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赛鸽放飞训练理论研究
2011-07-31 17:13:29
我们将赛鸽高速回归的能力按比例划分:一是赛鸽必须具备优良的遗传特性和正常的生长发育水平;二是赛鸽日常饲喂管理水平和在家飞训练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是异地放飞训练对于提高赛鸽定向导航能力和机体有氧代谢供能的水平,使赛鸽在更远距离的放飞训练或竞赛活动中发挥出高速回归的运动能力。我们就是根据赛鸽放飞训练的特点,从理论研究探讨放飞训练涉及的三个重要内容,一是随着放飞训练距离的延长和选择不同方向的训练,赛鸽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定向导航能力;二是赛鸽经过反复多次的放飞训练,机体有氧代谢呼吸能力和供能能力应得到有效提高;三是赛鸽放飞训练过程中,体能处于消耗阶段,心理的紧张程度表现在逃避陌生环境的高速归巢,赛鸽回归后,必须依靠食物营养的补充。消除运动性疲劳,加速体能的超量恢复。赛鸽 回归后,经过合理的休息,缓解紧张的心理,促进放飞训练或竞赛中发挥高速回归的运动能力。
一、放飞训练前的适应性训练赛鸽放飞训练必须装笼运输到外面去放飞
如果赛鸽没有经历装笼的适应性训练,鸽子在完全陌生的运输笼内产生害怕或恐惧的紧张情绪,实验观察表明,鸽子紧张情绪表现出排水便和神经质的相互啄斗行为等。赛鸽害怕或恐惧的紧张情绪直接影响定向和导航系统的正常功能,还能影响赛鸽双翅肌肉运动的协调性。放飞后的鸽子由于还未能从紧张的心理中解脱出来,它们在寻找归巢的途中可能消耗大量的体能和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许多有经验的高手采取装笼喂食、喂水的适应性训练,使鸽子适应运输笼中的环境,缓解害怕和恐惧的紧张心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体能消耗,使鸽子能够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寻找回归的方向和回归的途径。这就是赛鸽放飞训练之前装笼适应性训练的重要作用。赛鸽装笼适应性训练效果的观察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鸽子在连续多日的装笼训练中能够正常的取食和饮水,身体没有明显消瘦的迹象。二是鸽子排出的粪便必须成颗粒状,而不是出现排水便或稀便的症状。只有这两项观察内容达到要求时,才能开始实施由近到远的放飞训练。
二、放飞训练与羽毛的质量赛鸽全身的羽毛对于提高自身飞行运动的升浮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赛鸽飞行运动时,双翼主、副飞行羽毛的质量,是指羽毛的长短与宽窄和羽毛破损的情况。幼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双翅羽毛和全身羽毛的脱换及生长新羽毛的质量,与幼鸽的健康状况和获取的饲料营养有关。许多有经验的赛鸽高手发现,幼鸽出棚后的第一次全身羽毛脱换之后,那些身体健康及营养良好的鸽子会长出高质量的羽毛,因此高手们只留下极少部分焕然一新的幼鸽,淘汰那些换羽质量较差的幼鸽,从而使高手们在放飞训练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年赛鸽羽毛的质量在放飞训练中显得更加重要,如果鸽子的健康状况和不合理的营养搭配,主飞行羽毛在脱换过程中生长缓慢,并且羽毛的生长长度较原来旧羽毛的比较稍短或者稍窄,正因为如此,有些赛鸽在前一年的竞翔活动中获得优异的赛绩,但后一年羽毛脱换后生长的质量出现主羽稍短或稍窄的问题,导致赛鸽飞行运动的升浮力和飞行程度的明显下降。因此,赛鸽在放飞训练之前必须严格检查每一羽鸽子的羽毛质量,出现下列情况不要进行长距离的放飞训练:
一是主副飞行羽毛刚刚脱掉,翅羽出现明显的空档。很容易导致赛鸽双翅肌肉收缩运动时力量的加大和频率的增高,使赛鸽机体无氧代谢供能比率的增加,不利于赛鸽保持长时间飞行运动的耐力。二是全身羽毛的手握感很薄,缺乏柔软性,可能是身体部分羽毛脱落,处于换羽阶段,还有可能是羽毛下部的羽绒部分或者绒毛生长发育的质量出现问题所致,导致赛鸽在飞行运动中的浮力下降,直接影响赛鸽有氧耐力素质的提高。由此说明赛鸽在放飞训练前应特别注意检查全身羽毛和双翅羽毛的质量。
