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一秒间PART3

2011-08-01 10:29:47

六秒鐘修養決勝負 撰文者:賴寧寧 什麼樣的時間,能讓人一輩子忘不了? 「下午四點四十三分三十一秒!」中賽鴿「強豪」賴銘滄脫口而出。 這一刻,即便已經過了十年,賴銘滄依然記憶猶新。 「強豪」,意味著是賽鴿界的最高榮耀,也代表著身經百戰的常勝軍,是賽鴿界人人稱羨的頭銜;而有這樣稱號的人,二十、三十年來,勝多敗少,累積身價高達八、九位數。賴銘滄就是這麼一號人物。 十年前,中部某鴿會春季賽,第五關,也是最後一關。參加比賽的鴿子,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飛回自己的鴿舍,否則,就會被淘汰。淘汰,意味,八位數獎金全數泡湯。 「強豪」賴家兄弟檔 難忘倒數六秒戰役?? 忍住沒催鴿子,贏得八位數獎金 時鐘,指著下午四點四十三分,離比賽結束,只剩下三十一秒。天空,沒有任何動靜。賴銘滄心中已經宣告自己「出局」,身經百戰的他,心裡清楚,不可能會有奇蹟發生。「沒關係,下次再來吧!」他安慰自己。 倒數六秒!突然,天空出現一個熟悉的小黑點,以時速八十公里迅速鑽進鴿舍,賴銘滄和同伴們,屏息以待??。 「16:43:31」鴿子穿過裝置在鴿舍的感應器後,秀出時間,一秒不差!這隻鴿子,在時間內歸巢,八位數獎金落袋! 「差一點就變狗熊了!」賴銘滄笑著說。為了記念這次令人難忘的戰役,他為這隻母鴿取名:「終極鐵母」。比賽後,「終極鐵母」升格為「種鴿」,牠的下一代,獎金依然可觀。 而賴銘滄最後取得勝利的果實,關鍵,就在那六秒鐘的修養! 「鴿子在比(賽),人也在比(賽)。」賴銘滄說。終極鐵母飛回來那一刻,他如果躁進,拿竿子催促,牠可能會嚇跑,比賽輸了,獎金泡湯。因此,賽鴿手必須要有很強的定力、耐力,才能掌握住那關鍵的一秒;而輸贏,也就在那一秒。 賴銘滄和弟弟賴銘涺,是一對孿生兄弟。時代名鴿社長楊亮賢說:「他們兩人成名甚早,是賽鴿界公認的強豪,」從北到南,賽鴿界沒有人沒聽過他們的名號。兩兄弟的賽鴿資歷超過四十年,加上另外三位兄弟,五兄弟均以賽鴿為生,這在台灣相當罕見,由於成績不差,鴿界以「台灣的詹森兄弟」稱之(比利時詹森五兄弟以培育種鴿聞名全球,全台鴿舍均有詹森培育出的種鴿及後代)。 賴銘涺,是五兄弟變職業賽鴿手的關鍵。 小時家境貧困,小學畢業後,兩兄弟便跟著木匠父親,學木匠、噴漆的工作,空閒時,才照顧鴿子。二十歲那年,兵役徵召單來了,就在入伍前幾天,兩兄弟坐在客廳,賴銘涺起身打算去洗澡,順便問哥哥:「要不要一起洗?」沒想到,賴銘涺一不小心,撞上前面一張椅子,跌倒在地,坐在旁邊的賴銘滄,看到弟弟不可思議的跌倒了,哈哈大笑。 沒笑幾聲,他發現情況不對,弟弟的腿斷了。 太會贏被鴿會勸退?? 信奉比別人輸得少,就是贏家 因為腿跌斷,賴銘涺不用當兵,家裡的鴿子,就由他繼續養下去。「如果我們兩個都去當兵,鴿子沒人照顧,可能就不會走這條路了。」