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眼初探之四

2013-01-03 20:21:46

赛鸽栉模的观察与实践 李建 著    (作者简介:退伍军人,师级干部。北京市信鸽协会办公室成员、海淀区信鸽协会秘书长。曾在某公棚任总经理三年。对鸽眼研究十多年,有理论有实践,如此之深的研究造诣来自其刻苦的钻研精神。本文曾公开发表在鸽刊并转载在各大网络。现转载具有仍有指导意义。)     用栉膜理论鉴别赛鸽品质的方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人们把栉膜叫做“视团”或“磁团”,后来才以生物学的术语“栉膜”一词冠名。因栉膜是禽类特有的生理现象,它能预先反映出很多有关赛鸽内在的生理特性,从而引起鸽友的关注和探索。经过鸽友们多年的观察、统计、总结、实践,以栉膜表现来鉴别赛鸽品质的技术,已日渐成熟,为赛鸽爱好者淘汰劣质、选择良种、把握赛事、繁殖育种,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帮助。当然,栉膜鉴别要在血统、个体都过关的前提下才有意义。赛鸽栉膜鉴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鉴鸽方法,其优点在于它的可视性和预见性。与认识自然一样,在赛鸽领域里,多一些知识,多一种实践,也许会让你的赛鸽生涯从此与众不同。 一、鸽眼的结构                插图1       通常赛鸽的眼房水是无色透明的(体弱、衰老、病变时除外),当阳光透过瞳孔进入内眼时(以瞳孔为界),栉膜(脉络膜)受自身组织结构的感光特性,与视网膜(血管)的感光特性综合反映出不同的背景颜色;同时栉膜也因感光呈现出不同的色泽。不论背景的色彩,还是栉膜的色泽,从生理上反映出赛鸽的光敏特性。也就是说,栉膜是赛鸽用来感知外界景物,协助飞行的重要器官。它对某种光谱的敏感性,决定了这只赛鸽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飞行(即不同的天气时)的适应能力,栉膜表面的颜色、形状以及与它相关连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赛鸽的品质。经广大鸽友长时期的观察、统计、总结,从栉膜的外观表现中,得到了许多认知赛鸽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指导赛鸽的选择、比赛、育种,其准确程度,越来越高。但对栉膜理论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越来越多的鸽友去探索、充实和完善。     因眼底镜光源的光谱与阳光的光谱不一样,在观察时会有差别,现在只能以眼底镜反映的色彩为准。   二、栉膜的观察     将医用检眼镜(以下简称眼底镜)固定在桌面上,周围光线尽量暗一些,打开眼底镜开关,将眼底镜的曲光度,调节到黑色刻度20档(察看栉膜表面和背景光)。一手按正常抓鸽子的方法,尾上头下与水平成45度角,将鸽子身体固定。另一只手的拇指、中指与食指将鸽子的头部固定,使鸽眼与眼底镜之间的距离3~4厘米左右,先看清楚面砂,再用掌握鸽子头部的手调整头部的角度、远近,使眼底镜的光线照向瞳孔内部的下后方,这样信鸽栉膜的外观特征,便可尽收眼底。 1.背景     当我们看清栉膜时,会看到在栉膜周围有非常漂亮的色彩,如同舞台灯光产生的背景,栉膜则是台前的表演者。这是赛鸽眼内栉膜和眼底视网膜因感光产生的综合效果,它反映了赛鸽对天气的适应能力。 (1)日光色(参见插图 4)      色如温暖的阳光,明亮柔和,适应天气范围较宽,可朔性强。常见于大多数赛鸽。 (2)晚霞色(参见插图5)      色如夏日的晚霞,呈浓烈的红色、橙红色或橘红、橘黄色,适应晴好的天气。常见于中短程快速赛鸽。 (3)月光色(参见插图6)      色如清冷幽兰的月光,柔和清澈,适应天气能力极佳。常见于远程、超远程赛鸽。 说明:     1)根据太阳光是由七色光谱组成的理论,从而推断不同的赛鸽个体对阳光光谱的敏感程度和感觉深度不相同,即赛鸽眼内的光敏物质不同。有的对红光敏感,有的对黄光敏感而有的则对兰光敏感等等。这也可以从赛鸽眼内栉膜因感光后会有不同色彩的反映中得到佐证,存在着对阳光(七色光谱)的吸收、排斥或灵敏、迟钝的区别。所以赛鸽在靠阳光定向导航时,在同样的光照情况下,为什么赛鸽们会有不同表现的原因。     2)由于眼底镜的光源不同于太阳光源,单靠颜色鉴别赛鸽的品质,其结论会有一些偏差。所以根据背景色来判断赛鸽对天气的适应能力,只能是个概率的统计结论。如要求准确还要参考其它因数。   2.栉膜     栉膜由栉干、栉脉、栉叶、栉头、栉尾有机地组成一体,它们各部分的细节及整体的颜色和形状,经长期的观察、统计、归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赛鸽的品质,即快慢、远近、做种、比赛、近亲、杂交、遗传等等,是鸽友们观察的重点。 插图2 (1)栉干(板)      就其整体的颜色,大致有金、银、铜、铁四种(以通体颜色而论);就其整体外形有宽窄、长短、平凸之别;就其感光程度有明亮、清晰、暗淡之分。 ①     金板  其通体颜色呈橙黄色。也有酱黄、黑黄、棕黄。是非常好的赛鸽,抗恶劣天气,有耐力,意志顽强,为多关赛和公棚赛所优选。做种也很优秀,由高品质的纯系鸽相互杂交所得。(参见插图3) ②    银板  极少有通体为云白色栉膜。一般通体颜色呈青灰色,有深有浅,只是在栉板和栉叶的表面,有大面积视神经外露的现象, 俗称挂霜。在栉叶表面挂霜的,俗称“圣诞树”。凡有这种特征的是非常好的种鸽,有“种精”之称,一旦拥有,冠军辈出。由高品质的纯系鸽近交所得。(参见插图4) ③    铜板  其通体颜色呈棕色,有深有浅。就通体棕色而论,赛鸽的品质较好。如板面色彩发生变化,出现铜镶金(浅黄);铜镶银(白、灰白);铜镶铜(棕红);铜镶铁(灰黑)等等,尤其在栉尾尖部,则品质大为改观。(参见插图5) ④    铁板  其通体颜色呈灰黑色,有深有浅。一般为普通鸽或近亲中的劣质鸽,变化不多,大致有铁镶银(白、灰白);铁镶铜(棕)几种。(参见插图6)   插图3                               插图4 插图5                             插图6   说明: 1)板面的颜色对应赛鸽的品质:    黄 ---- 耐翔、意志坚定、速度较快。    白(挂霜) ---- 遗传、定向、速度快。    棕 ---- 稳健。    棕偏红 ---- 抗恶劣天气、阴云、有雾。    棕偏黄 ---- 抗一般恶劣天气、耐翔。    灰黑 ---- 晴天。 2)板面颜色单一纯正、质地细腻 ---- 血统纯正、品质优良(即使宽一些也好),如    板面色彩多且杂,一般为杂交鸽。 3)板面清晰明亮 ---- 状态健康。 4)板形窄、宽---- 速度快;速度一般、稳定。 5)板形长、短 ----飞程远;飞程近。 6)板面凸起或局部凸起 ---- 遗传优秀。 7)栉膜整体抖动频率、幅度 ---- 活力、机警、敏感。 8)栉膜整体短(正视3/4),即栉尾指向脑内,改换眼底镜黑色刻度5档或0档仔细观察后,    再进行判断。 (2)栉脉(参见插图7、8) 位于栉干(板)表面,有脊(凸起)、线、星、点、霜等现象,是赛鸽品质优良的表现。 ①  脊(凸起)在板面中线任何位置凸起,与板面浑然一体,或点或一小条,其长短、宽窄、粗细、色泽不一;有些是全通的,从头到尾没有间断;有些只在头部、中部或尾部不是连贯的;也有一种板面整体高出栉叶平面。 ②  线  有的出现在脊上,有的出现在脊的两侧;没有脊的,直接出现在板的任何位置。就颜色而论有白、灰白、浅黄;就形状有长、短、粗、细;就感光程度有明亮、清晰、模糊。不同的板出现不同颜色的线时,称作╳板镶╳。参见“铜板”说明。 ③  星  直接出现在板和栉叶的任何地方,或多或少,类似天上的星星;这种情况不常见,多数出现在视叶上。 ④  点  象是散落在板面上一些发光的碎片,或多或少;就像镜子的碎片,其颜色以金黄色和白色为主。点和星的区别是:点比较大,而星要小的多;还有星比点亮。 ⑤  霜  是视神经外露的现象。仿佛是北方深秋清晨植物叶面上的一层薄霜。就在板面和栉叶的表面,轻轻附着一层或淡或重,没有明显边界的物质,也有一些看起来更像是雾。   插图7                                      插图8 说明: 1)板面出现脊、线、星、点、霜等现象的赛鸽(统称为品质标记),有比没有的好;明显、清晰比模糊的好;多比少好。 2)霜或雾是高品质的表现,出现在板面头部或中部,育种极佳;出现板面尾部,竞翔极佳。所以,也有将栉板(栉叶)头部称为育种区;中部称为综合区,尾部称为竞翔区。 3)线--也有称其为定位线的,即定向能力的标记。通长的比断续的好。线的颜色与板面的颜色对于鉴别赛鸽品质意义相通。线的位置出现在不同区域时,其价值不同。最理想的是出现在尾部,对竞翔十分有利。 4)星、点是霜雾现象在板或叶局部位置更集中(缩小范围)的表现。出现在不同区域时,传达的信息不同,其价值低于霜或雾。 5)脊是栉板内部强壮的表现。多出现在远程赛鸽眼里,起脊的鸽子遗传也好。   (2)栉叶(参见插图5、6)     位于栉板的周围,类似植物的叶片,上下对称。由栉膜头部至尾部,从大到小排列,有疏散、密集之状;有发达、萎缩、肥厚、瘦小之分;叶与板连接处有齿形、自然过度形,有连结紧密结实、松散稀疏之别;栉叶大致有尖(锯齿)、圆、长圆三种形状。是鉴别赛鸽优劣的辅助手段。 ① 栉叶细密者为中远程赛鸽;粗大者为近距离赛鸽。 ② 叶与板连接处成齿形的翔距远、耐翔、品质相对高;自然过度形的品质相对要差一些。 ③ 尖(锯齿)形  栉叶末端呈尖状,属快速型赛鸽。 ④ 圆形  栉叶外形呈圆状,属一般型赛鸽。远距离时,有优势。 ⑤ 长圆形  栉叶外形呈长圆状,属耐力型赛鸽。 说明: 1)栉叶外形要匀称规范,排列要整齐有序,上下要对称;栉叶与栉板连接处要紧密结实,不能透底;栉叶要发达肥厚,栉叶边缘有一种钟乳岩堆积的层叠感。反之,则不够品位。 2)栉叶颜色最好与栉板通体一色,应珍视栉叶挂霜带星或发光的赛鸽。 3)有时只能看到上侧栉叶,而下侧不明显或显得缺少,这是赛鸽眼睛下视过度,即经常高飞引起栉膜平面向下偏转形成的现象,可进一步用眼底镜黑色刻度5档或0档仔细观察,如投影对称,则无大碍。 (3)栉头   位于栉膜下部(赛鸽嘴角方)。这部分的栉板一般比较宽平,栉叶也相对发达肥厚,如板面或栉叶生有霜、雾、线、星等品质标记,则预示其育种能力优秀。所以这部分又称为育种区。   (4)栉尾(参见插图9、10、11、12、13)   位于栉膜上部(赛鸽脑后方)。这部分的栉板一般比较窄,最终收缩成细尖状,栉叶也随之收缩。这部分外形变化较多,是鸽友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它包含了很多赛鸽竞翔的品质信息,所以这部分又称为竞翔区。 ① 剑尾  尾部笔直而尖细,另有一种蛇矛形。是最理想的尾形,竞翔做种皆宜。  ② 鼠尾  尾部急收而细长,形如鼠尾,有时还略弯。适于竞翔,速度较快,做种差一些。 ③ 蛇尾  尾部缓收而稍弯,形如弯曲的蛇尾。稳定,适于公棚竞翔,散打则差一些。 ④ 爪尾  尾部好象三趾爪,有不规则的形状,也称大头。稳定,散打能入围,很少得高奖。 ⑤ 虾尾  尾部较细弯长,形如虾腰。适于竞翔,有一定速度,但不宜做种。 ⑥ 塔尾  尾部钝收,形如宝塔顶部。稳定耐劳,大多为一般鸽。   说明: 1)栉尾处的栉叶如稀松漏底,大小不匀,则幼鸽时(2—3条)爱游棚,或训放易飞失,成熟后会好一些。 2)栉尾处的栉叶如出现挂霜现象,则是好种鸽的先兆。 3)栉尾处如出现栉脉的线、星、脊现象:    线(也称定位线) ---- 好赛鸽;    星、脊 ---- 好赛鸽,做种遗传性很强; 4) 栉尾的形状还有多种,一般尖细直的速度快,粗大厚的速度慢,但稳定。 3.用5档观察栉膜的细微特征(有的眼底镜为6档)     将眼底镜的曲光度,调节到黑色刻度5档,调整鸽眼距离至物象最清晰处,此时观察到的是栉膜结构的内部影像。此时栉膜象一条多节的幼虫,躺在一个透明度极高的睡袋里,即栉膜由一极薄的透明物包裹。观察它的细节,能还栉膜的庐山真面目,进一步帮助鸽友修正用刻度20档观察栉膜时的结论,为鉴别赛鸽品质,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1)栉干(参见插图14、15、16) 此时的栉干已没有任何表面的特征,只剩下栉叶象一串糖葫芦似的灰暗色的投影: ①  栉叶排列匀称,由头至尾从大到小,逐渐过渡。有时更象一段草绳,连接紧密, 并且在一直线上。大小不匀、侧歪、错开、松散的,品质要打折扣。        ②  栉叶呈锯齿形的速度比栉叶呈圆形的要快。 插图14                      插图15                        插图16 ③ 根据栉叶的数量可以大至判断赛鸽的适飞距离:    6〜9个 ------ 近距离300〜400公里    10〜16个 ------ 中距离500〜700公里    17〜22个 ------ 远距离1000公里以上 说明: 1)根据栉叶的数量判断赛鸽的适飞距离,其数量不必太过苛求。 2)栉叶只有单侧,即朝上的一侧。这是由于赛鸽眼睛下视过度,引起栉膜偏转形成的。只要不是大小不匀、松散漏底的就可以。 (2)栉尾     此时的栉尾尖处,更象是沾有细砂的棒棒糖,在灰黑色细小的筋干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和极其细微的丝毛,即视神经。如用眼底镜黑色刻度0档观察,则更清晰。这就进一步证明,用栉尾部的形状和结构来判别赛鸽竞翔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 ① 栉尾尖处的筋干,外形不能歪斜不匀,尤其不能弯(顶),否则品质要大打折扣。 ② 视神经(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和极其细微的丝毛)密集的比稀疏的好,多的比少的好,周边颜色明亮的比暗淡的好。如栉叶与栉叶连接处都布满了麻点时,品质更是超群。 ③ 细尖形 ---- 赛鸽 快速 距离稍近(参见插图24)。 ④ 尖圆形 ---- 赛鸽 稳定 距离远一些(参见插图21)。 ⑤ 粗圆形 ---- 赛鸽 稳定 距离远一些(参见插图20)。 ⑥ 奶瓶刷形 ---- 做种胜于比赛(参见插图18)。 ⑦ 火柴头形 ---- 做种比赛都很优秀(参见插图25)。 ⑧ 蒲棒形 ---- 做种比赛都极其优秀(参见插图17)。 ⑨ 鹿角形(树叉形)---- 普通赛鸽有时有好的表现(参见插图19)。 ⑩ 弯顶形 ---- 普通赛鸽既使有很好的赛绩,轻易不要做种(参见插图22)。 插图17                  插图18                  插图19          插图20                  插图21                  插图22 说明:   1)先观察筋干形状,再看视神经的密度,弯(顶)的,最好不要做种。(参见插图22)   2)栉膜筋干细长的速度快,粗壮的稳定。   3)栉膜尾部不能散、歪、顶。丝毛状的比赛好,麻点状的做种好。   4)栉叶间如生有鱼籽状的麻点,视其密集明显的程度,将是高品质和远距离的标记。   4.用0档观察栉膜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有的眼底镜为1档)     将眼底镜的曲光度,调节到黑色刻度0档,调整鸽眼距离至物象最清晰处,此时可看到肉红色背景上生有粗细不等,深浅不一,疏密错落的血管,而中间有一城楼门洞状的浅黄色亮带,有的亮带边缘镶有黑边(好象括号),黄色亮带中是栉膜结构的内部影像。即“躺在一个透明度极高的睡袋里的多节幼虫”。这比用眼底镜5档观察时,更加清晰也更加准确。     这时观察到的栉膜外观和结论,与眼底镜5档观察时一致。不再复述。只是栉干的影像只有上半截,看不到栉头。因物距太近,瞳孔限制了视线范围。此时观察的重点是视网膜以及栉膜在黄色亮带中的位置。 (1)视网膜(参见插图23) ① 视网膜的底色及血管链应明显清晰,一眼便知。 ②视网膜血管链的颜色深浅、血管粗细、形状分布,对判断赛鸽的适飞距离,耐翔的程度有辅助作用。 ③ 视网膜血管链的网纹分布应尽量均匀。 ④ 视网膜上出现黄斑,漏孔都是赛鸽体内有病或遗传造成,应引起注意。   (2)栉膜在黄色亮带中的位置(靶子)(参见插图24) ① 左右应留有余地,即栉膜居中(有点象准星缺口的关系)---定向准。    栉干把黄带盖满的 ---- 定向一般,但稳定。    栉干只露一侧 ---- 定向不稳定。   插图23                     插图24                 插图25 ② 栉尾与“城楼门洞”顶部应留有余地,而且这部分背景应发白发亮,能看到丝毛状或麻点状的神经纤维。(参见插图25) 说明: 1)视网膜血管链分布密的比稀的好;粗的比细的翔距远;血管颜色黑的多为远程鸽,并有耐力。 2)注意观察栉尾处背景光的亮度与面积,再就是视神经的麻点和纤维。显然,亮度面积大,视神经发达的品质要好。 三、运用栉膜鉴鸽的方法     首先眼底镜的电源,最好由3V直流电源提供,它能保证光源的稳定和亮度,减少误差。为加强映象,应对被观察的赛鸽建立文字档案,以便日后跟踪验证。如能利用微观照相和计算机技术,将栉膜照相存档备案,更利于鸽友之间讨论探索,理解提高。     栉膜鉴鸽说到底,和翅膀鉴鸽、龙骨鉴鸽、外眼鉴鸽等鉴鸽方法一样,都是在大量观察、统计、归纳和验证后得到的理论,准确地讲应该说是经验。翅膀鉴鸽和龙骨鉴鸽好在有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作为理论支持,而外眼鉴鸽和栉膜鉴鸽就没有什么理论,全凭广大鸽友的实践经验。其准确性、普遍性和指导性就存在着偏差,这也正是鸽友们在一起,永远有聊不完的话题,令人着迷的原因。     一般来讲,观察栉膜先从我们周围熟悉的人开始,逐步扩大范围,多看有赛绩的好鸽子,锻炼眼力。