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鑒鴿技法(一)

2006-02-18 16:10:50

一鴿到手,每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鑒鴿技法,也各有各的道理和不盡統一。我也不例外,有著自己的一套識鴿方法,談出來供大家參考,並非讓別人跟著學的意思。如果一個人不愛動腦筋,聽風就是雨,老跟著別人跑,那永遠是落伍者。讀者如能從以下所述中有所借鑒和啟發,發展出更佳和實用的鑒鴿技法,那才是本文所期望的。 一、站姿 (一)如果一羽鴿子站的姿勢明顯大於45度,大有直立起身子站的樣子,多數是能在中短距離賽事上獲高位獎的速度鴿;身體呈水平型態站著的,屬長距離賽鴿的偏多。 (二)從鴿子的正前面看去,兩個翅膀間距太寬的鴿子,翅膀弧度(不含羽條部分)較平;這樣形狀的翅膀,由翅膀所獲得的升力不夠,飛翔時不省力,不能持久飛翔,只適合短距離和易飛的賽事。 二、手感 (一)鴿子上手,即刻以手指抵在鴿子胸腹下,用心以手指感覺鴿子心跳頻率的快慢和心臟博動力的強弱(大小),感覺心跳頻率持續快速、博動聲音大而有力的,甚至能感覺到胸腹部血管血液快速流動的,是最好的快速鴿。意識中幾乎感覺不到心跳,或者太弱、相對明顯慢和平穩的,是長距離鴿;心跳頻率高速而博動弱小的,是一般能力的中短距離鴿。而心跳頻率平穩但博動較強和有力的,是擅長快速和耐力持久的優秀長距離鴿。 用這種方法鑒別鴿子,必須上手即進行,幾分鐘後等被握鴿心態平穩下來,再感覺就不準了。初始手指感覺不夠靈敏,可以把耳朵貼到鴿背上測聽。 (二)以手指按壓被握鴿子的胸肌,在最基本的“偏硬、適中和較軟”等三個感覺中,它們分別屬於短(500km內)、中(700km)及長(1000km)距離的鴿子。 (三)鴿子的重量跟其所適應的賽距有關,也跟活條、死棚、是否一直參賽等不同的飼養狀況有關,沒有絕對統一的尺度,全憑鴿主適情調整和掌握,是一種能夠人為控制的可變化的浮動指標;只要不是用於參賽,它不屬於鑒鴿標準的范疇,一般不以此來衡量一羽鴿子的好壞。 (四)鴿子上手被握的體型感覺只有平順、趴臥和架膀(聳起雙膀,縮回腦袋,初始上手握著不方便;這裡所說的架膀與通常所描述的肱骨較長、拍翅頻率不快的型態不同,它實際是一種不多見的力量型快速鴿,不能統統誤以為是一種生理缺陷)三種型態。 架膀鴿的雙翅筋肉極為強勁,具有超強的爆發力,能在其極限賽距內高速飛行,常常是中短距離賽的王者。 平順型的較常見,屬於“中性”體型,雙翅在手中也能保持自然緊抱身體的原有姿態,是崇尚“手感”舒適的最佳類型,適應賽距也較廣。趴臥型的鴿子一上手就頭、軀幹和尾巴向下彎,雙翅與架膀型的鴿子相反,不是向上提,而往下垂。 如果把鴿子的體型夸張地比喻成我們所熟悉的能在空中滑飛的器具,趴臥型鴿是一個在空中按正確方法(凹面朝下)擲出的“飛碟”,平順型鴿是個被擲出去的“鐵餅”(上下兩面凸),架膀型鴿是按錯誤方法(凹面朝上)擲出去的“飛碟”;哪一種能滑飛的最遠可想而知。由此比較可以知道,趴臥型鴿是唯一一種能由體型獲得一定升力的、飛行最輕巧和省力的體型鴿。這種體型相對比較適合飛較長距離和難飛的賽事,當然也不僅僅局限於飛長距離,中短程賽距的優秀鴿中也能見到這類體型。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