賴銘滄說。 賴銘涺沒當兵後,專心養鴿、賽鴿,年紀輕輕,便曾經拿一百萬獎金給爸爸,當時,一般上班族的月薪只有一萬多元。 獎金,是賴銘涺繼續走上賽鴿手的動力,也是所有職業賽鴿手共同的動力。三、四十年下來,輸少贏多,累積了可觀的身價。楊亮賢說:「賴銘涺選鴿子、育種很有天分,眼光好,是他常勝的原因。」 因為贏的次數多,小有名氣,曾經被鴿會「勸退」。有一年,中部某鴿會會長,在比賽前,委婉告訴他:「我們這個會比較小,等比較大的時候,你再來。」 賽鴿沒有教科書、沒有老師,全靠個人領悟。賴銘涺很早就發現,賽鴿致勝的關鍵在「種鴿」,有好種鴿才會贏。於是,從一九八四年起,他經常赴比利時、德國、荷蘭購買種鴿,語言不通,不是障礙,「想贏」的動力勝過一切。 「有沒有印象最深的輸的經驗?」我問。「常常輸啊!尤其天氣不好時,台灣偏偏又是氣候不佳的海島。」賴銘涺說,但,只要輸的次數比別人少,累積下來,就是贏家。 選鴿、育種是輸贏的關鍵。至於什麼方法,才能培育出強鴿,強豪們看法互異。有人認為冠軍鴿配冠軍鴿,不一定生出冠軍鴿。但是賴銘涺看法不同。他說:「建中配北一女,生出來的小孩會差嗎?」他相信「強強配」。 至於哪種特質的賽鴿贏面大,是穩定度?還是速度?賴銘涺偏愛速度快的賽鴿。早年比賽,他曾經利用「偏方」,刻意製造鴿子回巢動機。 比方說,比賽前一天,讓公鴿和母鴿同房,一夜溫存,享受快感後,隔日比賽,公鴿歸巢的動力十足。又例如,讓母鴿生蛋後,參加比賽,母鴿為了孵育下一代,也會迅速回巢。 不過,四十多年下來,賴銘涺認為,「偏方」不一定有效,以更自然的方式,養出來的鴿子,飛得更好。主人的個性也決定鴿子的個性,急躁的主人,鴿子也是急性子,主人沉穩,鴿子也氣定神閒。「什麼樣的人,養什麼樣的鳥。」賴銘涺說。 賴銘滄、賴銘涺兄弟是賽鴿界的紀錄創造者。賴銘滄七、八年前的一場種鴿拍賣會,創下兩項迄今無人能破的紀錄:第一,拍賣總金額最高,一千二百萬元;第二,一隻兩百萬元的種鴿,是台灣最高價。賴銘涺則是嘉義民雄會的最高獎金紀錄保持人。 「強豪」林家兄弟檔 走過爸爸強力反對?? 一年飛三次德國,只為買好種鴿 賴氏兄弟外,中部還有一對強豪兄弟:林沐惠、林雨露。 林沐惠是嘉義縣鹿草鄉長,和小兩歲的弟弟林雨露,從國中開始養鴿。養鴿子,和林雨露國中一年級的國文老師有關。 林雨露國一時,有一天上課,以養鴿子為興趣的國文老師突然問起這群升學班的學生:「有沒有人想養鴿子?」同學中,只有林雨露舉手。從此,林雨露每次下課,都和國文老師聊鴿經,一直到現在,四十年來,還和這位國文老師經常往來。 林沐惠說,那時候,和弟弟兩人經常騎腳踏車,到十二公里遠的國文老師家,幫忙清理鴿舍;後來,老師給他們兄弟比較好的鴿子,也開始參加比賽,培養出了興趣和專業。 有一件趣事,讓林雨露印象深刻。有一次,國文老師上課,教到「沐浴」兩字,順道提起鴿子愛乾淨,要洗澡一事。結果,林雨露一回家,馬上用肥皂,用力幫鴿子洗澡,結果,把鴿子翅膀上保護羽毛那一層有防水功能的粉洗得一乾二淨,害鴿子差點不能飛。