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行為的探討
2006-06-26 19:41:05
以一般人(沒養鴿子的人)的看法來說,由所有鴿子的外表來看可說並無二致,可是由我們養鴿人看來(剛飼的新手除外)每只鴿子彼此間的差異是相當大的。雖然一般人大都憑借眼力來評判一羽鴿子的優劣與潛質,但這並不是十分可靠的方法,唯有我們養鴿人家,日常親自管理照料,和它們日夜相處才能體會到每羽鴿子的特性和能力,進而才有信心。 當然每一位養鴿者對鴿子的看法及管理各有一套,可說是見仁見智。如問及要選擇什麼樣體型的鴿子,才能贏得比賽的勝利呢?依我個人的觀點認為選擇那些大骨架和中大型的鴿子是比較理想的,尤其對于平靜無風的比賽是非常適合的,且會有佳績表現。在五百哩(1哩約等于1.6公里)或更遠程距離的比賽中就是遇到了惡劣天氣,這種較大型的鴿子仍能憑借豐滿的肌肉而得到優勝。可是在同樣的比賽上如果遇到逆風情況,入賞鴿都是以那些嘴長而腰較細的小型鴿子,這一類體型的鴿子沒有高龍骨,骨架構造緊湊適中,擅長逆風飛行是因其具有流線型的體型和有長長的翅膀以及尾羽,因而能在有風的惡劣天氣比賽中應付自如脫穎而出。關於這一點的認知,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鴿友們所承認。 當一羽鴿子在司放地由鴿籠中放出后,循著一條回巢的路線飛行,但要確實保持正確方向是不容易的,常因風力的影響而使它們偏離正確的方向。但鴿子是一種富有靈性的動物,能很快地發現這一點,同時努力擺脫風力的影響,維持向正確的返巢方向飛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向前飛行會更加艱苦,直至其體力消耗殆盡,這正是鴿子獨有頑強的歸巢特性,所以才能一直支持到它們飛完全程。 我們可以想像到,鴿子在歸巢過程中是要忍受飢餓和克服風力等諸多原素的影響,卻仍能飛出一定的速度,確實是令人難以想像的。而且在這種多風的情形下,鴿子也能各自選擇各條不同的歸巢路線,其所具有的神祕定向能力是我們養鴿人所無法去深入了解到的。一般鴿子所飛行的路線是呈半月形,在其體力逐漸消耗殆盡的情形下,在飛行中所遇到的逆風、側風常使它們因此偏離歸巢的正確方向數百英里,直到它們發覺這一情形后才又努力地糾正錯誤再往正確方向上飛行。 多年來,我一直為我的一些問題和看法感到疑惑,就是擅長長距離飛行的鴿子,其所具有的體型好像也是擅于飛行側風天氣。雖然在此我無法提出比較具體的論據來說明這一點事實,可是我卻多次在惡劣天氣的比賽中看到具有這種長身型的鴿子能脫穎而出。也許這是因為此類鴿子具有修長的翅膀、尾羽以及輕盈的骨架,所以才能夠在多風的比賽中顯出其正確方向的判斷力和長時間飛行的毅力吧! 鴿子的氣囊在持續強勁的飛行當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我記得有一羽體重不足一磅因的選手鴿卻能很輕易地駕馭風力的事,所以小巧玲瓏、體型修長的鴿子是最適宜飛行在崎嶇不平的地形上的,也許是因為它具有一張寬大副翼羽的緣故吧!我們不應該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對鴿子每一部位上的研究,進而去想像和試驗,因為有很多鴿子具有我們養鴿人無法了解的潛質和非凡的能力。在本文的開頭我提出了有關體型的問題,現下卻又如此說,那不是矛盾了嗎?學解剖學的學生們是會毫不懷疑地指出我的這種看法是前后矛盾的,但在養鴿過程中若能了解我的這種感受,本身就是獲得了不少的知識。 我們知道鴿子的羽毛對飛行有很大關聯作用,但實在地說,和氣囊比較起來,后者的關係更為重要。據本人研究所得,氣囊才是鴿子抵擋惡劣天氣的主要武器,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么鴿子氣囊為何會在遇到逆風時放氣,而在遇到順風時氣囊會相反地充氣呢?我們還可以再進一步地說明,鴿子能克服順風的壓力與頸部的氣囊有很大關係,因為是頸部氣囊在起作用,鴿子才能維持飛行中的平衡。我們可再次詳細觀察一下鴿子在歸巢途中是如何來克服強大的風力,又是如何使速度增快的呢?一般地說︰當鴿子飛到三百英尺的高度時僅需要一分鐘的時間,接著他們又會根據氣流和地形重複下撲,比賽距離是預先確定好的,由此計算出的分速就沒有什麼可懷疑的了,但事實上我們養鴿人常為一羽鴿子比主人估算的時間還要早歸巢而感到意外和驚奇。 當鴿子在家裡作環舍訓飛期間,您有很多機會可以觀察到鴿子在飛行中的一舉一動。如果在鴿子身上時常發現有一束束剛長出來而且是充血的羽毛管時,那么用有這種情形狀態下的鴿子去參加比賽是不可能獲獎的。同時鴿子具有一定的惰性,如果讓它們吃得過飽則容易導致體重加重,一放出舍外它們就會停棲在鴿舍屋頂或附近的高樓屋頂、甚至電信柱上,再用驅趕的模式去強迫它們起飛,還是會飛到較遠處屋頂上甚至飛到田野河床上去歇息。 