鸽瘟死光。我的鸽棚盖得很漂亮,竟然碰到这种事,有一种挫折感。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告诉我10月份北京有鸽展。我心想:养鸽子怎么有鸽展,实在很难想象。于是我带着10万元人民币,和嘉定的一个老师傅一起进京。
我不想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看鸽子,因为摊位多,鸽子好坏我又看不懂,干脆直接参加拍卖比较快。拍卖资料没有清楚的标示哪只是雄,哪只是雌,我们看照片猜鸽子性别,总共标了10羽,结果当中有8羽是雄鸽,回来想想,钱也花了,人也拜托了,结果还是没走对门路。
另外一个刺激自己接触鸽子的原因是,在上海的生活消费,有很多的不合理是我不能接受的,包括卡拉OK,风月场所,酒家餐厅‥‥‥,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打高尔夫球。因为我在东南亚很喜欢也很习惯打高尔夫球,可是到上海就戒掉了,因为实在打不下去。我和3个新加坡朋友一起到上海的球场打球,一个礼拜天,花掉人民币5000多,我心理相当的不平衡,因为在东南亚,4个人打球一天下来不过1000多块钱人民币,就已经得到很好的享受了,这让我很不平衡。
转念之间,觉得养鸽子比较便宜,10万多块就能养,球不打就行了,况且鸽子还有血统证明,也有第几名第几名的成绩,这就是我养鸽第一个起步,再来就是第二次的接触。
第二次就是洛阳拍卖会。那次纯粹是一个感性的相遇。我到了洛阳就想,雌鸽不够,胡乱买的都是雄鸽,不知道要怎么办。当时有人问我秋季要不要比赛,我就想能看100只鸽子在天空飞不是很好吗?他就说:林老板,我们上海有一个大奖赛,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大奖赛,你要不要拿足环?我就说拿80个好了,这样起码有一大群,飞起来也好看。他差一点昏倒,可是他当时还不跟你说这是很荒谬的想法,只有笑一笑。然后我就到鸽会买了80个脚环。鸽会的人当然乐意卖,只是心中暗笑。
我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很离谱的事,后来才知道,超级养鸽大户也不会一次拿80个足环。我并没有向别人提起心里的想法,所谓的大奖环,对我来说只是普通的比赛而已,我在意的并不是大奖,只是讲起自己的外行,觉得非常无知但有趣味!
这些事情都是一起发生的,到现在大家知道你有一个漂亮的鸽舍,自然就成一个话题,人家就会来告诉你,有台湾鸽界的老前辈们要到洛阳办赈灾义卖,请我捧个场。我想自己也没去过洛阳,就去看看好了。拍卖前一天晚上,我还特地从美国赶回来,和我家老三赶去洛阳。我们家有4兄弟,小时候一起养鸽子。不过我们从北京鸽展回来,老三始终唠叨我是不是疯了,买这么贵的鸽子!我当然说这是欧洲鸽如何如何的好,他也不置可否。就因为被发过牢骚,洛阳拍卖会我就约他一起去。
到了洛阳,我进会场拍卖已经进行一半,很巧的是,拍卖台上一群我不认识的同乡人士中,恰好有一个我认识的,我利用中间短短的休息时间去找他。他看到我好像有点面熟,又记不起来。拍卖很快进行,我就递纸条给他:我就是几个月前去拜访你,想要在上海养鸽子的林信涌。原来我没有骗他,真的想要在上海养鸽子,他对我的态度马上改观。拍卖结束后,没拍出去的鸽子我全部买下,并请同乡一行吃饭,同时介绍我自己。我和我家老三说,我们请吃一顿饭,每人教我们一招,养鸽子就可以省掉20年的奋斗,一下子可以学会很多。机会就是这样,因为我们是没有时间从头摸索的人,你若要慢慢学功夫,那就有得学了,可是我们只是要养个趣味,和专业养鸽人不一样。
当晚,这些同乡鸽友觉得我们很够意思,就叫我们鸽子也不必买了,每一个鸽舍送给你2只,何必花钱买鸽子,大家就借这个缘份认识在一起。今天在上海放出成绩,这些鸽子就是在拍卖场没有被拍出去的鸽子的下代飞出来的。
问:中荣鸽舍现在的规模也不小,有没有想过下一步准备怎么做?
答:我想下一步的焦点会锁定在如何更进一步“合理化”,以目前的状况来说,将来肯定会有改变。我想“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嘛”!
以硬件来说,我希望鸽舍朝“自动化”发展,这应该是未来的趋势。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把鸽舍底部作成转盘的方式,这样可以随风向,还有不同季节调整光线,是不是管理比较方便。
问:鸽舍的方向时常改生疑惑吗?
答:我认为这要靠平时的训练。你想从前的军鸽不也是移动式的吗?所以训练应该可以克服问题,因此有这样的思考。
问:你有这样的思考,我很欣赏,但赛鸽毕竟直接影响胜负,和军鸽通信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做法会不会对比赛有影响,现在不得而知,如果不会影响成绩,我会同意你的想法。
答:人嘛,当你有了60分之后,就会想要追求80分,有了90分就会想要达到100分,事情都是这样的。
问:关于你的这个想法,我认为在风向上鸽子的本能可能适应,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是方向的改变对鸽子来说,很可能产生混淆。
以鸽舍的方向来说,大部分朝向南方,或者是正南偏东。这样早晨太阳出来,阳光不会直射,光线也很充足,因此大部分都采这个座向,但在上海地区来说,我会考虑的是比赛季节的问题。比赛季从4月到10月,基本上不会有风雪的问题,若在冬天,我想该考虑的是温度,是否能让鸽舍保持恒温,我想御寒也是很重要的。
答:我能接受你的说法。
问:在经营事业和养鸽子之间的平衡,你有怎样的调适?
答:我之前说过,对我个人来说,养鸽子是我小时候的兴趣,也是现在让我能够放松的休闲。这次获得磐石奖是马来西亚厂,在工作方面,从早期的布局,我都是亲力新为,可以说是事必躬亲,我的工厂在1990年代初,在马来西亚开展,1995年到上海,1996到美国,有些人会质问,我要管这么多工厂,又没有兄弟的帮忙,你是怎么处理的。
中荣公司可以说都是由外人协助,且尽量用当地人材,虽然之前是亲力亲为,但现在已有专业人才实际运作。我可以这么说,如果今天没有林信涌,中荣公司还是可以正常的运作下去,不会有影响。
我认为这就是企业的扎根,你不可能单凭一己之力去运作整个企业的进行。现在我已退居第二线,不再参与形式上的管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签支票了!因此不管是在事业或是养鸽子方面,同样都是要让自己的头脑放松,现在已不再需要投入实际工作的执行了。看鸽子在天上飞,在鸽舍里看鸽子的时候,脑筋也是在工作啊!差别只是不在办公室里,这样并不代表不在工作,只是表现或呈现出来的方式不同而已。当然这样的角色转换,要让时间去证明。我不只是为了要养鸽子而养鸽子,也是要让自己借由这样的角色转换,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
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有没有和你说过。我认为一个男人的事业,如果他可以赚很多钱,对其他人来说好像就是很成功,只是社会所给予的评价不是只有这个部分。它会包括这个男人对家庭的态度,个人的风度,有没有文化素养,这些都会包括在里面,全面性的被检验,所以这也是值得思考与学习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