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赛失利“透过赛鸽本质找原因”

2007-11-26 23:53:13

  2007年的秋赛,简直又成了赛鸽赛事的“滑铁卢”。接连几日,山东、河北的赛鸽公棚比赛结果、损失惨重。     几家公棚好像较上劲似的,他们比赛的好像不是鸽子能否飞出好的比赛成绩,而是比赛谁的公棚赛鸽丢失惨重。河北的某家公棚两次200-300公里比赛,四五千羽上笼的赛鸽,在鸽友付清钱后,两站比赛残剩赛鸽仅200多羽。山东的某家公棚更胜一筹,不足200公里的训放,棚中就仅存几羽赛鸽了。纵观今年秋季全国的赛事,全国的鸽友又经受了一次惨不忍睹的失鸽命运!  正常的情况下,鸽子可以在晴天、雨天、阴天,甚至是夜间归巢。生活在野生环境中的鸽子,几乎可以在任何一种天气环境中回到他的巢穴,(即使鸽子处在秋季换羽期)虽然家鸽比野生的鸽子稍有逊色,但异地归巢却是鸽子天生的本能,这种本能也是鸽子为了适应野生的自然环境而进化出的特殊本领。  公棚赛鸽丢失的原因,鸽友们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来解释。公棚主办者赛鸽饲养管理水平,就是鸽友们首要提出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就是赛鸽公棚存在作弊现象,如今的公棚老板,心黑的还真大有人在。如果说公棚管理和作弊是导致赛鸽难以归巢的主要因素的话,那么国内那些大型的、信誉性高的赛鸽公棚为什么今年也是丢鸽惨重呢?     对此问题,很多鸽友能够找出,赛鸽因为恶劣的天气而导致了赛鸽难以归巢。事实上,恶劣的天气的确是导致赛鸽难以归巢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今赛鸽的品种和质量都提高了,赛鸽归巢的数量却成倍的减少了?要想在实质意义上了解赛鸽难以归巢的原因,还是要透过分析历年的比赛教训找答案,也是就透过影响赛鸽归巢的本质找原因。  公棚赛鸽丢失严重,我们会认为是公棚管理者的原因。但是,信誉好的公棚,不存在饲养、管理、作弊等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赛鸽会一样的大量丢失呢?如果说公棚大量失鸽是因为公棚赛鸽数量过大导致的,但一些限收赛鸽羽数的公棚一样是“颗粒难收”!  究竟什么原因在左右着赛鸽归巢呢?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在赛鸽自身上面去寻求答案。  从赛鸽的自身寻求答案,很多鸽友会很诧异!“我的赛鸽是世界上某某最好的名系鸽,自身品质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是啊,我承认,很多鸽友的赛鸽品质都没有问题。但是事实已经证明,公棚大量丢失的就是这些没有问题的名血赛鸽啊!  从赛鸽自身分析问题的原因很简单,赛鸽参加公棚比赛丢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赛鸽的本质特性问题导致的。  多年养鸽的鸽友们都明白,赛鸽幼年时期开家、认棚、家飞对于赛鸽来说,至关重要。幼鸽离巢后,正常的家飞是幼鸽快速适应和认知外界环境的必要条件,而幼鸽最为关键的智商开发时期,就是在赛鸽离巢的一两个月内,恰恰这两个月,我们参赛公棚的赛鸽却因为公棚的原因,全部被关在赛鸽棚内。就是早期送到公棚的赛鸽能够及时的开家,也很难经常的正常家飞。结果这些赛鸽白白的失去了他们一生中智力开发学习的最佳时机,而一些晚送的幼鸽却因为接近公棚收鸽结束期,能够及时的随着已经开家的幼鸽家飞,结果早送的赛鸽往往没有晚送的赛鸽成绩优秀。  公棚赛鸽不能正常的家飞,正是导致公棚赛鸽大量丢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多年来赛鸽饲养和比赛教训已经完全证明了赛鸽家飞的重要性,特别是幼鸽离巢期间的家飞问题,关棚饲养是导致赛鸽今后比赛丢失的关键原因。在我们提倡认知早期开发幼鸽智力好处多的同时,我们的公棚参赛鸽。却正在丧失早期开发大脑智力的最佳时期。  如今大量的赛鸽例证证明,后天环境的影响要大于赛鸽自身的本能条件。