三、放飞训练与体重的控制鸽子属于飞行的鸟类,身体的重量完全依靠双翅的收缩运动来抵抗地球的吸引力
实验研究证明,鸽子身体重量超过双翅肌肉收缩有氧代谢供能的限度时,它们必须尽快降落喘息。因此,鸽子在最初的短距离放飞训练时,回归的速度很慢,重要的原因就是身体重量的负担使双翅肌肉收缩运动不能适应机体有氧代谢供能的需要。为了提高赛鸽放飞训练的归巢速度和适应长时间飞行的需要,必须采取控制饲喂量和控制饲喂间隔时间的措施,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实践中有鸽友采取每日一餐制的饲喂及合理的营养搭配,使鸽子的体重控制在有利于提高机体有氧代谢供能的范围。鸽群在家飞训练中充分表现出时间长和活动范围大的运动特点。这有利于鸽子在放飞训练中保持长时间飞行运动的需要。
最近,我们根据赛鸽有氧代谢呼吸能力发展特点,提出了赛鸽的饥饿训练。其科学的理论依据就是使赛鸽的体重在飞行运动中适应有氧代谢呼吸能力发展的需要。因此,赛鸽最初的放飞训练阶段采取控制饲喂量的措施或者采取饥饿训练的办法,是提高放飞训练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赛鸽放飞训练水平的提高,机体有氧代谢呼吸能力和供能能力增强,双翅肌肉力量的增大,为了使赛鸽在更远距离的放飞训练或竞赛活动中有充足的能量物质储备,可以适当控制体重的增加,以适应竞翔运动对能量物质的需要。
四、放飞训练与定向导航能力赛鸽放飞训练有两个主要的作用,首先是在反复多次的放飞训练过程中启动和提高赛鸽的定向导航能力
其二是提高赛鸽保持长时间飞行运动的能力。一只优秀的赛鸽在几百公里或者上千公里的竞翔回归过程中,必须具备快速准确的定向导航能力,必须具备保持长时间不停歇的飞行运动能力,才有可能表现出高速归巢的行为。从理论上来看,赛鸽自身的导航器官的功能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认为赛鸽内耳壶囊结构中的钙、铁、锰的含量与定向导航的能力有关。有鸽友发现,给赛鸽补充适量的钙和铁,能显著提高赛鸽的定向导航能力和归巢的速度。因此,根据赛鸽导航器官结构需要钙、铁、锰等物质的特点,在日常饲喂过程中适量添加这些营养物质是很有必要的。赛鸽竞翔运动科学研究表明,定向导航能力的发展显现出“定向遗传”的特点。因此,赛鸽在最初的放飞训练活动中可以采取不同方向的放飞训练,随着放飞训练次数的增加,扩大赛鸽的熟悉范围。在赛鸽的定向导航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前提条件下,再运用周围方向的放飞训练,使赛鸽在定向放飞的训练中建立比较稳定的定向条件反射活动,有利于赛鸽在竞赛活动中快速准确的定向导航,为它们高速回归争取更多的时间创造条件。
五、放飞训练与天气条件我们提出赛鸽放飞训练理论研究课题内容是以系统的训练要求进行
这里会遇到不同天气条件的影响,如晴天有利于赛鸽的放飞训练,阴雨天气条件会影响赛鸽的放飞训练,正因为如此,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条件时放弃赛鸽的放飞训练,很可能将赛鸽系统的放飞训练计划打破,导致赛鸽运动能力下降或竞技状态的消失。根据赛鸽运动科学研究证明,鸽子飞行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在运动消耗和体能超量恢复的过程中完成的。如果因为遇到恶劣天气条件中断放飞训练。可能使赛鸽已经提高的飞行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如何根据赛鸽体能超量恢复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的天气条件进行放飞训练,值得人们深入地研究。
我们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认为,首先必须保持赛鸽放飞训练的系统性,遇到适宜放飞训练的天气条件时,适当延长放飞训练的距离,遇到恶劣复杂的天气条件时缩短放飞训练的距离。这是因为赛鸽体能超量恢复的基本原理是放飞训练的基础理论。一般来说,晴朗天气条件以提高赛鸽定向导航能力和有氧代谢供能能力为主,阴雨天气和逆风的天气条件下不但能提高定向导航和有氧代谢供能能力,还有利于提高赛鸽无氧代谢供能能力。因为赛鸽遇到阴雨,潮湿天气条件时,羽毛的湿度增加,双翅肌肉收缩的力量加大,赛鸽在飞行运动中无氧代谢比率增加,加之潮湿的空气会增加赛鸽的呼吸难度,所以放飞训练的距离应控制在50公里左右的范围。赛鸽每次放飞训练回归后,必须对赛鸽的体能消耗程度进行评估,以便调整下次放飞训练的距离和选择不同的天气条件。
