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幺是正确的养鸽观念(1--11)
2005-09-29 11:11:49
由于台湾赛鸽活动的特殊性,比赛的性质引导台湾鸽友趋于急功近利,引进外购的种鸽即可大量的配对作出,投入每一季的比赛。在这个讲求快速便捷的e-世代,未尝不是一个简单方便、具经济效益、报酬率高的方式。台湾鸽友现在很多都是职业化,个个讲求速成,而育种的工作是一条讲求专业、耐性且是漫长的路,对这些职业鸽友来说是缓不济急而缺乏效益的。我敢推断,台湾将来很难会出现如比利时的一代育种大师 Andre Van Bruaene(凡不利安纳)般,肯花费六十多年的光阴,一步一脚印的从事赛鸽的育种,提升赛鸽的品质而努力。谁都想季季入赏,谁都想赢取大笔的奖金,这实在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诱因。因此一般的鸽友也渐渐的趋向于「职业化」,台湾鸽会现在的趋势如此,是当初大家始料未及。因此就像外国鸽友所说的「台湾鸽友不会育种」,事情演变到如此,也不足为奇,这对于整个台湾鸽界是福是祸、是幸亦或不幸,需要有大智能者来解答。大多数的鸽友都有一个通病,昨天热烈的追寻某某鸽系,今日听到某系在某处很发挥,又去狂热的追求,明日又听闻某系的翔绩特佳,便一头又栽了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己鸽舍内充斥着数十种不同的鸽系,就像是「八国联军」般的乌合之众,杂乱无章。品种太繁杂,鸽子的外型会差异很大,整齐度差,无法齐一,鸽子的素质自然无法提升,竞翔的成绩当然无法稳定了。在育种缺乏全盘的计划下,仅凭鸽子的外观和个人的喜好,就予以配对。今天以A公鸽配B母鸽,C品系配D品系;明天则以B公鸽配C母鸽,A品系配D品系,在不断的「尝试」配对中,希望得到最突出的子鸽。但是要在这种「错误」的配对方式之下,成功的机率是非常低的。若有鸽友不赞同这个理论,还称其依此方式配对,不也是作出了入赏鸽?那笔者就应该大大的恭贺他一番,因为他可说是全世界最幸运的人!在这种「尝试错误」的育种方式之下,鸽子素质的提升,无异是缘木求鱼!遵循严谨的育种理论,依据育种的目标与方向所做的配对,是否就能提升鸽子的品质?这个答案绝对是肯定的。这就是养鸽的正确观念!赛鸽的育种必须先拥有素质极端优秀,已经证实具备有最优良遗传能力的种鸽群。这虽然是众所周知,老生常谈,但却是最为重要而且是最迫切的第一步。好的种鸽不应该只有一羽而已,只有一羽超级种鸽是很难育种和繁殖出一个具有相当高水平的种鸽群,并且要维持整个鸽群血统的纯正和整个族群基因的恒定可说是相当的困难。换言之,种鸽应该是雄、雌各有数羽,都是源自同一个家族,同一个血系。最好是具有相似的体型和外观、相同的归巢能力和飞翔性能、类似的表现性状和遗传能力,都是同一血统的纯种鸽,但是彼此之间却没有很强的近亲系数。“纯种繁殖并非一定要近亲繁殖”、“最好的纯种繁殖方式就是同系繁殖”的理念,就是要匡正许多从事赛鸽育种的鸽友们多年来在育种观念上的谬误。赛鸽繁殖育种的方式很多,就只有“近亲繁殖”这一种长久以来被过分的渲染、膨胀和误导,误以为“近亲繁殖”就是育种的万灵丹,缺之不可。其实“近亲繁殖”比“同系繁殖”在育种上有更多的弊病和不利因素,从事育种工作者实在不可不察。因此,经过审慎评估后导入的种鸽,应该是同一个家族、同一个血系的雌、雄鸽各有数羽,才可以避开“近亲繁殖”所造成的害处。以此进行“同系繁殖”不只比较容易保持血统的纯正,更可以育成一个素质高的鸽族。这就是正确的养鸽观念!千万不要轻易而天真率性的想尝试去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品种、新鸽系”,相信在台湾现在的时空环境背景下,是非常艰难的。育种是一门需要科学和专精的学问,而赛鸽的育种更是一条充满艰辛、困难、孤独的漫漫长路,育种的路是需要有细心敏感的思维、坚毅不拔的耐性、坚持而不妥协的择善而固执的特质。试问全世界还会再有多少个安德烈‧凡布利安那?再有多少个岩田兄弟?能够倾其毕生之力,坚持自己的理想与愿景,辛苦而默默的去从事赛鸽的育种。平心静气的想想看,人生会有几个五十年?那些往昔失去的某些失败的经验与光阴是否可以重新来过?“时势造英雄”,回忆往昔国外的无数鸽界巨擘,能够成其功名,自有其当时的时代背景,抚今追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请问你身处于现在如此的赛鸽环境下,是否可以成为第二个安德烈‧凡布利安那?这个答案肯定是:“不可能”!再请问你身处于现在如此的时空背景下是否可以成为第二个岩田氏?这个答案笔者坚定的替你回答:答案肯定也是“不可能”!重新思考赛鸽育种的方向及模式,在多方面的考量下,细心而谨慎的去选择一个适合台湾气候和比赛制度的鸽系,将其导入做为“原原种”。