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

2006-10-29 10:21:33

      很久没到岭南雄狮赛鸽网了,今日工作宽余些,便到网上看一看。不看则已,看则惊人。几条噩耗接踵而至,心情立时阴沉下来。      近年鸽界是怎么了,张锡坤先生才走几年,50岁的李一完先生也去了,53岁的姜晨光先生又走了……看着这些噩讯,脑海中不禁又浮起英年早逝的林云达先生,难道真的是天妒英才!      思绪慢慢回到1988年,我由于自小喜爱小动物,不知不觉的便爱上了赛鸽运动。一日,于鸽友家中看到一本《翱翔》杂志,责任编辑便是姜晨光先生,方知信鸽原也是有杂志的,初入此行,知识匮乏,真是雪中送炭,于是爱不择手,借回家中。又如久饥的饿汉,狼吞虎咽,继而又慢慢咀嚼。此后陆续订下了《中华信鸽》、《养鸽家》、《赛鸽天地》、《翱翔》、《科学养鸽》……可以说姜晨光先生是我未曾某面的赛鸽知识启蒙老师,他丰富的知识、锐利的笔锋至今仍历历在目,与米星的对话、对鸽眼的推崇、对哈密远翔的记述、对育种的论道、以及对我国超远程赛鸽及其运动的一往情深……犹如昨日。姜晨光先生在我心目中是信鸽运动的宏扬者、国粹的保护者、爱国的信鸽人!而林云达先生的出现则是90年代的事,他的出现如一阵清风吹拂大陆,从此我们更加了解了西方和台湾的赛鸽名家和世界铭鸽,他对玉米48小时营养转化的论述及二付水壶轮换吊干使用的推介至今仍颇为实用。    悲呼!哀哉!斯人去矣!其留下的知识和品行仍深烙心中,唯有科学养鸽、文明养鸽、爱国养鸽以告慰先人。    鸽友们永远惦记着你们,安息吧!                                                                            

评论

杨建军  10-29 23:39:24

看了这些养鸽前辈英年早逝,是一种遗憾.希望鸽友们象预防爱鸽的体质那样,请多爱护自己的身体啊.

林忆华  10-29 13:18:11

什么行业都会有人离去,他们在人们的心中都会留下许多感慨,为所在的行业做出过很多的贡献。这里我们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和爱护好自己的身体,期待用更高的热情服务与人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