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上海信鸽史册的养鸽前辈介绍(8)】

2015-06-17 8:03:59

张正祥(别名张青)     生于1928年,江苏武进县人。1947年来到上海,在勤生布厂工作。1949年中国胜利信鸽协会更名为上海信鸽协会(s.R.p.c.),因不吸收工人入会,他冒用他人姓名入会(棚号161号)。曾参加过南京、明光、徐州等地比赛。解放后参加“联合”、“和平”信鸽协会,1964年上海信鸽协会成立,任科研组副组长。文革中积极发动广大会员捍卫鸽协,在担任选拔支援昆明军区“信鸽参军”工作中,认真负责,严格把关,精选70羽,受到好评。1979年在江阴联翔会议上,发起、组织《信鸽科研通讯》杂志——《上海信鸽》的前身,并任负责人。该刊物共出刊七期,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1980年元旦组织玉门比赛优秀鸽展览会,盛况空前,并为解放日报提供大量鸽展图片,扩大影响。     历年来比赛成绩:1951年秋,幼鸽比赛徐州第11名,1957年秋幼鸽比赛镇江冠军,兖州第9名,1960年郑州第3名,1961年秋,四会联赛太原—上海镇江站冠军,并获四关总分冠军,1962年滁县第3名,2000年参加上海市500公里大赛42000羽赛鸽获72名。 顾澄海     生于1928年,祖籍江苏吴江市,上海市信鸽协会荣誉委员。     1943年在上海市青浦练塘开始养鸽,后调入市区工作而停养。1984年中国信鸽协会成立后重新建棚养鸽,曾获全市500公里冠军、700公里冠军、双关赛冠军和公棚赛冠军。其培育的鸽子在重庆、乌鲁木齐、长沙、长春、苏州、无锡、杭州、宜兴、蚌埠、安顺、包头、盘锦、景德镇上海等地获得过多项冠军。1985年《中华信鸽》创刊,任执行编委,直到逝世前。曾在《中华信鸽》、《中国赛鸽》等刊物发表300余篇文章,并出版了24部著作,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主要著作有《养鸽大全》、《实用养鸽词典》、《信鸽手册》、《李梅龄其人其鸽》、《中华鸽经》、《新编信鸽手册》、《鉴鸽技巧》、《中外名鸽》等。 丁培新     生于1929年,上海川沙人,鸽界前辈,上海市信鸽协会荣誉委员。     1945年起开始养鸽,19岁时购得一羽脚圈有飞轮标记,号码为44-1019桃花雄鸽,经与日本军鸽配对,育出一代一代优良赛鸽。1949年比赛无锡、常州,连连获奖。1951年获杭州、诸暨、镇江、扬州、南京五项冠军。他连同“飞轮”的名声从此在鸽界传扬。     “中国胜利信鸽协会”更名上海信鸽协会后,1950年他参与组建“中国信鸽会”。1952年至1956年会址设在峨眉路239弄14号其家,1957年迁至武进路以后的上海市信鸽协会所在地。曾为生计,制作足环谋生,为各信鸽协会提供大量赛鸽足环。1954年起,决心以他饲养的飞轮(雨点桃花)为主血,培育新的品系,经过三四年的努力,他培育的赛鸽在比赛中不断获得佳绩。1957年获蚌埠第3名、兖州第2名,1958年获滁县冠军、亚军,开封冠军,1960年比赛西宁第4名。     文革开始后,被迫停止养鸽,直至1986年才恢复养鸽。他经验丰富,阅历资深,常应一些省市鸽协之邀作辅导报告,撰写《必须重视定向培育》等论文。 许建琳     生于1927年,上海市人,青年时代曾是一名足球运动员。1950年开始养鸽,1954年由李妙祥先生介绍,参加“和平信鸽协会”(棚号17号)。曾任第一届徐汇区信鸽协会组织委员,2000年被授予上海市信鸽协会荣誉委员。     开始养鸽时曾受鸽界前辈李祖光先生关心、指点,1952年李因故不养鸽后,送给他数羽良鸽,但随即被偷盗。以后开始养“李鸟”,他对李鸟情有独钟,直接向李医生引进6羽种鸽。他认为;李鸟是经我国先辈养鸽家李梅龄先生精心育成的优良品种,但李鸟也要不断予以改进,不断掺入优秀新血,才能永葆青春。他驯养的李鸟在短、中、远、超远程距离比赛中,均获得过好成绩。1000公里三门峡获徐汇区冠军(参赛1500羽),在另一次7732羽赛鸽的三门峡比赛中获第6名,500公里宿县获得7名,(参赛1500羽),比赛兰州他参赛5羽归巢4羽。 刘务波     生于1927年,祖籍河北省冀县,曾任恒生染织厂、上海棉织四厂、上海棉织22厂副厂长,后任深圳市南方纺织公司总经理。他从小爱鸽,50年代初参加中国信鸽协会,60年代初,上海有“中国”、“上海”、“和平”、“沪西”四个信鸽协会,1964年酝酿四会合并,筹备成了统一的上海市信鸽协会,由四个协会各派代表参加工作。他作为中国信鸽协会的代表,为筹备统一的鸽会做了大量工作。     1964年上海市信鸽协会成了,他出任第一副主任委员。他与周国平合养的赛鸽在1962年比赛西安(1000多公里)获得冠军,他本舍获得13名和一羽归巢的好成绩,还曾获得张掖2000公里第25名、开封冠军。 张锡坤(1928--2003)     浙江慈溪人,13岁来上海学艺(在中药铺当药工),生性耿直、豪爽,重情义。自幼喜欢养鸽,早年和周延禧、丁瑞青兄弟亲善,1958年至1959年获高资、滁县,符离集高位名次。1965年用郑州白雌配红轮雄(当年幼鸽),获得上海市1969年比赛张掖2000公里冠军。为此,他特别钟情白鸽,决心独辟蹊径打造自己的品牌——“锡坤白”,先后比赛兰州、西宁、清水等超长距离获得成功。在长距离、超长距离赛程中,日本、欧美的白鸽难敌项背,可谓在世界鸽界独树一帜。      (笔者1997年曾采访过张锡坤前辈,发表过“1997年采访白鸽前辈张锡坤”)。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