秉持“纯种”和“同系繁殖”的观念,再由此大量的繁殖作育出仔鸽,配合筛选淘汰的选种原则,逐渐地建立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同系统、同血缘的种鸽群。千万不要随意做没有任何意义和计划之下无谓的杂交,一个鸽系的保存很不容易,一个鸽族整个鸽子素质的不断提升更是缓慢而且不容易。“保种”的重要性远胜过于无计划的杂交。但是一个不良的、甚至不适当的配对,很容易搅乱整个种鸽族群的优良基因,拉低种鸽素质的水平,甚至毁坏整个育种计划,这个负面的不良影响却是很快。诚心的奉劝鸽友们,不要冒然而轻易的想去建立一个“某某系”,这是一条不可能实现的死胡同!有远大的理想和愿景固然很好,但这个理想不应该只是打高空,愿景也不应该只流于空幻,一切不合时宜、缘木求鱼、不切实际、敝帚自珍、痴心妄想、自大狂妄、自以为是的错误心态不只要立刻的改正,更要完全的摒弃。尝试将念头转个弯,您会觉得一切将会更美好!这就是养鸽的正确观念!遗传不是只空谈理论,而是实证的功夫近年来,科学日益昌明,很多以前难以理解的现象或无法解决的瓶颈,都可用科学的仪器和验证一一的加以解释,科学是一种实证的功夫,而遗传学更是如此。早期人类由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渐渐演变为畜养动物和种植作物的农耕生活,这时候的人类就开始懂得运用基本的遗传原理在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上,会要求乳牛、乳羊有高的产乳量;蛋鸡有高的产蛋量;肉牛、肉猪、肉鸡、鸭、鹅、羊等的生长速率和饲料效率,或更进一步要求屠体品质,要有薄的背脂厚度和宽大的腰眼面积;农作物要有高的产量和高的抗病能力。这个“以农立国”的农业社会型态维持了数十个世纪很长的时间。再历经工业革命,科学知识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高科技时代的来临,现在更是进入前所未有的网络信息e世代,科技的进步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就是透过科学理论的演绎再加上实际亲身的操作,“知行合一”所获致的结果。这些结果提供了一些往昔都认为无法理解的答案,现在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进而促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的便利,社会更繁荣,经济更进步,科学本来就是用来造福人类的。美国加州大学遗传学教授罗德· 里奎兹最近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透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得稻子可以产生人体所需蛋白质的方法。其方法是提取某特定蛋白质的人体基因,再将此基因植入水稻种子的细胞的染色体内,待种子发芽成熟后,稻谷内就含有这种特定的蛋白质。苏格兰某药厂去年宣布,已经开发出一种可以制造人体蛋白质“ 阿尔发1型”胰蛋白脢抑制素的稻子。这种胰蛋白脢抑制素目前被用来治疗囊性纤维肿瘤。这种做法可以使原本仅限于在实验室才能进行的高成本、低产量的药物制造过程,变得更为低廉,产量也明显提高。罗德· 里奎兹指出:「生物科技是高科技领域,我们有必要让它普遍化。」而高科技领域的普遍化,就是生活化与进步化。这就是养鸽的正确观念!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呈现成对的排列,我们称之为“对偶基因”。公鸽的精子与母鸽的卵子在产生的过程中,皆须经过“ 减数分裂”(Meiosis),减数分裂使染色体减半,由2n变为n,此时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减数分裂而分离。待精子与卵子结合授精后,染色体则由n变为2n (其中一个n来自于公鸽精子,另一个n则来自母鸽卵子)。因此,基因在伴随染色体由减数分裂及授精的过程中,会发生“自由分离” 与“自由组合”,以及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的现象。纯种的鸽子所具有的各种特征必定相同,其型态与性质必是相似,而且遗传所携带的基因也必然相近。基因相近的鸽族,纯合子的基因比率会增加,杂合子则会减少,而纯合子的基因才会有稳定的遗传性。种鸽的血缘如果是杂交,因为携带的遗传基因是杂合子,下代基因的组合会难以控制。由此育出仔鸽,不单是性质与特征变化太大,素质也会参差不齐,好坏更是难以预测。