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飞好公棚失利六大原因

2012-03-29 21:50:29

                                                   协会飞好公棚失利六大原因                                                                    佚名/文         鸽会比赛成绩和公棚比赛成绩,是我们广大鸽友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每个鸽友追求的目标。因此,近几年来,我一有空闲时间,就去拜访一些养鸽前辈和比赛成绩较稳定的高手,和他们交流、探讨、学习鸽友关注的话题。针对这些问题浅谈本人的体会。   一、饲养环境不一样。大家都知道,参加鸽会比赛的赛鸽是我们每位鸽友自己饲养、管理、训放的赛鸽。用俗话说就是,吃的小锅饭。而公棚比赛的赛鸽是我们每位鸽友选送集中到公棚,由公棚负责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训放和比赛。用俗话说就是,吃的大锅饭。不会像在家里饲养的那么细心和全面。   二、鸽子的体能和抗病能力出现差异。由于饲养环境和条件存在差异,公棚的赛鸽体能相对较差,要求鸽子自身抗病能力很强。如果鸽友参加鸽会比赛,鸽子是在自己家养的,发现个别鸽子有病,可以及时得到治疗或者放弃参赛,而公棚的赛鸽这一点做不到,如:呼吸道疾病、肠道等疾病在早期得不到治疗。但这些赛鸽,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在100公里以内放飞还能归巢,也看不出有太大问题。如果再往远放,甚至参加比赛就会出现迟归或者飞失。因此,建议广大鸽友,不要认为在鸽会比赛中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这路赛鸽,不要盲目的交到公棚,要看上下代及平辈之间自身抗病能力强弱,选择从来不发病或者少发病的鸽子。   三、公棚交的羽数和信鸽协会及俱乐部参加比赛的羽数不成正比。一般来讲,在鸽会比赛参加的羽数,比如:能交30-40羽的,而交公棚的鸽子能交5-10羽。如有交10羽以上的是个别现象,或者这些鸽友几乎不参加鸽会或者是俱乐部的比赛。   四、公棚交的鸽子归巢率较高,具有群体优势。而鸽会比赛鸽友们追求的是个体优势。也就是说,鸽会和俱乐部的比赛,如放飞30-40羽,归巢15-20羽,能取得优异成绩或者是上佳表现的,只有2-3羽。而公棚交的这路鸽子,归巢率要高,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有突出表现得鸽子就行。我认为选送公棚追求普遍性、稳定性,而鸽会和俱乐部比赛所追求的是特殊性,或者叫个性。我认为鸽子比赛,无论是公棚还是鸽会及俱乐部,获得大奖的偶然因素较多,谁不想在各个比赛站获得冠军。这一点,是我们鸽友渴望和追求的目标,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告诉我们信鸽竞翔比赛是残酷的,这可能也是信竞翔魅力的所在。   五、公棚的赛线和鸽会比赛的赛线不同。通过参加鸽会和俱乐部的比赛,可以检验自己鸽舍里的哪一路鸽子适合东线、西线、南线。有针对性的选择每个公棚,鸽友们要选送适合东线还是西线或者南线的公棚。当然,也有鸽友的鸽子哪个赛线都能放,并且成绩突出。但是,全能的赛鸽毕竟占少数。   六、公棚战绩可以(指入围的),但鸽会成绩一般。也有这样的鸽子,在鸽会及俱乐部比赛战绩平平,复放次次归巢。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成绩略有提高,我有一路鸽子就是这样。鸽会500公里比赛一般,每次比赛最好成绩是:50多名、60多名、70多名、80多名。后来我选择这路鸽子,在每年春季交公棚1-2羽,成绩可以:100多名、200多名、300多名,入围率高。这路鸽子的特点就是适应能力强,归巢率高,自身抗病能力强,很少有发病的现象。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