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列表
认识欧洲的“黑暗蔽光法”
2007-08-25 14:20:13
最近看到一些鸽友的文章中经常提到欧洲的一些赛鸽管理方法。其中一个赛鸽“黑暗蔽光法”很多鸽友在文章中曲解其真实意思,以致于误导鸽友,现把赛鸽换羽黑暗延时法介绍给大家。
了解欧洲赛鸽的管理方法,就要了解欧洲的地理环境。 名称欧罗巴洲,简称欧洲。 欧洲地形总特点是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分布较广,复杂的欧洲气候造就了不同的特点的欧洲赛鸽,为了适应赛制的需求,欧洲的一些赛鸽名家发明了延缓赛鸽羽毛退还的方法“黑暗蔽光法”,目的是让赛鸽在参加六月份到八月份的比赛期间有一身完整的羽毛参赛。这种延缓赛鸽在夏季更换羽毛蔽光方法非常有效,从而这一黑暗蔽光法在欧洲比较流行。
欧洲的赛制一般是在每年的六月-八月份比赛,在八月底基本上所有的赛事都会比赛完毕,(除了一些特殊重大赛事)欧洲的赛鸽家们为了让赛鸽适应赛制比赛,便在年前冬季的时候就把种鸽配对,在冬季的11-12月份就作育出了幼鸽,接下来的赛鸽会在开家家飞后人为的缩短幼鸽日照的时间,每天除了正常的家飞后,便让幼鸽一直呆在黑暗的环境下,由于光照不足的原因,幼鸽一直会保持一身完整的羽毛,这样的情况一只持续到六月份比赛训放开始。
幼鸽经过比赛前的紧张训放,为了适应飞行,羽毛会一直保持完整,接下来的激烈比赛会让赛鸽更加无暇更换羽毛。
在比赛期间的赛鸽,呆在鸽巢的时间里依然是黑暗的环境,这种环境即可让赛鸽充分的休息,也避免赛鸽开始换毛。
到了八月份,欧洲的短距离的赛事一般都会比赛完毕了,随着气候的变冷,欧洲的鸽友们为了让赛鸽在冬季来临之前健康的更换体羽,便恢复赛鸽正常的光照时间,这个时候的赛鸽会快速的褪换羽毛,有的鸽友还在鸽舍里面打开电灯增加光照时间,目的更好的刺激赛鸽换羽。
欧洲的赛制完全不同于中国的赛制,黑暗蔽光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延长幼鸽在夏季换羽,并不是像一些鸽友文章中曲解的那样,是加快赛鸽换羽的方法。中国的赛制是在每年的九月底十月初才开始比赛,这个时期的幼鸽自然换羽也结束了,赛鸽的换羽和比赛的时间之间基本吻合。
可以说蔽光法在中国基本上无法使用,他根本不适合中国的环境和赛制。
评论
王德顷 08-27 14:47:47
阅览此文,作者的观点显然没有完全正确理解阳光对生物(赛鸽)的调节作用.赛鸽换羽的早迟与白昼的日照长短有着直接关系.当日照时间缩短,赛鸽在生物钟的作用下,就会认为寒冷的冬季就要到来,随即会产生换羽工作(体羽).黑暗换羽法也是利用鸽子的这个自然习性,来达到人为控制掌握鸽子换羽时间的目的.作者在文中所说,黑暗换羽法并不能帮助鸽子换羽,只是保羽.这个说法不具体且有误导,在这有必要说明.欧洲一般在当年8月份即开始幼鸽比赛,完全靠自然的方式,赛鸽很难有一身完整的羽毛来应对比赛.因此,黑暗换羽法应运而生.白昼时间短,黑夜变长时,(从日出算起,一般每天保持9小时左右),鸽子由于受生物钟的诱导,会误认为冬季即将来临,此时赛鸽会加速更换原有体羽,而主羽不会更换.到6月份左右赛鸽体羽就可基本更换完毕,这时可恢复自然饲养和训练,到8月份参加比赛时,赛鸽就会有一身完整的羽毛.参赛时由于比赛过程有极大的消耗,赛鸽一般会停止换羽工作.到11月比赛结束,可24小时增加鸽舍照明,利用光照的影响来诱导赛鸽完成剩下的换羽工作.黑暗换羽法,可加速赛鸽体羽的更换,保持赛鸽主羽不发生更换.光照时间延长,赛鸽体羽更换相对变缓,而主羽更换加速.
朱建新 谷 08-27 00:19:05
呵呵这个早就过时了,早个10年说黑光还有点新鲜。我这里有很多人用过,效果是还可以。就是怕你没时间一天关的早一天关的晚,这样的话会有副作用。当然你时间允许硬件也允许的话,黑光法是个不过的方法,对提早换毛确实有帮助。我个人不赞成黑光法,我还是固执的认为鸽子是自然的产物还是自然点好。
何德钟 08-26 14:33:54
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推崇自然制,我们养鸽的条件大多比不上欧洲,使用这种方法必定会打乱鸽子的生理周期,鸽子发育会受到影响,比如,在日照的情况下鸽子体内会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而使用黑暗避光法则很难掌握情况。欧洲使用此方法是因为他们对鸽子的调养有自己独到的一面,而我们鸽友则更多没有这个能耐,贸然使用很危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