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薄的中国赛鸽的单一价值观
2007-05-21 13:31:12
早年超远程大热,沪宁线某城市一群鸽友聚会聊天。鸽友聚会嘛,少不得叫板抬杠,正争的面红耳赤之时,一鸽友猛然大喊:”家里没2000公里鸽子的给我闭嘴!“立时四下皆惊,多数人硬生生的哑了火。
再下来,比谁家2000公里鸽子回来的早,比谁家2000公里鸽子回来的多,比谁家鸽子飞的最远,终于比出一个顶尖人物出来,最有资格发言的也唯他了。不服气的人心里难免不忿,可就这一声价值标准的呐喊,众人却没有任何疑义。
前几天和一鸽友聊天,他突然冒出一句:”还是要飞巴赛罗那这样1000公里的比赛,1000公里的空距才是黄金距离。1000公里的空距检验出来的鸽子才叫好鸽子,1000公里飞出来的成绩才叫真成绩。“
如今我却要较较真儿了:黄金空距存在吗?有必要探讨黄金空距是多少吗?有必要给我们的赛制套上黄金空距的紧箍咒吗?
台湾早年陆翔,比拼的是欧洲速度鸽;如今海翔,再去引欧洲耐力鸽。反观比荷德:玩速度的依然在玩速度,玩巴赛的几十年如一日依旧玩巴赛,一样的自得其乐津津有味。加州的老徐同志,每个礼拜,百十只鸽子不也一样玩的意尤未尽吗?比利时强豪加列滋曾采访一个家伙,此人满棚詹森兄弟原舍鸽,令无数人眼馋不已,可这位仁兄却只飞50公里的比赛,当然成绩也是独霸其所住的小镇,多少人叫他参加更远一点空距的比赛都被他拒绝。
以前是超远程惟我独尊,现在是不赢钱统统做菜。都人云亦云,都一哄而上,都我花开罢百花杀,都李鸟,都吴淞,都詹森……单一的价值取向是可悲的,多元化的社会应该有多元的赛事,多元的价值观,玩鸽亦然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