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探索“原始”

2005-10-14 12:56:13

我之所以会这么专注于研究在1901年就去世的亚历山大.韩森,是因为我看了菲列克斯.杰古在1910年所出版的书,还有自己去欧洲拜访那些传承了古老血统的爱鸽人士们。我依照那些鸽子主人的谈话内容所累积下来的经验,自己在心中刻划亚历山大.韩森的形象,更加感受到想要深入了解真相的魅力。  此外,最近几年导入的“喜弥子.波品纳”(HimikoPerpignan)(1991年波品纳国际赛冠军鸽)的饲育者安理.莫鲁拿鲁买下了古鲁内生前使用的宅邸和鸽舍,这件事情让我的研究欲望大受刺激,因为我知道:名贵的“韩森”血统先传到古鲁内的手中,最后才由安理.莫鲁拿鲁鸽舍继承正统。从现在的情形逆推过去的状况,这种喜悦就好像考古学家们先发现了遗迹,后来经过对采集出土的古物进行研究终于解明历史的真相一样,令人雀跃。   继承“尤连”、“维克曼”是“韩森”血统的起源。“老.努安”(VievxNovan)在我的研究范围里有很重要的地位,荷兰话所说的“老奥多,努安”(OudoNovan)应该就是“维克曼”血统,它也可能就是先前提到过的“古利凯”或是“圣维仙”的后代。在1896年前后,亚历山大.韩森晚年自迪脱鲁托、邦乔安和古利仙三个鸽舍导入新血统鸽之后,“韩森”系的血统才算完备。这是在他去世前5年的事。根据古老的记载,当时欧洲霍乱蔓延,3个鸽舍都有人丧命,因此所有的鸽子都转手让人了,只是导入什么样的鸽子?导入多少?和什么样子的鸽子配种?则完全不清楚。  附带一说,比利时人所说的导入异血不是像日本人那样只买进一二只当种鸽用,而是每次二三十只地买。赫特.伯连基就曾经向摩利斯.狄尔巴一次买进36只鸽子,诺伯特.诺曼也曾经一口气向吉拉德.范内(GerardVanhee)买进30只鸽子,这种大量买进的方式在比利时是很常见的。  为什么曾经在19世纪被誉为鸽王之王的亚历山大.韩森,到了晚年的时候要从外界大量导入异血鸽呢?我想“恐怕是因为长年近亲交配的结果,感觉新生代的表现已经到达无法突破的瓶颈”的缘故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