可以说,赛鸽远距离归巢的能力,除去赛鸽本能遗传的一些定向本质外,赛鸽归巢的能力都是在今后的环境中得来。(比如训放)可以确定的说,赛鸽归巢的能力的强弱,是赛鸽生活的外界环境所决定的,这个解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赛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比赛次数的增加,赛鸽的归巢速度和稳定性也会越来越高。  结论很明白,赛鸽归巢能力的提高正是赛鸽在外界环境中不断学习的结果。外界环境才是决定赛鸽千里归巢能力的主要原因。  问题分析到这里,公棚赛鸽大量丢失的原因基本上可以解释清楚了。赛鸽公棚的主办者,怕赛鸽过早丢失,长期关棚饲养,赛鸽因此错过了,幼年最佳的智力开发和学习的时期,再加上很多的赛鸽公棚,只有到了比赛来临时日,才敢让赛鸽正常家飞。更有甚者,在赛鸽的饲养管理上,克扣饲料,赛鸽体质严重发育不良,这样的赛鸽一旦上路,任凭他们出身何等尊贵,一样的在几公里、几十公里的赛距上迷失方向。不是赛鸽的品质不好,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根本没有家的概念,这样的赛鸽无疑像一群傻鸟在天上飞,他们不丢失才怪呢?  对于那些生活在优越环境公棚中的赛鸽,幸运之神却不一定惠顾他们。他们生活条件虽然优越,但是他们进驻公棚的过程是一样的,一样不能及时的开家和家飞。公棚的教练者,很少能够考虑到幼鸽早期教育(训练)的重要性。虽然,大型公棚的赛鸽家飞条件要好一些,但是这些养尊处优的“名贵”们只有到了比赛快来临的时候,才开始上路学习归巢的本领。这些“名贵”们对环境改变的初期,基本上还能应付自如,随着训放比赛空距的增加,很多的赛鸽越来越难以适应这种高强度的环境变化和运动,一些赛鸽的意志和大脑开始混乱,在遇上不好的天气,他们便不知道该怎么飞回他们的家,结果很多的赛鸽便开始流落他乡。  很多的鸽友都在大声的疾呼,我们的赛鸽怎么了?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名血赛鸽不能归巢?原因很简单,赛鸽不能归巢的原因正是我们鸽友一手造成的。  赛鸽的经济价值,让我们对这些小精灵们“奉若至宝”。鸽友们拼出血本,让他们住好、吃好,唯恐他们冻着、饿着、结果事与愿违,正是这些优越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变着赛鸽的本质,优越的生活环境,一代接一代的退化着赛鸽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脱离自然环境磨练的赛鸽,也正在逐步失去他们遗传了几百万年的自然归巢的本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人工选择在进化着赛鸽的体制和速度的同时,却忽略了大自然生物进化的自然法则,一旦赛鸽回到自然环境的法则中,适者生存的残酷自然法则就会无情的将他们“抛弃”。脱离了自然环境磨练的赛鸽,便失去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一旦遇到不好的天气,都会造成赛鸽大量的丢失。  环境决定生物物种的特色,“适者生存”这个不变的古老自然生存法则,如今依然有效。且看早期的中国赛鸽,他们能够在远离几千公里的异地他乡平安回到自己的家巢,无论归巢的路上遇到何种艰难险阻,都不能防碍他们归巢的能力。为什么我们几十年前的赛鸽拥有这么强大的归巢能力呢?早期养鸽的前辈们,他们培养的赛鸽都是在经受了自然风雨的磨练后形成的品系。这些被我们称为“国血”的赛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我们当今赛鸽所不能具有的。  赛鸽归巢的能力一代不如一代,赛鸽丢失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增多。当我们强调种种客观原因导致赛鸽丢失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透过秋季赛鸽比赛失利的本质,找出赛鸽大量丢失的真正原因呢?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