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鳥病
2006-03-12 21:03:18
飼鳥病 (Ornithosis) 關閉視窗 病源:飼鳥病源稱鸚鵡病俗稱 "單眼傷風" ,是由 "Chlamydiae" (披衣菌) 引起之傳染病,此病原體比細菌小,較濾過性病毒大,對抗生素有感受性,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在鴿子極為常見。
傳染途徑:病鴿的鼻汁、唾液或糞便中排出菌體,經由空氣或食入含菌之飼料、飲水而傳染。 ▲飼鳥病引起之肺部病灶
症狀:剛發病時為結膜炎,由單側開始發生,臨床上飼鳥病常會和其他疾病,如毛滴蟲、黴漿菌等混合感染發病,鴿子結膜腫大、有淚液,嚴重時呈濃粘液、眼皮粘合、流鼻汁,傳染速度不是很快,但會時時發現病鴿出現,種鴿常呈不顯性症狀,病鴿缺乏活力,食慾減退,羽毛鬆散消瘦,排綠色水便,嚴重時呼吸有雜音,加上細菌感染時則會併發肺炎及氣囊炎,幼鴿感受性強、傳染快,嚴重時會造成死亡,剖檢食可見肝臟、脾臟腫大。
治療:凡賽爾 "呼吸道治療劑" 連續使用5天,停藥二天,補充維他命、電解質,再連續治療 5天,二週後再重複一回,嚴重患鴿配合使用凡賽爾 "呼吸道治療膠囊"。注意病鴿隔離及鴿舍消毒,保持通風、乾燥、低密度飼養,剛發病時正確的診斷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其他併發症亦須同時處理,賽鴿醫院可提供幫助作類別鑑定,以縮短治療時程。
預防:種鴿常帶菌而不顯現症狀,配對前及孵蛋期請配合黴漿菌作整理,比賽鴿歸返後以 "呼吸道治療劑"飲用 1~2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