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鸽友云生祥羽《思乡有感》想到…

2006-05-16 13:19:02

2006年5月16日   星期二   阴     曾经拜读云生祥羽先生的几篇文章。他是幽默的、是执着的、是艰辛的、是幸运的、也是信鸽的挚友,更是家人的骄傲。     读着他充满挚爱、又洒满艰辛汗水的文章,七尺汉子既爱鸽又恋家所付出的努力、又得到的那份成功和喜悦,让人为之感慨。他也曾为了鸽子魂牵梦绕,为了生计背井离乡。     我欣赏云生祥羽那份坚强和幸运,也欣赏他那颗勃勃雄心。14年前曾经的冠军快乐,14年后又喜获冠军的喜悦和留学国外儿子一份莫大的支持。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驱散乌云见太阳…     诚然,天底下大凡有这么几种养鸽人:(1)痴迷鸽子,顾鸽却不顾家;(2)既顾鸽,又顾家,强忍痛苦和悲伤;(3)家顾的好,鸽养的差,心不在焉;(4)为了顾鸽,搞得钱财散尽,妻离子散;(5)既顾鸽,也顾家,家人支持,成绩显著,全家快乐;(6)养鸽修心养性,弘扬信鸽文化,记录鸽人人生,体验鸽人生活;(7)养鸽只为钱,整天游手好闲,见钱违背良心,为钱丧尽天良。尽管他们中的家庭环境、经济实力、个人嗜好、思想修养、文化内涵、道德品行有所不同…     我欣赏云生祥羽的格言,他刚直不阿,不走歪门邪道,凭着插翅的理想。他养鸽、爱家、抒发情感三不误,在孜孜不倦地耕耘在信鸽的发展事业上。     都说,信鸽队伍是庞大的,更是复杂的。从高级知识分子、企业老板到工薪阶层;从三轮车工人、下岗人士和经商之人;从游手好闲、沉湎赌博和坑蒙拐骗之辈…真是36行,行行皆有;信鸽队伍是庞大的,更是复杂的。它既是七尺之躯聚集之地、又是江湖义气汇聚之所、既是助人为乐显现之处、也是幽默诙谐洋溢之地;都说鸽人队伍粗犷,他更有细腻的地方;都说鸽人队伍文化不高,他更有难得的鸽经和民间文化;都说鸽人队伍素质欠佳。其实,他已经在起着明显的变化…     希望庞大的信鸽队伍充分利用现代强大的信息网络的支撑,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不仅能提高信鸽队伍的整体素质,总结养鸽成败教训,丰富信鸽文化内涵,而且,更能借鸽修人,借鸽养心。让饲养信鸽事业真正成为一项既能经济获益,体育健身,修心养性的好项目。愿与鸽人共勉。       思乡有感     我舍弃了家园,挥泪告别了亲朋,更远离了我的爱鸽,那从十几岁就朝夕相伴我的鸽鸣声,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是因为要照顾儿女,那是因为要生计。我曾经十分的努力过——午不休、夜不眠,酷暑中挥汗扫鸽棚,严寒中用那发抖的双手打开鸽笼的门,看着鸽子向家飞去,就是为了让心中爱将飞的再快一点、更快一点。可是胜利光环总不会只眷恋我一个人,因为我知道,其实好多人比我付出的更多。     以鸽养鸽常常是入不敷出,当看到那十分想拥有的血统,当厚着脸皮从朋友那里拿到向往以久的幼鸽或者蛋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的。     在异乡的天空每一次搜寻到一抹飞鸽的掠影,心中是那么酸楚,知道那已经不属于自己了。虽然每天忙忙碌碌,连看书的时间也没有,但是每一期的赛鸽天地还是让朋友给我订购,在梦中还是无数次抚摩那只陪伴我十四年的第一只冠军鸽。只有听到远方的报捷,才欣慰的对自己说:虽然我不能参加比赛了,但是自己老冠军的后代还是在远方照样捧金夺银,纵横赛场。     我想做李梅龄,更想成为中国的詹森、扬阿腾和胡本。可是现实是那么残酷,我要为了儿女的衣食奔波,为了每一分钱的利润违心地去讨好那些领导或者是简称人民的蛀虫的人…………     命运之神什么时候能眷顾我这痴迷的训鸽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自己呢,因为培育一个品系那是我毕生的目标。可能要到二十年或者更长,也许许很快,我也说不好要多长时间。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让那夏日的余辉拌着鸽哨声,照在我幸福的身影上,因为我刚刚获得了全国冠军,并收到了国外留学儿子的来信,信中说,已经在国外给冠军选好最合配的优秀种鸽。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