这个理论就是证明了为何杂交公鸽配杂交母鸽,成功的机率低的原因。这就是养鸽的正确观念!配得好,不如配的巧翻开古往今来的赛鸽竞翔历史,每一个时期都会有超级鸽的出现。但是很吊诡的却是有很多的超级鸽,都是出自于不经意的或者是偶然的配对,在很意外、突然或不经意的状况下出现的。所谓的“黄金配对”往往就是如此意外的产生。这个事实的背后似乎隐含着某些可供讨论研究并且值得深思的结论:(A).所谓的超级鸽一般而言都是泛指参与竞翔比赛,有着非常杰出和优秀的比赛纪录的赛鸽。如果深入的去研究其血统以及配对作出的方式,可以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是杂交鸽,甚至是第一代的“单杂交鸽”,它具备着很强的“杂交优势“( Heterosis ),难怪竞翔的成绩会如此的优秀。(B)“.纯种繁殖”最主要的目的是确保“种源”,也就是维持基因的恒定和纯种基因的不断的再延续。大家都了解了“基因”是遗传学中最基本并且是最重要的单位,育种的目的就是将我们需要与期盼的优良“基因”汇集起来,在此同时也一并排除不良的基因,借着繁衍增殖于下代,而维持一种优良的品系。(C)“.纯种繁殖”是无法改变其已经具有的基因。换句话说,“.纯种繁殖”是无法改善鸽子的素质或者是提升任何鸽子的既有的能力,纯种繁殖只能据实的依样呈现旧有的基因型和外在的表现型而已。(D)要想在赛鸽竞翔上名列前矛,或者是作育出超级竞翔鸽,最正确的方式就是实行不同品种间的“杂交”(Crossing)。这种异系间的交配( Exogamy )或称之为“杂交”的鸽子,因为基因经过再次重新的组合,而这种组合可说是千变万化,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多样且不同型态的基因型,这其中往往会有超级鸽的出现。(E)杂交鸽在先天上就有“杂交优势”( Heterosis ),当然出现好鸽子的机率相对的就会增加。(F)赛鸽的育种必须要有为数众多的仔鸽以供比较和筛选,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品种的鸽系,能绝对保证其作出的幼鸽的品质,即使是最好的品种的鸽子,最优良的亲本,都有可能会繁殖出需要淘汰的幼鸽。繁殖数量较多的子代,就是保证能提供足够数量的样本( sample)以供其对照、比较、分析、汇整之后再求得一个实质的结论。样本的数量足够,结果才会具备其普遍性和精确性,而最后得到的结论才会更客观而不会失之偏颇。鸽子不参加比赛如何能够判别种鸽的好坏?经常的、不间断的去参与竞翔是提升鸽子品质的唯一方法,鸽主可以藉由参赛累积的经验来选拔种鸽,这个经验和种鸽素质的高低是与参赛累积的次数成正比。这就是养鸽的正确观念!鸽子不是用来看的,是用飞的鸽子是用来飞的,不是用来看的!这是个实际的情况,也是参与赛鸽竞翔活动的鸽友们必须谨记的正确观念。本人养鸽已历经三十余载,过去常常喜欢舞文弄墨,咬文嚼字,爬爬格子,卖卖字。除了跟自己有关的动物遗传与营养、动物解剖与生理、药理学与兽医类症鉴别等专业的领域外,偶而还会撰写有关鸽子的一些文章。不能免俗的,从一开始接触鸽子,而后养鸽,都会从最基本的「看」鸽子做起。也曾经潜心研究过鸽子的眼志、外表体型与骨骼结构的关联性、羽翼结构与空气力学等的相关性,不知道是笔者资质驽钝,还是眼光短浅,竟然是「雾里看花」,愈看愈「花」!因此,对于仅凭外观的各种不同条件就很粗糙的来断定一羽鸽子的好坏,这是太牵强而且是不够严谨,本人实在难以认同。在本人多年来投稿的文章中,绝不会看到有关于鸽子的外表和体态等等的论述。因为单单凭着一项「眼痣说」或者「羽翼说」或是「骨骼说」来判定鸽子的好与坏,这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和例外,这些「变量」大到无法予以统一和归纳,假使一个论点是建立在薄弱的理论和充满不确定的数据基石之上,那就不足以成为一种学说,更不应该「敝帚自珍」似的以讹传讹,这正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哀哉!台湾的养鸽界!大凡一个学说的建立,须要有严谨的理论为其基础和依据,更要有大量且精确的数据来做归纳、比较、分析、判断,而后厘定出一个结论来,这才是研究学问的基本要素。现在对于鸽子如何由远方返家的原因还是无法完全明了的情况下,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此乃鸟类的本能」,就如同候鸟一样,天赋就有判断方向与定位的能力,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南迁或北移,而这个天赋的本能就与其「智力」息息相关了。