後來才知道,鴿子是用清水洗澡。 和賴銘滄兄弟養鴿,未受父母阻擋比較,林家兄弟的養鴿之路,就沒有這麼順利了。 林家爸爸怕影響兒子們的學業成績,非常反對他們養鴿子,有一次,爸爸氣起來,把鴿子綁起來,揚言要把鴿子殺了;兩個兒子痛哭求情,告訴爸爸,鴿子是別人的,「放走好了」兒子求老爸手下留情。 不了解鴿子會「歸巢」特性的爸爸,真的把鴿子放走了,結果,鴿子又悄悄飛回屋頂的家,兩兄弟暗地偷笑。 林沐惠國中畢業時,父親過世,家裡收入中斷,林家兄弟國中畢業,未再升學。林沐惠後來半工半讀,念到大學畢業,林雨露則到台北學汽車修理,退伍後,正式投入賽鴿。 和賴銘涺一樣,林雨露也把精力,投入好種鴿上面,透過一位在台灣的德國朋友,林雨露幾乎年年出國買鴿,多年來,飛了德國十多次,曾經一年飛了三次,只為買下一隻,比賽能贏的好種鴿。 偏愛耐力強鴿子?? 飛回鴿數比人多,獎金也更多 不過,和講求速度的賴銘涺不同。林雨露偏愛「長效型」、耐力強的鴿子。由於不追求速度,林雨露的賽鴿,比賽時,在第一、二關,表現不是很好,但通常爆發力在第五關,「會回來比別人多隻」,也因此,能贏到較多的獎金。 育種方面,林雨露認為「強強配」不一定有效。「建中和北一女,一定生出建中的小孩嗎?」他不認為;他分析,在體格強壯的基礎下,特質互補的配對,效果較佳。 弟弟當職業賽鴿手,林沐惠則在鴿友支持下跨入政界,幾年前,他競選鹿草鄉長;當時,同為鴿友的前苗栗縣長傅學鵬,特別南下幫他站台,林沐惠順利當上鄉長,可想見鴿友對地方政治的影響力。 職賽鴿手的身分,只能在鴿界公開、無法對外公開。面對下一代,「飛行事業」叱吒風雲的強豪,有來自社會評價的壓力。 例如,小孩上學後,父親職業欄如何填寫,就曾相當困擾。為讓「父親職業欄」不空白,賴銘滄曾花了兩千萬元,投資多家公司,只是「遇人不淑」,這些公司經營不善,不了了之。賴銘涺則運氣較好,擔任董事的紡織上游企業立祥實業,在賽鴿同好陳振通經營下,迄今業務蒸蒸日上。 賴銘滄的女兒,幾年前和男友論及婚嫁,親家公一知道他的職業是賽鴿時,還曾經派人好好調查一番,後來,發現賴銘滄的鴿界風評不錯,才放了心。 賽鴿界流行一句話:「染到鴿子病,ㄝ卡輕,抹斷根。」(台語,意即喜歡鴿子的人,一輩子都會喜歡)在強豪身上,似乎得到印證。能讓人堅持四十年不會改變的力量,除了高額獎金外,還有一份望著鴿子在天空飛翔的感動。 【延伸閱讀】「強豪」入門,須跨4門檻 1.態度:須喜歡鴿子,並愛不釋手 2.資金:須有30-50萬元 3.能力:須有觀察力,能辨別鴿子特性 4.養法:須專心養鴿,不能中斷 【延伸閱讀】如何挑好鴿?—鴿子4大觀察要點 眼- 春季賽:因壞天氣多,選眼誌深 (註:眼誌為黑色瞳孔和紅色眼砂的交界處) 夏季賽:因好天氣多,選眼誌亮 翅膀- 外翅:至少有完整的10支 內翅:短,速度快;長,耐飛 動態- 速度型:抓起來想掙脫 穩定型:抓起來未掙脫 骨骼- 肚骨:船肚形 龍骨:不能塌陷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