六、饥饿训练对放飞训练的作用中国有句老话叫“鸟为食亡”
鸽子在家养过程中依靠饲主的饲喂,正因为如此,赛鸽在生存中获取食物的欲望能激发赛鸽的回归欲望和归巢行为。我们根据赛鸽获取食物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采取适当的饥饿训练来激发赛鸽的归巢欲望。许多有经验的赛鸽高手开始采用饥饿训练的办法训练幼鸽和成年赛鸽。具体做法是:放飞训练的前一周左右开始有意识控制每日饲喂次数和每一餐的喂量,有鸽友将每日两餐制改为每日一餐制,每餐的喂量逐渐减少到原喂量的四分之一。经过一周左右的喂量控制,鸽子每日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体内过量储存的能量物质必须分解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的能力显著增加,有利于赛鸽放飞训练时机体能量储备的分解代谢供能。经过一周左右的饥饿训练之后,鸽子的体重适量减轻,这更有利于双翅肌肉收缩运动时的有氧代谢供能,为鸽子保持长时间飞行运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鸽子经过饥饿训练的体验之后,获取食物的心理增加了鸽子对鸽舍的依赖,鸽子在放飞训练过程中的归巢欲望显著增强,如果鸽子归巢后能获得足够的饲料,使它们获得食物的欲望得到满足,一旦这种放飞训练与获得食物的条件反射活动得到强化,赛鸽放飞训练的归巢速度就会显著提高。这就是饥饿训练能显著提高放飞训练效果的理论依据。
七、放飞训练的难度与间歇时间赛鸽异地放飞训练归巢的过程中显示两个特点:
一是鸽子由陌生的训练地放飞后,环境的条件刺激使鸽子产生害怕的紧张心理,为了逃避陌生的自然环境,鸽子凭借自身的导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寻找归巢的方向和归巢的途径。二是鸽子在逃避陌生环境的飞行活动中,放飞训练或竞翔的距离,达到一定的飞行时间的量度时,赛鸽必须激发运动潜能。换句话说就是赛鸽每日清晨家飞训练的持续时间在2-3小时,这个飞行运动的时间显示赛鸽正常的飞行运动特点,但是赛鸽在五百公里竞翔归巢时间如果是六至七个小时,这说明了赛鸽在竞翔活动中必须激发一定的运动潜能才能保持六至七个小时的飞行运动。运动科学研究证明,赛鸽放飞训练或竞翔运动激发运动机能潜力所需要的时间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储备。因此,赛鸽训练或竞翔归巢后,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休息和营养物质的补充,使赛鸽的体能储备出现超量恢复以后,再去进行放飞训练或竞翔,才能获取最佳的归巢效果。
我们曾对当年幼鸽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性研究,由五位鸽友在自己鸽队中选择6-8月龄的鸽子共计16只,于8月份进行放飞训练。连续七日进行100公里空距的放飞训练,均于当日归巢。第八日休息一天,第九日集鸽放飞180公里空距,结果在三日内无一归巢。这项实验说明,16只鸽子连续七日100公里空距的放飞训练是在8月份的夏季,但是连续七日的高温放飞训练使鸽子的体能消耗呈下降的趋势。归巢后的鸽子只有一个晚上的恢复时间,完全不能达到消除疲劳和体能恢复的要求,使处于疲劳状态的鸽子去训练180公里的结果是三日内无一归巢。许多有经验的鸽友凭借训练归巢赛鸽几日休息后的恢复状态,决定鸽子的继续训练和竞赛,这是一种实效的判断标准,因为有些赛鸽在几十公里的放飞训练中,需要数小时的飞行运动,表现出十分的疲劳。有的鸽子在两三百公里的竞翔中表现出高速回归的运动能力,再去竞翔500公里时,由于体能恢复未能达到500公里竞翔的需要,很可能一去不复返了。赛鸽因自身素质和健康的原因,在放飞训练途中遇到恶劣天气条件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素质水平高和十分健康的赛鸽能适应恶劣的天气条件,返巢后的进食和体能恢复的速度快,状态明显强于素质不高和健康水平较差的鸽子。鸽友应根据鸽子训练归巢后的恢复状态,决定下一次训练的时间间隔和训飞距离。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赛鸽竞翔运动采取多关综合名次的比赛,中间间隔休息和体能恢复的时间只有几天的时间,这就要求赛鸽具备较高水平的放飞训练,提高多关竞翔的能力,如有鸽友采取每周一次100公里至300公里的放飞训练,凡是不能适应这种训练距离和训练节奏的赛鸽必须淘汰,而少数留下来的赛鸽经过饲主的调整和精心护理,在多关竞翔或更远距离的竞翔活动中往往获得高位名次,这就是放飞训练的难度和间隔训练时间适应多关竞赛需要的具体表现。
