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格的耐心

2006-10-10 12:00:43

文/顾澄海     钓鱼要有耐心,赛鸽也要有点耐心。  前不久,有位山区的鸽友打电话给笔者,说“我有2羽鸽子在500千米比赛中都归巢了,接着,我拿它们出赛lOOO千米,可是都没有回来,这是什么原因?”笔者随口问他,“这2羽鸽子的年龄有多大?”他说,“都是当年鸽,大约有七八个月大。”看来,这个原因不在鸽子身上,而应从鸽主身上去找,地处山区,用2羽当年幼鸽去参加千公里竞翔,说明他求胜心切,缺乏耐心而招至损失。人们常说“嫩竹做扁担不经压”,如果把当年的新竹子再养一年,同样一根篇担,本来50斤也压不起,这下也许能挑lOO斤。  说到耐心,笔者给他讲了一个比利时鸽友林伯格的故事。他有一羽1996年出生的鸽子,年年参赛,年年归巢,但赛绩不够理想,到了2002年,进去参加帕晶那大赛,出入意料地获得了国际冠军,时午7岁。按人与鹊的年龄l,8计算,该是56岁了,寓退休只有4年,比林柏格的年龄大。恕笔者冒昧,请鸽友们在自己鸽棚里找一找,有没有比赛6年的鸽子还在比赛?这就是林伯格的耐心。  这种耐心是对鸽子的透彻了解、充分信任为基础的。山区的那位鸽友还告诉笔者,“这2羽鸽子有恒得利90号和凡布利安娜的血境”。不错,这都是长程赛鸽的名门望族,在山区飞500~lOOO千米是可以寄于希望的。可是,他可能不了解这2个晶系都是晚熟,当年500千米归巢,翌年1000千米正是它的展现才能的好时光。因为主人缺乏耐心,白白断送丁2羽好鸽子。养鸽者都是英雄主义者,这本来是好事,如果不顾一切盲打蛮干,岂不成了有勇无谋的草莽英雄!  有些鸽友会说,去年的今天,君不见武汉市举办当年幼鸽千公里比赛大获成功吗?美国的当年幼鸽643千米比赛大多是当天归巢吗?这都是事实,只要对比一下主客观条件,你就知道,武汉于公里幼鸽赛是在一马乎J,I的原野上驰骋的,美国的鸽系多数是早熟晶系,而他地处山区,拿个晚熟晶系幼鸽上千公里赛,主客观条件相去甚远。  年轻人或多或少抱有侥幸心理,拿2羽当年幼鸽在1000千米上磋碰运气,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赛鸽确实也是种气、天气加运气。林伯格那羽大6e晚成的国际冠军,也不排除有运气的因素。但是,幸运之神总是降临在好种、好养、有耐心的鸽舍,因为赛鸽毕竟不是买体育彩票那样全凭运气拿奖金!  

评论

王兴  11-22 22:46:34

请了解安德烈.力页达的鸽子

王兴  11-22 22:43:21

真的是不是林柏格有这样的耐心,有待证实!!!不是说出入意料的得了冠军吗?可见他是不清楚的.再说了,人和鹊的年龄怎么能以1,8来比,难道鹊活20年,人活160吗?不知道笔者看过鸽的世界之最没有,我记得有一只日本军鸽的寿命是活了45年,能这样比吗?人真有彭祖吗......?我这样说,并不是指责.是希望笔者注意科学实例.

王飞  11-17 23:05:20

值得我们学习啊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