另外,當鴿子飛得筋疲力盡時它的喉部會不停地震動,這是因為鴿子的體溫升高了,鴿子的這種回應與人類流汗的原因一樣,是羽族降溫的一種動作。我們再仔細地觀察,當一羽雄鴿起飛時,經常會有一種炫耀似的飛姿表現,這不僅僅是其有追逐雌鴿之意,也是因為它的體溫已恢復到正常並顯出一種興奮激情的動作。 一群鴿子放出舍外后,從視野消失到又重飛回鴿舍附近僅僅用了數分鐘的時間,這種情形足以證明這群鴿子的飛翔能力極為良好。如果它們可以持續飛行四十至五十分鐘,更可證明它們的體能已接近最佳狀態即巔峰時期。鴿棚裡的所有選手鴿在減少飼料量和參加短距離比賽后,一般都能很快達到這種狀態,但是當比賽距離加長后,就應當注意調整鴿子飼料的質量和數量。 很少有使鴿子們展現其非凡飛行能力的機會,所以當有正好適合它們表現條件的情形一出現時,就會使勁地飛出一鳴驚人的速度來。但如果在賽前一切準備工作均已備妥后,仍然尚未有所表現,最令人擔心的是其已調整到巔峰狀態,其體力也就被消耗至盡。在鴿棚被它物如貓、老鼠等入侵,或非正常的聲音刺激,甚至訓練過度等情形,都會使鴿子心驚肉跳,煩躁不安,尤其是雄鴿對這些情形回應特別敏感,在爾后日常飛行中,會時常出現反常的舉動而導致其比賽成績不佳。 鴿子被釋放后為何會盤旋飛行呢?這也許可以解釋是一種屬于耐力的表現。那么還有什麼其它原因呢?我相信鴿子作盤旋飛行應有其原因,我曾經花費了很多精力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但結果還是未能如愿。有趣的是鴿子盤旋飛行時往往不僅是自己而已,而且它的配偶鴿也會跟著飛行。再來看看鴿子每天到底能喝多少水?又能夠吸收多少?答案應是不很多。 幾乎所有鴿棚內的每一羽鴿子都有其棲息之處或巢箱,借以休息和躲避被侵,這種情形甚至連剛出巢的幼鴿都已經學會。一個鴿棚中如有一只神經質鴿子的話,當我們一進到鴿棚裡,它就會立即離開哪怕正在孵蛋或育雛的巢箱,直到鴿主離開了鴿棚才會再回到巢箱。凡是有這種舉動的鴿子大多是來自于神經質雙親的遺傳,而且這種神經質常常出現下受到強烈刺激的原始鴿所傳的后裔。 我們應該設法來改變這種鴿子的習慣性,或者干脆將它們送出參賽,否則它們會使鴿棚內的其它鴿子受到影響。但最好的改善方法是把這類型的鴿子集中在另一單獨的鴿棚裡,同時減少供給飼料及飲水量,如此經過不久的時間,鴿子就會感到煩躁而日漸消瘦,繃緊的神經也會有非常明顯的鬆懈。這樣以來那些相對不是太過于神經質的鴿子,在主人進到鴿棚后仍會很安靜地呆在自己的巢箱裡,這時再進行查看鴿子身上有否虱虫或其它體外寄生蟲等,因為如果有這些東西刺激到皮膚,也會使鴿子感到難受與不安。如採取上述方法后仍無法改變鴿子的神經質行為,依我的建議是無保存價值,應予以淘汰為宜,而不去考慮它們是否擁有高貴的血系。 在雌雄成鴿求偶交配時,彼此互相以嘴親吻和交換食物。不過也有例外的情形,像我有兩羽一歲鴿齡的雄鴿,在求偶時總是圍著雌鴿身邊轉來轉去並咕咕叫,但卻並不用嘴去親吻雌鴿,這種情形久而久之將會使雌鴿逐漸減低激情。而在孵育雛鴿時,我還發現雌鴿不能很迅速而敏捷地將飼料吐喂雛鴿,我最初以為是因為體質下降的緣故,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詳細觀察,才發現是它的雄鴿大部份時間不喂雛鴿,而把精神專注于雌鴿身上,所以使得雌鴿失去喂雛的意愿與精神。出現這一現象的鴿子在飛行中的表現相對比較穩定,所以可以列為主力選手鴿之一。假如是一位聰明的鴿主,就應該選擇具有像這羽雄鴿一樣特性的年輕鴿組成自己的比賽鴿群,但我本人對于那些有育雛怪癖的鴿子並不欣賞。 有關鴿子的其它奇異行為例子還有很多,像有些雌鴿會獨自佔據一個巢箱,而且拒絕與雄鴿配對,但慢慢經過一段時間,有這樣情形的雌鴿會自動找尋另一只雌鴿配對,而且這兩羽雌鴿孵蛋時都精神專一,互相輪流孵蛋。像這樣的雌鴿一般可由鴿主指定任何一羽雄鴿交配,只要每天有半小時以上的時間讓它們接觸,就可使這種奇特的雌鴿有交配生育的經驗,否則這兩羽雌鴿配對所產的蛋也是無精蛋。 以上所提及的這種雙雌配對有一個好處,就是當其中一羽雌鴿被送出參加比賽時,另一羽雌鴿獨自孵蛋的時間通常比雄鴿的持續時間更長。如果這兩羽雌鴿所孵的蛋有育種價值的話,可移換給其它正常配對鴿孵抱,並將孵蛋中的雌鴿由巢箱移出放在小籠裡,到了下午把這羽雌鴿重新放回它抱蛋的巢箱,如此反覆操作,它會繼續孵抱一星期或更長的時間,待它的配對雌鴿比賽返巢后,這對雌鴿的抱蛋時間會延長很多。很多鴿友就是利用這種調整方法而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所以對此法相當讚許,以上是筆者個人見解,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譯自美國《賽鴿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