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千公里当日归能说明什么?

2007-05-18 19:31:37

  今天,上海的赛鸽自1997年后,时隔10年,再一次实现千公里当日归。这当然是个好消息。然而,我觉得,衡量一个地区的赛鸽水平,仅仅靠一次两次亮眼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   和普通鸽友为了说明自家鸽子好一定要亮锦旗、端奖杯一样,许多地方鸽会也把成绩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抓。超远程时代,从青海到甘肃乃至新疆,今天你飞西宁,明天我放张掖,后天他放哈密,争先恐后放卫星争老大。现如今,千公里当日归更成为不少地区协会引以为傲的成就到处张扬。   其实仔细想来,成绩固然重要,但成绩就是衡量地区赛鸽水平的唯一标志么?   上海1997年千公里当日归,一时间上海鸽人人都说好。终于等到第二年,还是这个种群再放一千,很多头年飞的出色的老将故地重游,却飞的七零八落。从1998年到2006年,九年间上海鸽再无千公里当日归返,我们能否说这九年的上海鸽素质水平全部低于1997年的上海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理性点说,只要竞翔中的诸要件(天时、地利、人和)完备,任何一个地区的赛鸽都有能力实现一千公里当日归。当下的中国,各个地区协会之间以竞翔成绩比成就,不如说是比竞赛的运筹、组织,更大程度上是比赛线。   如此说来,和千公里翌日归相比,上海千公里当日归的意义又何在?如果仿效欧洲巴塞罗那,在中午施放,对上海最东端的松江、金山鸽友来说,是否会更公平呢?   有鸽友说,千公里当日归只是个现象,可以夸奖,不值得狂欢,更不是目标,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理性的。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的高见!

评论

jiayou  05-29 16:21:07

你说这个该理性那个该理智对待1 哈哈我想如果要是你自己的鸽子飞出这样的成绩指不定能乐上天去哦!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1真是的 !!!!!!!!!!!!!

nnn  05-24 01:38:12

“玉”是你展示的,“砖”也是你砸的,“高见”更是你演绎的,只有感觉是众人的:养鸽子为什么一定要讲理性,为什么心情要这般严肃沉重,每有进步为什么不值得狂欢?反而象在受苦受难。你飞鸽子心情是这样的吗?你起了“托马斯”的洋笔名,洋人出名的率真乐天为何在你文章全然不见?运动的本意是什么?竞技带来的激情和快乐为什么成了“正人君子”一本正经的说教,还要抹上一片愁云惨雾?天啊!我为么如此反感?

wangzhijun  05-21 16:14:55

说明了:1,上海对如何培养自己赛鸽的目标很明确,即培养在600-700公里的稳定快速的鸽系尤其在适应坏气候上求快.2,重视的是管理+种系,养训赛步步亲历亲为比的种系,更比的手势.使得赛鸽飞的本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从小到大有多少斤两鸽主最清楚.3,鸽会的重视,全国鸽友的支持,直接投身到上海的各大赛事,来的都是当地的强豪又有很强的经济实力,给大赛注入了强心剂.4,在上海的鸽友很聪明,天时是变的,地利(理)是死的,人和是可以改变的,那就改变人的理念和观念,使其更加合理化.只要天时变的有利了,三者便会合一创造奇迹!5,重回报,更重鸽子本身的价值。    从几十年一遇的当日归,到十年一隔的当日归,只要上海鸽友的目标不变,意志不变还有几个十年可以间隔!上海鸽友的努力离不开全国鸽友的支持!请你们继续为他们呐喊支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