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肌肉鉴别赛鸽
2007-01-27 1:35:17
赛季过后,我们这里的鸽友们经常的晚上没事聚在一起侃鸽,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讨论遇到的问题,诉说比赛经验,但是有些鸽友们对赛鸽在不同的距离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颇为不解,(赛鸽在生理状态完全健康正常的情况下)具体是什么原因让鸽子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发生这个现象的鸽友们的鸽舍,等我看完这些问题鸽友们的鸽子后我发现了问题的存在的关键,这些鸽友们的鸽子都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赛鸽的肌肉,是赛鸽的肌肉导致了赛鸽在不同的比赛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多年的赛鸽参赛,对于赛鸽肌肉对赛鸽竟翔的影响本人早就注意到这个关键的问题,因为赛鸽的肌肉类型完全可以直接影响到赛鸽竟翔表现和竟翔的速度,所以在赛鸽的配种和幼鸽鉴别上面,肌肉鉴别可以作为赛鸽鉴别的一个首选条件。优质的赛鸽的肌肉一般可以以下的标准去借鉴,赛鸽的肌肉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肌肉饱满,坚硬,上手手感不错,但感觉鸽子有坠手感,这样的鸽子在200-400以内的距离可以表现不错,差别不是很大。(500以上则失格,或丢失) (2)肌肉饱满,坚硬,肌肉缺乏弹性,但外表看上去俊美,这样的鸽子可以参赛200-400距离的赛事,但是竟翔品质缺乏稳定性。(500以上则失格,或丢失) (3)肌肉软没有弹性,油膘充满骨架,手感不错,这个样的赛鸽在任何的比赛中是丢失的首选。 (4)肌肉有弹性、但总不能感觉饱满,手感偏瘦,这样的鸽子一般不会丢失,但没有速度,(也偶有例外) (5)肌肉有弹性、饱满、手感光滑,质轻无油膘坠手的感觉,手有难以握抓滑脱的感觉,这样的赛鸽为最佳肌肉类型,在任何的距离中都会有不错的表现,赛鸽留选应以此标准选留。 以上几点在我多年的赛鸽选留鉴别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且受益非浅,在多年的赛事检验中(5)的选留标准让我的赛鸽在300-700-1000的距离上取得不错得成绩,周围得鸽友们的赛事表现也验证了我以上几点赛鸽肌肉鉴别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以此个人拙见解鸽友之惑。以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