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列表
为何上海幼鸽特比环赛如此受捧?
2006-11-14 10:50:52
文/袁民
上海市幼鸽特比环大赛自1997年举办已连续第十届,笔者手头正好有近五届的比赛资料: 2002年售环15000枚,进入最后决赛6420羽,施放北路,空距550公里。下午15时32分首羽报到,经分速测定徐汇区会员姚玉清荣登榜首,捧走奖杯和18万元巨额奖金。 2003年售环15000枚,进入最后决赛7575羽,施放南路,空距460公里。下午1时刚过就有鸽子报导,经分速测定静安区会员肖泽勤以1202米分速名列第一,捧走奖杯和18万元巨额奖金。 2004年售环20000枚,有10658羽进入最后决赛,施放北路,空距538公里。下午1时57分首羽报导,经测算浙江鸽友李重夺魁,捧走奖杯和18万元巨额奖金。 2005年售环27718枚,有13618羽进入决赛,施放北路,空距592公里。下午4时47分卢湾区会员王巨以1007.7米/分夺得冠军,捧走奖杯和25万元巨额奖金。 2006年售环38040枚,有18281羽进入最后决赛,施放北路,空距566公里。下午1时46分首羽报导,经分速测定江苏鸽友胡永伟以1417米/分夺魁,捧走奖杯、25万元巨额奖金以及插组奖金。 从以上五届比赛资料显示:上海市幼鸽特比环大赛一年比一年火暴。 在2004年之前都采取限额销售的方式,结果出现12月31日鸽友通霄排队的场面,自2005年开始采取不限量发售,但只售三日,结果2006年预定的足环很快被售完,由于还没有到三日限期,所以鸽会只得接受会员预定。预计2007年售环可能会超过50000枚,并且今后还会继续攀升,因为有资料显示,2006年参赛的上海市会员仅仅只有百分之十几,而且外省籍鸽友,外籍鸽友、,特别是台湾籍鸽友都纷纷落户上海,他们的目标之一就是上海市幼鸽特比环大赛。 上海市幼鸽特比环大赛如此受到追捧,对上海市信鸽协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是机遇,因为上海市幼鸽特比环大赛规模之大世上绝无仅有,今后发展下去定能成为世界经典赛事之一;说是挑战,因为举办规模如此大的比赛,获得成功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不仅要组织严密,而且有许多无法确定的因素会影响比赛,确实也非易事。 为什么上海市幼鸽特比环大赛会如此受到追捧?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力资源 上海是直辖市之一,面积0.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00万;面积仅仅是天津的一半,北京的三分之一;人口比北京和天津多了300到400万。地域小、人口集中,这是组织大型比赛的先天有利条件,如果地域跨度很大,人口且又分散,就失去了信鸽比赛的公正性。 上海有得天独厚的比赛赛线;上海的西面和北面有广阔平原,700公里以内没有大山;南面是丘陵,所以上海的赛事北线居多。 上海的地理环境的人力资源优势在国内独一无二,这为组织幼鸽特比环大赛创造了先天条件。 二、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为比赛注入了动力。 上海市幼鸽特比环大赛当初仅售50元一枚,2005年开始每枚100元,结果比2004年多买了7000多枚;2006年又比2005年多买了10000多枚,这充分证明老百姓的收入在逐年增加,这就为比赛日益高涨注入了动力。 三、得益于上海市信鸽协会严密的组织管理 上海市幼鸽特比环大赛能够连续成功举办十届,与上海市信鸽协会的努力分不开;他们把每年的这场比赛当作头等大事,在秘书长俞汉勤的领导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笔者也是一名上海市信鸽协会会员,我坦言:这些年来我从来没有听到过任何一个鸽友对这场比赛有所指斥。为示公正,1)每年施放赛线由上海电脑体育彩票“七星彩”开奖中奖号码的个位数“偶数”或“夺数”确定;2)每羽参赛鸽暗章用高科技材料,而且聘请专业公司操作,避免了以前滚章容易仿制和内部人员操作的缺陷;3)从集鸽开始到开笼,对整个过程实施监控和录像;4)司放工作人员在司放过程中,不准单独行动,不准泄露任何情况,不准单独返沪;5)每一羽获奖鸽(1000名)全部需要查棚验鸽。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所以如此规模的大型比赛每年能够顺利进行。 四、倍受瞩目,未来必将成为世界经典赛事。 今年以来,笔者就已接待了数批外籍鸽友,还有许多来电,他们中有些将长期在上海或外省市经商,有些是专程到上海来考查,其中不乏十分了得之人,在上海建鸽舍是他们的首选;加上目前至少已有100位外籍鸽友和外省籍鸽友落户上海,今后上海市幼鸽特比环比赛将更加精彩纷呈。 最后,作为一名信鸽爱好者,衷心祝愿上海市幼鸽特比环大赛越办越红火,并终将成为世界级经典赛事。
评论
xielin1294 11-23 20:30:26
非常欣赏如此严谨的组织方式,全国各地都应该从中学到些东西!
山海经鸽舍 11-21 13:39:05
地方经济深刻影响和带动地区的赛鸽运动。赛鸽城市的老大哥对赛鸽市场运做自然是有很高的操作方式了。
张先生 11-20 18:32:25
证明中国的赛鸽运动在蒸蒸日上.中国的巴赛罗那.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