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淘汰

2008-09-21 10:32:20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在我的脑海里有篇文章的印象特别深刻,大致的思路就是强调从蛋就开始淘汰——太大的不要,太小的不要,带白点的不要等等,幼鸽也是几天观察一次生长不合格的就淘汰。按照这个方法,我估算过大概起始需要将近50枚以上的鸽蛋。大概最后只能勉强得到10羽的小鸽子。   淘汰这种方式展示出鸽主的经验和对鸽子的理解。上述的淘汰方法我估计不是一般人所能为之的,也许只该是台湾的职业豪强所做的事情吧?第一,我们哪里来的那么多优秀的种鸽?(不是一般泛泛的但强调数量,而是质量。)第二,这些按照所谓的规则做下来的小鸽子真的就是比赛中的强者?第三,会不会太过武断地淘汰了潜质型选手?要知道鸽子可不是1+1=2这么简单的事情,它的的魅力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未知性。要是冠军的后代都会是冠军,那么鸽子就非常好养了。   经常有朋友抱怨手中没有好鸽,那些洋枪洋炮又老是“水土不服”,但又不肯放弃这难嚼的“鸡肋”。每次出赛都是信“詹森、胡本”,却对棚里的打做保姆的自家本土血系视而不见。一次的偶然发现原来自家的保姆子代飞得老棒老棒,但是那时候不是已经失去了源鸽,就是源鸽已经老迈体衰。悔不当初又有何用?这就是经常大家所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前两天聊天当中个朋友的做法简直是针锋相对,一个朋友说私训已经放了好几站了,过两天又是鸽会的正式训放。鸽会训练180公里的地方就是自己前几天训放的地方。准备依据鸽子归来的情况,做掉几只还是晚归的鸽子以便省点参赛费用。该朋友拥有的20个鸽子鸽子都是普环,鸽会后面两站就是300和500公里的比赛了。如果能熬到500公里上笼,每个鸽子的投入将会多12块钱。话题转回来,参赛费用不多。我问他这样会不会太武断?他给我的回答是:相隔几天内训放同一个地方,两次归巢状态都不好就该杀,不必再去费过多的心思——言下之意是不会错杀。但是我还是对这个观点表示质疑。该鸽友不缺钱,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不多出一点点参赛费让鸽子多点机会证明自己?   与之相对的是另外一个朋友的观点:哪怕小时候受过伤的鸽子他也不会轻易杀掉(除非本身有非常明显的缺陷),都会在训放和比赛中逐渐淘汰。我认为这个方法可能比较接近我的观点,即给鸽子机会让鸽子决定自己的去留和生死。但是我的基本前提是比赛的鸽子数量不能过多。   有的朋友说训放和比赛是最好的淘汰,这点是我比赛赞同的。任何人为的所谓精准的主观的经验都会存在错误的可能,只有最好的鸽子才能从比赛训放中回归。台湾鸽友经常说只有比赛回来的才是好的,没有回来的丢了不可惜。玩鸽子的人,在今天这个越来越风靡短程赛事的年代是不是不应该那么浮躁?是不是不要被高奖金太过牵着鼻子走而迷失自己了?我们也许真的不止要讨论捡回国血了,也许还要有一点国血前辈们等待国血鸽归来的良好耐性。   鸽子的好坏,天上见!  

评论

阿春  09-27 10:23:11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放之四海皆通!淘汰,拂去劣质,沉淀精华!

傲翔魅影  09-21 23:24:24

没办法、现实就是这样,淘汰也是一种经验,如幼鸽的先天条件不成那么后天怎样给它机会也是浪费对自己也是一种残忍,问题就是怎么样去学好做好淘汰这一重点。望有识之士多发表点经验,谢!

ty  09-21 22:31:42

赞同,到最后给鸽子一个机会也自己一个机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