八、体能恢复与放飞训练赛鸽放飞训练归巢后,由于体能物质的剧烈消耗和紧张心理的影响,鸽子的身体机能和心理均处于相对疲劳状态
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理论认为,赛鸽运动性疲劳与它们在飞行运动中能量代谢产物——乳酸的堆积有关。因此,国内外许多鸽友在饮水中适量加入“小苏打”和“碳酸饮料”,以帮助赛鸽消除机体内堆积的乳酸,加快疲劳症状的消除,并且收到较好的效果。有研究提出人或动物的疲劳症状同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过多和恢复不足有关。还有研究提出人或动物的运动性疲劳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有其不同的主要表现,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如赛鸽在多次放飞训练活动中,随着躯体性疲劳症状加剧,回归的速度明显减慢。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受躯体性疲劳的影响,500公里竞翔的赛鸽十多天之后仍然有恶劣天气条件下归巢的情况,而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如有的赛鸽在短距离的放飞训练中表现出快速归巢的行为,但是随着赛鸽心理疲劳症状的加剧,赛鸽可能中途寻找陌生鸽群为伴而不能归巢。因此,赛鸽放飞训练归巢后,必须根据它们的疲劳症状,准确判断赛鸽是以躯体性疲劳为主,还是以心理疲劳占优。
一般来说,赛鸽躯体性疲劳症状最典型的表现是眼睛色素变浅,双翼下垂。或者因为内分泌激素失调而出现排水便的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能量物质的补充,体能恢复到一定程度时,赛鸽眼睛色素能恢复或超过原来的深度。许多有经验的鸽友凭借赛鸽眼睛色素的深浅度判断它们体能恢复的效果,是有科学根据的。赛鸽心理性疲劳的行为性表现主要是对陌生自然环境的恐惧心理。有的赛鸽放飞训练归巢后,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能恢复,但它们每日出棚家飞训练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减少。因此,鸽友对放飞训练归巢后的鸽子应注意观察。不属于心理性疲劳症状的其它因素要排除在外,掌握赛鸽的行为表现十分重要。赛鸽心理疲劳直接影响它们的定向导航能力的发展,许多赛鸽躯体疲劳程度并没有达到极限程度。而是因为心理性疲劳导致定向导航能力下降,使赛鸽凭借地形地貌来寻找归巢的途径。甚至导致不能归巢的结果。因此,赛鸽体能恢复阶段包括消除躯体性疲劳和缓解心理性疲劳的内容。从缓解赛鸽心理疲劳症状来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赛鸽放飞训练归巢后,保证鸽舍的安全性,避免赛鸽受到任何干扰和惊吓。
我们经过调查发现,有经验的赛鸽高手采取连续几日关棚的方式,使放飞训练归巢的赛鸽在鸽舍内安静稳定地休息,经过几日的观察赛鸽情绪比较稳定时,再放出舍外进行家飞训练。并且收到较好的恢复效果。综上所述,赛鸽由起站放飞训练到最后决赛时,必须经过多次的放飞训练,其中消除运动性疲劳,促进体能储备的恢复,消除放飞训练过程的紧张情绪对赛鸽心理性疲劳的影响。值得鸽友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提出的观点仅供爱好者学习和参考。但是必须提出的是,经过放飞训练归巢后的赛鸽,体能恢复必须达到超量恢复水平,才能使赛鸽在下一次放飞训练活动中表现出高速回归的运动能力。那么如何在放飞训练中掌握赛鸽体能超量恢复的程度,可以通过观察眼睛色素的浓度,精神状态,喜欢飞翔的行为表现等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