并将不同赛距、不同天气、不同羽数和不同赛事的名次鸽进行记录比较,积累经验。如果有几个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切磋,那就再好不过。     必须说明,栉膜仅仅是一个预示鸽子潜力的标志,它可以告诉我们一羽鸽子该为种鸽还是赛鸽,或者既可以作种鸽,又可以作赛鸽;但这并不是百分之百有保证的,因为最终鸽子的表现只和训养它的人相关联(这是事实)。单纯地用栉膜理论挑选鸽子,你会发现你的赛鸽队伍中,有许多鸽子的眼睛表明其有竞翔的潜力,甚至有夺冠的潜力。不要受这些观念的误导,获胜绝不会如此简单。我个人认为那只是一种美好的选择和愿望。你自己必须学会如何配对、如何喂食、如何训练以及如何去赢得比赛。只有当你具备了所有赛鸽的相关知识,并能运用自如时,成功才有希望。   1.观察栉膜的要点
观察 步骤 观察方法 观察对象 要点(具备一般以上水平的赛鸽)
1 刻度20档 ① 背景色 不论什么颜色,应透亮。 幼鸽时(25—40天)透亮,早熟。 成鸽时透亮,状态或品质。
② 栉膜 左眼血统 右眼赛绩 板:  不论颜色,色泽要纯正。板面应窄一些,尾形一定要清楚,尽量尖细直。 栉脉:生在尾部的比赛好。       生在板面(霜),做种好。 栉叶:与板连接紧密,最好呈细锯齿状。
2 刻度5档 ① 栉膜 筋干连接紧密,发达,匀称,不偏。 视神经发达。
3 刻度0档 ① 视网膜 血管链明显,“括弧”发黑。
② 栉膜 左、右眼 尽量一致 栉膜居中,不顶不弯,尾部明亮。 栉尾筋干匀称、规范,渐尖,不乱分叉。 视神经(麻点丝毛)多而密集。 栉叶间有麻点。
                              2.利用栉膜鉴鸽的实践(参见前述相关结论)                     1)适飞的天气 根据背景颜色,关键是板面的颜色判断。 2)适飞的距离     根据板形的宽窄、长短,栉叶的形状、数量,视网膜血管链的发达程度,颜色的深浅综合判断。 3)飞行的速度     根据板形的宽窄,尤其栉尾的形状,标记,栉叶与板连接处的结构,视网膜“靶”位情况,0档栉膜投影尖端的外形综合判断。 4)赛鸽的分类(比赛或做种)     根据板面的颜色、宽窄,栉脉、栉叶有无标记,视网膜“靶”位情况,视神经结构、发达的程度以及0档栉膜投影尖端的外形综合判断。 5)配对的方法(在赛鸽血统、外形都过关的前提下) ① 尽量以栉膜类形相似的配对。板形、颜色要接近,品质标记要明显,“靶”位正确,左、右眼对称,以求复制出品质相同的后代。 ② 起码有一方是比较全面优秀的,另一方是局部突出优秀的,目的要使后代在某一方面强化或超越父母。例如:要抗恶劣天气,由棕板配偏黄的或偏红的相配;要加快速度,由剑尾或尾部带线的与一般尾形的相配。 ③ 后代栉膜达不到父母水平或与期望相差太远的应尽早淘汰。别指望外观一致就是成功,这正是栉膜鉴鸽不同于其它方法鉴鸽能早期预见,并且直观有效的地方。 四、后记     本文根据前人文章和深懂此道的鸽友言传手教,以及身边一些爱好观察栉膜的鸽友,长期共同观察、统计和实践,也是因为禽流感有闲而草就。由于观察赛鸽地区(北京市海淀区)的范围、数量和赛鸽家族遗传连续性的局限,其结论难免偏见。仅在抛砖引玉,深望知情者赐教,共同探讨提高。应该说好鸽必有好眼,好眼未必是好鸽。在赛鸽领域里,未知和不解的东西太多,但愿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去探索。用栉膜鉴别赛鸽的方法,是我们开启赛鸽神秘大门的又一把钥匙。 本文由张春山绘图。全文如有不尽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