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重的翅膀》说开去

2006-12-09 6:42:06

    按语:记得几年前,见到过一篇关于“某些人文因素对我国竞翔事业影响”的文章,现摘要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1997年,中鸽协领导发言要求暂停对信鸽品系问题的争论,属踞高望远之见。否则,若放开国内信鸽谱系的认定,无非两种结果,一是自行确认若干品系,打出招牌,国际上谁个能承认?如果无人青睐,那实际上还是没有品系;二是若是此禁一开,神州处处品系丛生,凡鸽便名种,凡棚便名系,多如牛毛,“系”气冲天,如何收拾得了?遍地名系实则无系,转一个圆圈儿又回到出发点。再提李梅龄创造出结结实实一个“李种”品系雄踞中华鸽坛半个世纪,直接与洋鸽名系“并肩战斗”且屡获佳绩,洋人输得口服心服。  李梅龄曾有过“拿来”行为:一次性斥巨资引进欧洲名系鸽10羽。然而李先生不是坐享其成,而是将引进鸽做为创立中华特色新鸽系的原材料。如今“拿来”方便异常,以至纯而又纯的洋鸽,养在中国至死也不算中国的名系鸽。宝岛近年来已是欧洲比、荷、德名系鸽的“大本营”。眼下大陆同胞亦步台湾鸽友的后尘,成群体、分种系地引进欧、美、日信鸽。我们自己的信鸽品系这个问题,你没有品系,没有自己的东西,在国际鸽坛便没有相应的地位,与国际接轨,终究是一句空话。  养鸽要学习,要拜师,这本无什么不妥,可以少走弯路,更快进步。鸽子飞出了成绩,要主动记在师傅的帐上,一律要“挂靠”。许多胜于“蓝”之“青”,难得出头之日,门户之见,论资排辈,阻碍竞翔事业的顺利发展。  这里只言竞翔界的造假现象。前些年造假印章、假证书、假奖状的较多。近年有假足环、假成绩、假血统书、假赛绩鸽,还有输入电脑的假数据。许多鸽友仍对超巴塞罗那,双巴塞罗那国际赛的赛距感兴趣,岂不知距离越远就越容易造假。  上海流行一种说法,养鸽是“白相人”(游手好闲者)现今,竞翔事业大发展,谁人想藐视、蔑视养鸽人已是“和者盖寡”了。如若我们这支队伍中,掌握高科技、具有高水平、高学历、高素质、肯钻研、肯学习,事业心强的成员日渐增多,甚至形成主流成分,那实在是中华鸽坛之幸事。“好人不养鸽”的帽子目前已不再戴在我等头上,何时我们以自己的实力与行动,把国人乃至世界鸽友心目中对我们的偏见予以“删除”呢?  水泊梁山有一位诨名“鼓上蚤”,此君别无长技,如今时迁的绝活儿在鸽界并未失传。上海汪顺的“吴淞鸟”,也未能幸免。近日鸽刊呼吁为信鸽竞翔事业立法者颇多,此事不解决,严重影响信鸽事业的健康发展。那么,为保护信鸽而立法,是当前从中国信鸽协会到各地信鸽协会,行业信鸽协会及每一位鸽友为之呼吁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一项当务之急的任务。我们应有紧迫感。  拔:从开始学习电脑的时候,我的日记习惯就被电脑资料储存习惯所替代。说是习惯,其实也并非完整,因为在储存时并没有留下此文章作者的姓名,算是一种遗憾了。观此《沉重的翅膀》有感而发,主论品系,也折射了中国信鸽市场开放初期的那种局面,是十年前的一个缩影,是一部总结。然而,更能吸引并促使发表的真正原因有三:  一是知史而鉴今。知道我们做了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今后怎么做。  二是树立起中国人的信心。李梅林先生在今天重提应该是第一万零一次了,先生那种雄心傲骨是不是也在鸽坛有所震动!?  三是想提出“信鸽运动需要立法护航”的观点。    信鸽运动正在或者已经脱离开低层次,它作为一种高级的文化产品,成为全民健身的一个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其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且登上了社会主流的大雅之堂。不但如此,信鸽运动作为改革开放市场之“一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之“抓手”,再也不能让代表中华民族光荣传统的“诚信”与“文明”,被“欺诈”与“龌龊”这些劣根性所覆盖和蹂躏。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健全信鸽运动法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否则,越来越膨胀的市场,越来越诱人的奖金,不可避免的孳生出从上到下、从左至右、从内至外、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后从背后到明目张胆的赛鸽运动中的作弊与腐败。到那时“老的大的”开棺定论,降低你的离退待遇,“小的新的”“钢镯”扼腕,前途丧尽。  ——这就是“沉重的翅膀”所带来的思考……        

评论

王富东  12-09 10:45:12

比赛虽然基本上已经结束了,可是由比赛带来的一些影响和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也暴露在我们鸽友的眼中,这一个赛季下来,出现的问题是越来越多,也是什么样的问题都有!是应该考虑及时的健全信鸽运动的法制建设。还天空一片湛蓝。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