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驻足这里已有几天,正好赶上“五一”春假,空闲时间较多,因此有幸集中时间拜读了一些鸽友的日记。鸽友们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无奈,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教训。我发现鸽友们在总结失败原因时,更多地归咎于自己的粗心,而且还都懊恼不已。如果是因为经验不足所致,还可以原谅自己,但是因为自己的粗心,自然会痛心疾首。 前些日子读已故养鸽大家林云达先生所作《赖铭居的故事》很有感触。林先生在文中记述了这么一件事:“那位日本人对鸽子严谨认真的态度,到现在还深深影响着赖铭居。事情是这样的,当时他共有30只比赛鸽参加台中两个支会的比赛,一会10只,另一会20只,礼貌性的请访客给予指导,其中一位日本人,从两个支会中各挑出一雄一雌,再请其查看其他选手鸽,却回说这样就够了,他认为这已是他鸽舍内最有将来性的两只鸽子,且雌更胜于雄,雌鸽无论出赛或育种,是属于完美的鸽子,雄鸽也是很好的鸽子,但是有小缺点,不像雌鸽那样全面,比赛结果,挑出的那羽雌鸽获得综合冠军,而雄鸽则入赏第七位。这样的结果当然令赖铭居震惊,日本人第一次到他鸽舍,不了解他养的是什么品系的鸽子,居然可以在三十只鸽子中,挑出所谓的好鸽子……从进门寒喧,上鸽舍参观,看过鸽子表达看法,然后一阵风的离开,前后耽搁约一泡茶的工夫,完全是经验的自然流露。日本人在自己鸽舍点了一雌一雄两只鸽子,请他再多看几只,却回说这样就够了,并且说:雌鸽是难得一见的完美鸽子,不但比赛好,育种价值更高;雄鸽也是好鸽,但喉咙有一点点小瑕疵,碰到特殊困难恐怕不是那么突出。事情竟然这么巧,就好像比赛完大家在讲故事一样,雌鸽获得冠军,而雄鸽在其中一关燠热天慢下来,入赏七等,当时的比赛橱是公母分开养,而这两只分别是同橱里表现最好的,这事岂能不令赖铭居耿耿于怀?比赛结束后,赖铭居静静地揣摹日本人看鸽子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比较这两只鸽子和入赏前二十名的另外六只鸽子,外观和结构的每一个部份有何差异。鉴赏好鸽永远见仁见智,二十年前和现在一样,未来也将延续下去,赖铭居有他自己的定见,但他并不排斥日本人的审鸽观点,且以这只冠军雌鸽作为往后选种的标准典范。一件事情发生,必然有助于我,日本人的经验,开启赖铭居的插组选鸽的战术运用,也界定阶段性的选种标准,更引导赖铭居进入赛鸽深不可测的领域。”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的严谨认真深刻地影响了赖铭居,赖铭居的悟性和严谨精细成就了他今天的养鸽事业。 日本人如何精细地养鸽子我没有研究,但是日本人做事的严谨性确实令我佩服。且看一件事:距离东京中心约1740公里有一处珊瑚礁,叫“冲之鸟”,由于海水的冲蚀,当水涨到高潮时,到1930年还能露出6块石头,又冲刷了20余年,1952年只剩下5块石头了,再冲刷30余年,到了1987年水面上只剩下两块光秃秃的石头了。多高多大?高不过70厘米,面积不到10平方米。就是两块床垫子那么大,也没有淡水没有土壤。如果这两块石头也露不出来,对日本人来讲就坏了!为什么呢?因为,联合国海洋公约法对岛屿下了一个定义:“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水涨到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还规定岛屿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那么,有专属经济区会得到什么好处?这里的生物资源比如海鱼、非生物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就都属于这个国家所有了!所以日本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几块礁石说成是岛屿,并要把他造成岛屿。因此,为了防止这两块石头也露不出来了,从1988年开始日本政府投了480亿日元,用了三年的时间,专门就加固这两块石头。怎么加固呢?它放置了9900个大铁块,并浇铸了水泥防护层。1999年又装上了钛合金防护网。当时,我们许多中国人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觉得日本人真是有钱往水里扔,莫名其妙。从表面上看巨额投入换来的是两块石头,但实际上如果把它打造成岛屿,它得到的是以这两块石头为圆心,半径200海里,总面积43.1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超过了日本整个国土面积,而且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日本人很精明吧。去年因为这两块石头还跟我们中国发生了摩擦。我们在这两块石头附近进行了多次海洋科考活动而没有事前通报日本,所以日本抗议。但我们也有证据,因为联合国海洋公约法规定“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我们说你那两块石头不能住人,所以不是岛屿。但当年日本人将这两块石头加固成圆环形,并设有气象观测装置与直升机起降地,想方设法造成“岛”被使用的景象,只是风高浪急,确实无人能够驻守。可见日本人多么精细。据说日本人最近又要在这个地方培植珊瑚了。而反观我们在做事严谨精细方面,的确不如日本人。日本为什么能够在钓鱼岛问题上这么嚣张?1958年我们中国大陆出版的地图集在“台湾省地图”中并没有包括钓鱼岛。1967年出版的大陆地图仍然将钓鱼岛划在了地图之外。直到1972年,大陆出版的地图才将国境线向右移了几度,将钓鱼岛划入其中。1953年,《人民日报》在文章中也曾将钓鱼岛列为琉球群岛的一部分,并按日本的说法,把钓鱼岛称为“尖阁诸岛”。中国的这些疏忽一再被日本利用,在双方争辩中使中国被动。坦率地说,日本大和民族自身缺陷很多,但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一个是团队精神,日本人团结;另一个就是严谨认真,日本人做事精细。这是我们所欠缺的。今天,我们应当改变我们的做事方式,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们今天也说“细节决定成败!” 养鸽也是如此。养鸽不是天下大事,但对鸽友来说确是大事!要必做于细!只有这样才能每逢赛鸽大事有静气,不会束手无措!我不懂养鸽,以一个外行的眼光来看,鸽友最起码要做好的必修课就是每天都要将养鸽、驯鸽、赛鸽的情况记录在案,要有叙述、有分析、有总结,我发现坚持记日记的鸽友们并不多。另外,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多预设几套方案,等等。 大凡鸽界成功之人都是严谨精细的人,林云达先生就是一位。其朋友对他的印象是:“细数这20年来,从稳拿鸽药、赛鸽运动杂志、科学养鸽、欧洲名鸽拍卖会,不管任何一样工作,他总是事必躬亲,要求完美,做的有声有色。”我感觉林先生的严谨认真不仅表现在他养鸽方面,更体现在他将养鸽当作文化来做。他深知只有文化才具有传承力量,所以他把养鸽做成一种文化,希望养鸽事业发扬光大,永远传承下去。林先生的鸽子是否养的最好,我不知道。但是,将养鸽做为文化去做的就是有心人,就是严谨认真的人。希望如林云达先生这样思想深邃、品位高雅的养鸽大家出现得越多越好。 再过15天,就是林云达先生病逝周年祭日了,也谨以此文纪念林云达先生。我们纪念先生,不仅景仰他的道德、人品、学问,更要学习他严谨精细的工作态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养鸽或许也应经历这三境界吧。 春假期间,在这里遨游非常快乐,遥祝鸽友的爱鸽们茁壮成长,遥祝鸽友们取得好成绩!有闲暇时光再来看大家的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