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鑒鴿技法(六)

2006-02-18 16:04:35

四)眼志我對眼志的要求是因鴿而論的,作為賽鴿我基本忽視它,作為種鴿我才要真正留意它。留意它不代表我刻意要求它,因為眼睛上的好些東西嚴格來說可比性很差,它們所適應或者叫成名的賽況差異也很大,沒有絕對可以橫著對比的條件。譬如我們翻開任何一本鴿刊雜志,那上邊應該都是些獲獎鴿或者名鴿,就眼睛上看,什麼樣眼色、砂型、眼志、瞳孔的都有;就遺傳角度去探討它還可以,但如果硬堅持說某種特征的眼睛就一定比另一種特征的眼睛好,証據不充分,立腳點也不對。所以,有那麼多不同類型的鴿眼(有些甚至是有明顯缺陷的)照片為証,一般情況下,作為賽鴿用途時,即便有某些所謂的“不足”,也大可不必太講究眼睛,畢竟鴿子不是靠眼睛在飛。當真作為種鴿使用時,從考察血統和遺傳情況的角度去考慮,再挑一挑眼睛倒是必要的。 眼志也是如此,它其實就是一塊多少有些“色彩”或“記號”的皮肉,不可能對信鴿的定向、導航起什麼神秘的作用(因為沒有任何人能給予証明,全都是猜想),它只是視覺器官的很小一部分。如果這一圈顯示色彩豐富、寬厚、紮實,會對視覺需要和抗視力疲勞更有利些,僅此而已。所以,研究、注重眼志的要求,實際主要是對長程鴿而言的。 眼志的可塑性較大,稍不留神、配合不當,就會作出“不合格”的眼志來。不合格的標志是色彩極淡、單一和厚度變薄,寬、窄不是太重要。首代不合格的眼志對它的競翔能力影響還不大,用它作種再次“雜交”繼續作出來的“不合格”眼志,那才沒什麼用途。這就是我對作為賽鴿使用時不太注重眼志的理由。但作為種鴿使用時,我需要一方的眼志應該是合格的“產品”,“合格”的眼志間接表明了該鴿在遺傳方面的穩定性和較強的遺傳力。 所謂“合格”的種鴿眼志,一般的規律是:耐力鴿眼志除應具備一定的厚度外,同底砂一樣,還應有很強的顆粒感和多彩、漂亮的金屬色;速度鴿眼志色彩允許單一,也可以缺乏顆粒感,但必須有適當的厚度和寬度。速度鴿的眼志缺乏寬度時,在瞳孔收縮、變化,拉動整個虹膜移動時,容易引起疲勞。 (五)內線扣和櫛膜 內線扣是控制瞳孔收擴運動的肌肉之一,不同品系的鴿子之間的確會在色彩、形狀上有某些差異,它也會隨年齡的增長有所變化,但其生理功能也就如此。60年代末我曾一度研究過它,現在它對我早已不那麼重要了。如果我使用放大鏡看眼睛的話,捎帶著看它,也只是以純“欣賞”的感覺瀏覽一下;因為它沒有給我挑選鴿子帶來絕對準確、有效的幫助。 櫛膜幾乎是鳥類“特有”的器官,其真正的生理用途是觀察太陽時用的“防射罩”。除此之外,去年由《動物世界》上才偶爾看到,一種生活在樹上的“老鼠”也長有這種器官。趙忠祥的解說詞也說,這種老鼠是除鳥類外,唯一所知的能用眼睛直接觀看太陽而不會損傷視網膜的哺乳動物。 在探討鳥類定向之謎上,60年代就有對櫛膜是否會有定向功能的猜想,但至今也拿不出任何有價值的進展(包括解剖)。間接的定向作用是,鳥類以太陽作用定向標時,觀看太陽的準確位置,需要櫛膜遮擋大部分強烈的太陽射線,如果沒有櫛膜的存在,鳥類就無法觀看太陽。這就是科學界所知道的櫛膜,也就是鴿界稱之謂“視團”的東西。 視團在不同的鴿子眼睛上確實會存在形狀、大小、活力和透明度的差異,理所當然也跟遺傳有著密切的關系,借鑒部分基因“連鎖”遺傳的表現形式,只要觀察者見多識廣,有著豐富的實踐觀察經驗,應該可以做到利用這些可窺的差異,間接地判斷一羽鴿子“放翔能力”的遺傳優劣。不過我本人用不著使用眼底鏡看視團,那太費事,我有比看視團判定鴿子飛翔能力和遺傳情況更簡捷、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測鴿器。 (六)眼砂 眼砂由眼中的毛細血管所組成,是供給鴿眼營養的管道,它有粗、細、厚、薄和不同的形狀及色彩上的差異,這些不同的性狀是由地區差異和人為培育因素所造成的。鳥類不是這樣,任何一種野生的鳥,它們的眼砂都只是一個模式和比較單一的色彩,你分不出子醜寅卯來,也不存在所謂優劣的差別;不同品種之間才會存在差異,這是“血統”遺傳的結果。 信鴿則不同,在不同國家或地區,受地形、地貌、氣候和人為設定的差異較大的賽距等因素的影響,已經產生了許多個“亞種”,自然它們眼睛的差異也就變得很大,特別是眼砂;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也才由此產生了以“眼”鑒鴿的方法。如果信鴿之間沒有交流,也只在平原地區進行一個距離的賽事,長此下去後,眼砂的差別會逐漸縮小,相信再看鴿眼才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 對待任何一種技法,我們不能因為不明白就完全否定它,但也不能以一個尺度去衡量所有的東西,更不能鑽牛角尖以點蓋全;對眼砂的鑒別技法亦應如此。 回到對眼砂的實質性探討上來。眼砂的粗細對供血環境肯定是有所差異的,粗的比細的供血量大,這意味著粗砂更適合高速鴿的眼睛;眼砂的色彩與血液的含氧量成份有關,也意味著眼砂色彩鮮艷的適於高速鴿;眼砂的結構形狀(與血統、速度有關),以及布局、間隙(飛行中,在瞳孔長時間高頻率的快速收擴下,眼砂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不易造成眼肌疲勞)和厚薄(薄砂利於眼砂的快速收擴運動)等,同樣也與適飛不同的距離或賽況有關。比如胡本、詹森、詹吉、凡龍、桑傑士、戈馬利、林波爾等的鴿子以速度見長,它們的眼砂)要麼面砂稀薄,要麼間隙較大,並有色彩較鮮的特點;楊阿騰、凡布利安娜、古柏和西佛.托依系的鴿子擅長遠距離,以及中長距離的馬克.羅森斯和約瑟夫.斯塔爾的“計算機”系,這類鴿子眼睛表現的是色彩偏深、眼砂顯厚和滿砂堆集無間隙等特點。所有這些“可見”的特征,只是一種概率的認識,並不意味著不同能力鴿子的眼砂必須得依著這個“規律”才行。實踐証明,高速鴿中也有長了耐力型鴿眼的,耐力型鴿中也長有高速鴿眼的,不能說違反上述“規律”的鴿子就不中用,只能說這種“換位”不太利於它們全部發揮自身應有的特質。 如果一羽鴿子的眼砂不具備其應有的“特征”,可以認為它不是該鴿系中的品牌或主流血系,但並不意味它就不能飛,只是說它的競翔特性會有些改變。另外,鑒眼高手們已經從實踐中得知:真正的品系鴿,其眼砂結構、色彩也是其特定模式的;由此從眼砂中也可以鑒別出血統的純正與否,只不過這需要豐富的見識和經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