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的呼吸方法
2006-05-01 22:18:36
信鸽具有与哺乳类动物不同的特殊生理机能,尤其是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和独特的呼吸方式。从解剖学上可以了解到: 1.信鸽的胸腔是由胸椎、肋骨、乌口骨、上腕骨所形成。 2.吸气时是以胸椎、乌口骨、上腕骨为中心轴。乌口骨、胸骨在鸽体的下方。肋骨和肌肉(胸部所形成的肌肉包含腹肌)形成圆弧形且展阔。从整个胸腔到后部气囊的广大部分明显增加了鸽子的体积。 3.胸腔体积(阴压)增加之后,信鸽就开始吸气。即空气经由喉头→气管→干支气管→膜性支气管→后部气囊(腹气囊、后胸气囊亦称为吸气性气囊)。吸入体内的一部分空气经由膜性支气管→背支气管(二次支气管)→旁支气管(三次支气管)→腹支气管(二次支气管)→流入前部气囊。 4.呼气时胸部周围和腹部肌肉自然收缩。乌口骨、胸骨从肋骨向胸椎的方向侧引。气囊受到压迫而使胸腔的体积变小,产生了呼气的动作。 5.前部气囊(呼气性气囊包括颈气囊、锁骨间气囊、前胸气囊)内的空气经由气囊→腹支气管→支气管→气管吐出并排出体外。而后部气囊有一部分空气在吸气时的通路是由背支气管→旁支气管→腹支气管而向前部气囊流动。 6.在旁支气管进行部分的空气交换,不论吸气或呼气,在旁支气管内都有空气在流动。意味着每一次吸气和呼气时都在进行空气交换。 ★抑制水分蒸散 鸟类(信鸽)和哺乳类动物不同,鸟类为了永久生存下去,就朝向不同于哺乳类动物那么依赖水才能生存的方向演变进化。因此鸟类(信鸽)在短暂时间内就是没有水也照常可以进行正常生理代谢。就如不用“排汗和排尿”,即是做为调节体温的最好例子。进行呼吸时一样也不会将水分排放出体外,譬如飞越南北长距离的候鸟,以及生活在沙漠区域日夜温度相当大的鸟类,假如在进行呼吸动作时也在浪费体内的水分,肯定会对这些鸟类产生诸多不便而导致生存能力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