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畅想

2007-02-15 11:17:44

                            总述篇                                                     对于我来讲,每年的秋季最看重的莫过于秋“百日龄”幼鸽赛和俱乐部的“一岁幼鸽”赛。幼鸽赛奖金大、羽数多、玩起来挺刺激,历来被鸽友们所重视。能问鼎不仅表明自己的种鸽是过关的,也体现出手法是出众淳熟的。“一岁鸽”比赛(资格赛一预赛一决赛)也是鸽友所关注的,我们这里是山区,500-600公里当天归现在已不是难事了,再加之近些年好鸽的引进。一岁鸽的荣誉也成为鸽舍实力的一块金字招牌。  我们这里的比赛时间较晚,从每年的5月开始到11月。百日龄在训放后,直接进行比赛。一岁鸽要进行资格赛 、预赛后进入决赛 。期间还有大大小小不等的会训、溜翅 。在大战期我一般会不考虑育种,那是赛前的任务,主要是抓好鸽子的日常管理和训放,日常保证早晚一小时的家飞,风雨无阻,因为天气是预想不到的、只有也只能不断地去适应。正如高考的题目是猜不到的,你只能去游“题海”。我的鸽棚是每周清理 ,隔半月消毒一次。 我是不赞成把鸽棚搞得太干净, 毕竟野外不是干净的!!!集鸽笼不是干净的!!!到处都是细菌 。就像温室的花般的城市里孩子总是比农村那些在稀泥和水潭里打滚长大孩子柔弱多病,如果指望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鸽少爷”、“鸽小姐”来一回“长征”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细胳膊细腿的,!怎么能抵挡地住路上的狂风骤雨的打击、 鹰隼的追击 。兔子般的鸽子是不敢抬头向狼一样的各种状况说“不”的 。另外绝对不收留天落鸽 ,免得全棚遭殃,也为了响应那句“给别人的鸽子一条回去的路,自己的鸽子多几条回来的路” 。不论怎样,将心比心,培养一只信鸽的辛苦是大家都能体会的,在骄阳下和寒风中的楼顶等鸽回家的心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日常杂务篇  训放的前 些天,要在晚上入棚、 轻手轻脚抓鸽 。将鸽子关在放飞笼里进行关笼训练,免得日后在鸽会的大笼中产生应激反应 。避免突然的环境改变使得鸽子拉稀和在那种环境下情绪低落而被病菌侵染,最终得奖无望不说 ,可能还会飞失流落他乡 。导致我们不仅赔了大奖环又丢鸽 ,进而怀疑自己的养鸽相鸽能力,又将鸽子无辜的父母打入“冷宫”。 刚开始在笼中鸽子可能会乱窜会刮伤,这是不要紧的。第二天早上在笼里喂点水后再打开笼子让它们回棚 。如此这般几天以后,鸽子在赛鸽笼里会学会安静 、保存体力,有利于赛事中的发挥。  关于鸽子的备战的日粮,我的做法是以玉米为主,掺上稻米,菜籽等。每天坚持让鸽子处于一种稍微饥饿的壮态,使其有很强的食欲。 这也有利于对鸽子的亲和交流 ,让鸽子在听到口令时迅速的进棚 、迅速抢食。我坚持少喂勤添的原则(早3分晚7分) 让鸽子没有挑食的机会 , 使得营养均衡。不断向鸽子传达一个信息:进棚就有吃的不进棚晚进棚那么一天都只有饿着!!!要拼命的吃谁要是挑食的话绝对每天都吃不饱 !!! 而且这样以后鸽子生病的少,也在抢食中锻炼身体和加深对家、对主人、对口令的理解  。经过这样训练后我的鸽子在每天落棚后都不用口令了, 都自觉地争先恐后往棚里钻 ,在食槽边上等着。没有在外面逗留的习惯为日后比赛争分夺秒 打下基础  。在两次家飞间鸽子是不再次放出的:一是为让鸽子在巢里有较好的休息,二是怕它们养成打野和乱落的坏习惯,三是怕它们变得懒散和对口令的淡漠。毛滴虫球虫要进行定期的护理, 一般每月一次在饮水中加入相关药剂 ,这是常规这里不做详细描述了。在热天的时侯, 在水盆里放点高锰酸钾或百部给鸽子洗澡 。 让鸽子毛上的羽虱和寄生虫无处藏身 。不然可能你就输在这些小小的虫子手上  。两周给鸽子上道青菜,记住一定要洗干净,切成碎末稍加一点点盐补充鸽子的维生素 。