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的伪秘诀

2006-11-08 17:39:44

  前言:某人在各大信鸽网站瞎逛,偶见某君在某论坛里发了一贴:《赛鸽的伪秘诀》,写得颇好,惜不知此文是否为此君原创,但又不忍丢之,还是收藏了起来,就权当与诸君共同分享。   你能看到,希望跟我联系。     正文(此文略有小修改):   踏入鸽界以来,从书本上和鸽友之间的交往中了解到许多“秘诀”,经过几年实践,才知道大部分都是伪秘诀!有些秘诀确实给某人得到过胜利,但是,也带来了许多失败。遗憾的是,他们只记过五关斩六将,不记得走麦城!把过五关斩六将归功于某些微末的雕虫小技,把走麦城干脆忘记得干干净净。其实,走麦城的时候,这些微末的雕虫小技他不是也采用了吗?!  可悲的是,这些微末的雕虫小技未经严格的科学的权威的实验,却当作真理流传开来。日子一长,就象烧香磕头究竟有无作用一样,相信的人,认为作用极大;不相信的人,认为纯属狗屁。  举例:赛前食量的调整就属于伪秘诀之类。  很久以前,就有外国鸽友提出,鸽子在比赛冲出赛鸽车的一刹那,最好嗉子里的食料刚刚消化完,既没有饥饿,又没有一点多余的重量。从理论上说,是符合逻辑的。此方法流传到中国也有5、6年了。简单地说,就象遮光法一样,不适宜我们的赛制赛距等等。  有一次鸽会集鸽,看见本地一个成绩最好之一的鸽友,现场用花生米人工填塞选手鸽。我看见鸽子嗉子塞得太大,就用外国鸽友赛前食量的调整方法和理论劝他不要填塞太多。他说,我每次都是这样。我回回都是在家里喂,今天有事耽误了。比赛结果出来,他是此次400公里冠军。在4、500公里级别上,他拿过7、8个冠军吧。   其实,我也考虑到那位外国鸽友的理论依据。我认为外国的赛距等可能导致和我国的集鸽、运输、飞行时间不同,所以……比如说,外国鸽友的80公里、160公里等比赛,可能早上集鸽,早上就能放出。喂食当然增加体重。我们呢?各地恐怕都不相同。像本地,3、4、500公里比赛,一般是上午9点至下午3点集鸽。第二天早上放出。你让鸽子吃得再饱,到第二天早上(休息半小时放飞)嗉子里面还有食吗?  我曾经做过一次实验。300公里,因为不是比赛,是训放,我特意将10几只鸽子喂得很饱。用一个小笼子单独装。训费照给,让司放员带到司放地,在第二天早上开笼前,摸摸我的所有鸽子嗉子,看看有无残留物。没有。全都消化了。  那么,如果我在300公里比赛前夕,将鸽子喂饱,对比赛结果怎么会有不好的影响呢?!   后来我又和鸽友们闲谈了赛前喂食的问题。  有个鸽友说,如果赛前喂食增加重量对鸽子速度有影响的话,还是喂花生米好。我参加了300司放,我们喂了食水。喂了花生米的鸽子,对我们喂的玉米兴趣不大,饿了肚子的鸽子,肯定吃个闷饱,重量严重超标!  还有鸽友说,他这次300公里拿了奖,对我说,如果是赛前不能喂食,我无话可说;下次我300拿了奖,他没有拿到,我会对着他的脸说,你的鸽子是饿得没有拿奖,我看他怎么回答我?!   你们看,各地的做法都不同吧!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评论

张先生  11-16 13:05:17

不无道理,主要靠血统,骨架,毛片,肌肉,身材,运气.....等.菜鸟你给喂肉都不行.

林怡华  11-09 22:16:18

有很多经验都有成功的例子,但这些经验有的却是相反的主张.所以说不管你怎样用,最重要的还是要讲究科学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办,这样才会成功.

刘础毓  11-09 21:03:29

学习别人的鸽经,也要加以分析,决不能不经思考就照般照套。有些作法,别人做有效,自己做就无效。也不能就说别人的“鸽经”就一定是“伪秘诀”。这就是养鸽之道,常有“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之说法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