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癌症病人的精神支柱

2005-10-17 21:47:53

                                来源:重庆信鸽信息网    2004年6月1日下午6点55分,我站在岳父的鸽舍旁,专注地查看棚内的鸽子。突然,一只戴有红色标志环的信鸽眺进我的眼中,这不是重庆永川市司放武威1000KM归巢的信鸽吗?在慌乱中我急忙用网兜将鸽子网住,然后急冲冲的跑下楼去。在我冲进岳父家客厅的时候,他刚好端起饭碗。我喘着粗气说:“鸽子到了”。岳父一听,立刻甩掉饭碗,猛地站起来,转过身从我手中抢去鸽子,这时的他是满面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和明亮的光。这时,他轻轻地为鸽子梳理羽毛,然后非常仔细地认真地观察鸽子。突然,他好象意识到什么似的,急忙对我说:“你赶快打鸽协的报到电话”。然后叫我开车送他去鸽协报到。我回到家里,脑海里一遍遍地播放出岳父看见鸽子归巢时那一联串的动作,行为和眼神的情景,有谁知道这是一个病重的癌症病患者,又有谁能相信这是一个晚期的癌症病人。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鸽子对他就这么重要吗?非常遗憾的是,在此后50天的早上,岳父他带着对人世间的眷念,带着对鸽子依依不舍的心情,带着对我殷切的希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为了纪念我尊敬的岳父,也为了激发我继承饲养信鸽的斗志。因此,我特地将岳父名字的最后一字和自己名字的最后一字合二为一,命名为“富明鸽舍”。    富明鸽舍以李梅龄,吴凇,云南庄种为基础种鸽,经过养鸽好友的耐心指导和大力帮助,经过岳父20多年的辛勤饲养和精心管理,以“大700”(由岳父养鸽好友蒋文彬作出,1993年司放定西700KM归巢,永川鸽友爱称大700)为主血的国血的后代数拾羽,在本棚及部分永川鸽友的棚舍中成绩发挥较好,司放归巢稳定。大700的第一至第五代,从2001年开始至2005年连续五年,永川司放甘肃武威1000KM归巢。其中:2001年获永川1000KM第四名;2002年获永川1000KM第二名;2003年获永川,荣昌1000KM联翔第四名;2004年获永川1000KM第拾名;2005年本棚中司放“大700”第五代一只1000KM,获永川第三十二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永川市信鸽协会司放武威1000KM,岳父将一只“独脚”上笼司放,历经57天的艰苦磨难与考验,终于归巢,永川鸽友戏称为“独脚将军”;在2004年的重庆国家赛司放甘肃玉门1500KM,由岳父好友李发明老师作出的“大700”一子代,获重庆市司放1000羽的第九名。    岳父生前挚友蒋文彬,罗江友,曾德友,李发明等养鸽前辈及老师,对岳父20多年的饲养信鸽给予了大力的指导和无私的援助支持。今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们是分不开的,与岳父的辛勤饲养和精心管理分不开的。回想岳父在病重期间那一幕幕对信鸽痴迷的场境,铭刻在我心中,一辈子都不能忘记。记得有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休息到岳父家去看他,他拖着无力的脚步对我说:“把我背上楼顶去,我要去看鸽子。”我看到这情景就对他说“您就不要去了,要我做什么您给我讲就行了。”他带着责怪的口气对我说:“你什么都不懂,我给你讲了你也不会明白。”说实话,岳父他养鸽20多年,如果不是他病重,我还真是没有去看过他的那些“心爱宝贝”。像这样我背他和我们抬他上楼顶,在他生病期间不下30余次。当他站在鸽棚里,专注的查看鸽子,那神态,那眼神,简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从2000年作手术到2004年7月他离开人世,这4年多的日子里,那一群“心爱宝贝”拌随着他快乐的度过了1600多个日子。难怪鸽友们都说;如果不是那一群鸽子,恐怕他早已离开了人世。    岳父在他病重期间,其他什么事情他都不担心,唯一只有对他那一群鸽子放心不下,当我答应为他继续饲养鸽子后,他才放下心来,并专门立了一份信鸽遗赠书给我,并当着众兄弟姊妹宣布。现在我将信鸽遗赠书的内容附后,以表明一个养鸽老人的良苦用心(注:原件在我处保存)                                                                                               信鸽遗赠书信鸽遗赠人:XX富,XXX受遗赠人:X明(系本人女婿)    本人养鸽20余年,因病重不能饲养。本人自愿将信鸽全部财产归X明管理饲养,继承。本人签字生效,在法律上也生效。                                                                                                                                                                                                                                         遗赠人:XX富亲笔                                                                                                                             XXX:证明                                                                                                                       2004年7月13日                      当我拿着这份沉甸甸的遗赠书时,我曾茫然。一个对信鸽一窍不通的人,怎样才能完成岳父的遗愿呢?所幸的是,岳父生前的挚友对我耐心的指导,帮助和支持,熟悉的鸽友对我热心的讲解,使我不断的了解鸽子,初步认识了鸽子,懂得了一些养鸽的基础知识。到今天,每当我站在鸽棚里,不知不觉两三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每当我看见归巢的信鸽站在棚内的架子上,那得意的神态好像在说:“你想把我丢掉,没门”;每当我端着饲料,走进鸽棚内,鸽子那一双双期盼和渴望的眼睛望着我。忽然间我像明白了什么,明白了岳父为什么整日牵挂那一群“心爱宝贝”,也感悟出信鸽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一个晚期癌症病人的精神支柱—信鸽。                           作者:富明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