如此这般的日常管理后  ,鸽子一般都能保持很好的状态。                              训放篇  关于选手鸽训放或预赛归来,我一般是在回来当天只在棚里放电解质的水,然后鸽子一般会喝水后回到自己的巢箱或栖架。我把它们抓到特制的巢箱中,等到归巢那天晚上把回来的选手鸽都抓下来每只都上手后,心里有个大概印象。然后进行鸽子的按摩,两手握住鸽子,在胸肌腹肌那块用手指轻轻的揉捏,力度要注意,由前到后、由浅入深、接着是翅膀的根部。每只只要5分钟左右,鸽子多时叫家里人一起帮忙。接着放到先前的隔离巢箱中过夜。此时可以顺手注意一下鸽子的粪便情况,有拉稀的和休息了这么久看起来精神不好的鸽子要特别留心,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去观察,神采奕奕者、肌肉粉红者、粪便成型者,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放回赛鸽棚。委靡不振的此时要给点药物,在第二场比赛前,没恢复的不能再送上战场,因为它十有八九都回不来,何必在明知丢鸽时还要搭进去钱呢???停放是明智的选择。将好的坏的鸽子的表现都记录到本子里以便于自己年末的总结,对于“一岁鸽”由于我养的是早熟品种,除了上面这点外,对一岁鸽里的公鸽可以在训放恢复后 自己加训几公里 。这样的目的不在于训放几公里而是要在他的巢箱里先关上一只雄鸽(当然要那种比它弱小的),让它 回来后绕着巢箱火冒三丈。让它在巢箱门口“生气”上十来分钟,然后抽去挡板,让它把里面的雄鸽赶出来 。细心观察你会看到它会“耀武扬威”很久。如此操作两遍即可,切记引起它的火气另一只作样子的雄鸽要弱小的,免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于一岁雌,我是不大赞同给它育雏,但我赞成给它配上对,这样在路上不易丢。也仿照前法,不过在它的巢箱里装的是它的配对公鸽而已,不同的是在比赛前些天都不能让它看到公鸽,归来后的团圆只能一小时,使它在第二场赛中能全力以赴。前面参赛的公鸽也采用配对法,只是这些操作需要你很多的耐心。在交鸽当天下午给鸽子最后的一次团圆机会,然后抓了去交鸽。关于交鸽时喂不喂食的问题,我的作法是喂!只喂十颗花生米再喂点水。因为一般都是交鸽后的第三天早上开笼,吃太饱影响飞行和速度,没有喂在笼里呆上一天多加上运输鸽子都受不了哪还有充沛的体力飞回?最好让它开笼时处于刚好消化完状态,又有体力。                        感触篇  赛鸽是门哲学,其中的量的掌握很重要,很多技巧都是生活中实践中不断去尝试、不断去失败、不断总结得到的。养鸽“悟性”是关键。 在现在激烈的竞争中,赛与赛间的空隙间,看你懂不懂见缝插针,怎么见缝插针。以上是我的一点点愚见,冒昧写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不对的还请斧正,希望不吝指教。  

评论

hzm  02-16 16:24:05

写的非常好,的确很多技巧都是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总结中得到的。作者能够将自己的养鸽经验写出来,与大家一块分享,实在是值得敬佩。期待作者再接再厉,为鸽友们带来更多的实战之经验。

赵福  02-15 23:02:29

作者以一个爱鸽人的角度出发, 把自己在平时养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之谈写出来,对我们鸽友帮助很大.这四篇总结性的段落,囊括了养鸽的具体环节,语言生动,用具体事例来分析养鸽的过程.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吕金阳  02-15 21:45:29

写得好.因材施教对鸽友来说是最高标准的养鸽者所该学习的,爱鸽毕竟只是一种动物,我们自身素质不提高,却对小生命的一再伤害.我觉得每一次的失败者最好是能静下心来,好好反省检讨自我表现.错的应该是我们而不是爱鸽.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