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飞速与归巢性
2011-08-20 9:59:02
一、信鸽归巢快慢因素
信鸽飞得快与慢,并不能完全表示个体之间的能力大小,能力的发挥与身体的每一个阶段是成正比的。像幼鸽与成鸽,健康与疾病,兴奋与忧郁,生理时期与非生理时期等。
1、幼鸽时期,承受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像有些主人,凭感觉认为飞300、500公里挺快的,1000公里也就能胜任。其实不然,飞完500公里已经是精疲力竭,无论是心肺的负荷,还是肌肉的耐力,都已超过极限,甚至有些已造成了损伤。不仅影响继续参赛,而且对正常的生理发育,注定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身体患上疾病,有些症状从表面是很难发现的。像寄生虫的侵害,病毒性的感染,甚至有些病在体内潜伏期长,对身体的危害也是徐缓渐进,往往通过剧烈的体力运动诱发,就有可能急性发作,所以有时在飞行之中,突发疾病影响体质而无法归巢。
3、状态的好坏是飞得快慢的重要因素,虽然有生理性的影响,更主要是饲养的条件和生活的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调控着状态的起伏。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鸟类也一样。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下,过着不愁吃喝,住着冷暖舒适、安逸的鸽舍,提高竟技状态是很自然的。在提高状态的时候,适当地使用一些刺激和诱导,能激活和提高兴奋度,但是过多的长期使用像鳏夫制、双雌挑逗法、孵蛋出雏法等,往往使情绪波动太大,精神过度紧张,短时间还能承受,若是长期这样,精神容易崩溃,思绪会发生紊乱,弄巧成拙,反而物极必反,造成严重的后果。其实使用自然的训养方法,通过人为的观察和揣摸,掌握竞技动态,挖掘最佳竞翔时期,才是提高竞赛成绩的最好方法。
4、正常生理时期,像产蛋前雌雄追逐,出雏前的嗉囊软化,哺育的后期阶段,以及脱羽换条的时期等等。一些生理调节过程,对竞赛有很大的影响,利用得好,甚至有可能受益。但一般情况,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回避,并做好训放前的调整,逐渐地提高和发挥生理上的优势,达到体质适应竞赛的高峰时期。
5、非生理性时期,主要是受人为的控制。像把雌雄信鸽强行拆配关养,抽蛋催生,使用激素药物,疾病后的生理改变等等,不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的范畴,对身体正常机能发生改变,都有可能造成体质的伤害,也不利于竞赛的发挥。非生理性时期,也同样有提高竞赛成绩的机会,但对体质伤害很大,也有可能造成终身残废,所以不应提倡。
6、先天性在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别看每羽信鸽是同一个模样,同一种羽色,同时个性也一样,生活习性相同。但其智商是有差别的。也有些是成熟期的差异,像早熟和晚熟,发育的快慢,但主要还是接受父母遗传基因的不同,哪怕是亲兄弟姐妹,能力大小也有很大区别。但是也不应该只是通过竞赛成绩来决定能力的强弱,其实每次的成绩偶然性很大,这与当时竟技状态有直接关系,制约因素很多,像气候的适应性,天敌和人为的干扰,以及飞行途中的意外事故,总之涉及的范围很广,都会直接改变竞赛的结果。
二、信鸽的归巢性的评估考查
如何评估考查每羽鸽子的能力,还是要通过不断的多项竞赛来检验,多代遗传后进行多方面的比较,针对某羽信鸽的血源关系,确定其价值所在。要说信鸽的能力,绝不只是竞赛成绩。1、评估一个品系或家系血统的归巢性强弱要看归巢率
评估两个适飞中短程的品系鸽,一个品系的归巢率经常保持在50%的水平上,而另一个品系的归巢率却能经常保持在80%以上的水平,两个品系的归巢性孰强孰弱不言而喻。
2、评估品系鸽或家系血统鸽的归巢性强弱要看归巢快慢
同样是适飞中短距程的两个品系,一个品系的最高分速可以达到1500米以上,另一个品系从来没有达到过这个翔速水平,且它们在一起参赛时前一个品系经常赢后一个品系,前者比后者归巢性强可以盖棺而论定。
3、评估品系鸽或家系血统鸽归巢性的强弱要看飞行距离
信鸽竞翔是比速度,俗话说看谁的信鸽飞得快,但这个“快”是在距程上的比快,不能离开飞行距程去比快,五百公里的快与一千公里竞翔的快要求不同,一千公里的快与两千公里竞翔的快要求更不一样。信鸽飞五百公里比飞两千公里容易得多。信鸽竞翔的赛项是根据不同赛程来划分的,信鸽归巢性的强弱就可以得到充分表现。所以,竞翔距程可以说是检验信鸽归巢性强弱的重要内容。
4、评估品系鸽或家系血统鸽归巢性的强弱要看其抗逆能力
有的中短程品系鸽,放飞当天回就回来了,如果不能归巢就没有了。再譬如:有的品系鸽飞千公里,当天或第二在就能回来,倘在第二天回不来就魂丧它乡。据分析,这种品系鸽并非没有辨向能力,也不是体力不支,大部分是不能飞坏天气或恶劣环境,一渴一饿就进他人棚了。这种鸽子抗逆性差,归巢意志不强,可以认为归巢性弱。反之,有的血统鸽在归巢途中,再渴再饿就是不进他人棚,坏天气或恶劣环境照样能飞归己巢。这种鸽子归巢性强,更让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