鸽子的归返能力既然与它的智力有关,而这个能力又无法「量化」,如何能由鸽子的外表来推断其归返能力和智力?无疑的,痴人说梦也!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推理,鸽友们不妨可以用心的推敲推敲!鸽子是鸟类,天生就能自由自在的翱翔于天空,难道会因为翅膀的伸展幅度太小而使得飞翔速度变慢?难道会因为主羽末三只太短或排风不好,而使得飞翔速度变慢?难道会因为没有眼志或没有眼内圈而使得飞翔速度变慢?难道会因为龙骨太轻薄浅短或后收不佳而使得飞翔速度变慢?难道会因为肌肉附着不良或肌肉弹性不好而使得飞翔速度变慢?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由外观来审查鸽子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用来观察鸽子的健康状况,判断肥瘦程度,或者换羽等等其它的情形而已,这也是养鸽者最基本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赛鸽最应注意的就是鸽子的健康,不健康的鸽子那甚么也不用谈!比利时这个国家是最早从事赛鸽竞翔活动者,根据文献记载,始于十九世纪末,至今约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其中有名的养鸽家不乏其人,可以说是代代有能人出,可是至今还不曾听说有人能够单凭鸽子的外在条件就可以准确的断言出哪一羽鸽子能够入赏,哪一羽鸽子是好或是坏,哪一羽鸽子适合竞翔或是适合留种。比利时的养鸽家现在唯一的共识就是「比赛的集鸽笼是鸽子好坏最公平正确的裁判者」,这句话非常明白的表示,鸽子的好坏唯有通过种种比赛的考验才是最真实、最客观。光凭养鸽者的肉眼和手感,是不可能挑出好鸽子的!德国的胡伯特‧卡特波( Herbert Katenport )饲养德国最古老的鸽系卡波斯( Kylper )五十多年,是当地闻名的强豪,他就说过:以前在每年的赛季开始之前,自己总是会先预测今年鸽舍中那一羽鸽子会获胜,可是却经常猜错。因此,他要鸽友们不要只是注重鸽子的外表。被喻为「荷兰飞翔人」的彼得‧迪威德高寿已九十几,在欧洲的鸽坛上算是耆老,举足轻重,而且他的「鉴鸽」能力可说举世推崇,少有人能出其右。他有一句名言:「鸽子的好坏,从外表可以得知的约百分之十,其余的百分之九十实在无法看出。而真正能看出那百分之十的鸽友,又约占千分之一。」连举世闻名的「鉴鸽大师」尚且如此说,更何况像我们如此平凡的鸽友们?一个简单的逻辑推演:「如果」鸽子能够用「看」的话,那么该是赛鸽竞翔活动该落幕的时候了!我们该「看」的是鸽子飞翔和归巢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竞赛的成绩,赛鸽的价值是取决于其记录的良窳,「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很现实又是很基本的道理。鸽子不会飞,说甚么都是多余!甚么是养鸽的正确观念?这就是养鸽的正确观念!鸽友们应该要有一个新观念,真正的鸽子比赛并非是从幼鸽的离巢开始,也不是从公鸽与母鸽的计划配对开始,而应该是从您的育种计划的拟定甚至于更提早到决定要引进哪一个品种和哪一类的鸽子就已经开始了!有良好的作育计划,谨慎遵循育种原理的鸽友,自然竞翔成绩一定会比那些“道听途说”、“东并西凑”、还在盲目的搞“尝试错误”的鸽友更为突出。因此就突显出种鸽的重要性,换言之,种鸽素质的良窳攸关以后整个育种计划的成败,更是决定参与赛鸽竞翔输赢的关键点( Key Point )。不是最好的种鸽一定不养!要养就必须养最好的鸽子!这个基本的原则绝对不可以打折扣,也不可以随便做自我妥协。这就是养鸽的正确观念!在育种计划中的每一个阶段及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谨慎并且不可间断的实施“选拔与淘汰”的工作,而“选拔与淘汰”在赛鸽育种工作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定要特别强调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更是育种工作能够趋向于正轨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品种的鸽系,能够绝对的保证其作育出的幼鸽的品质,即使是最佳品种的鸽子,都有可能会繁殖出品质差的和需要淘汰的鸽子。举个例子,两羽评定为90分的优良种鸽,经配对后所繁殖的子代,有可能从70分到90分的都有,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淘汰掉89分以下的劣鸽,选拔出90分以上的优良鸽。在淘汰与选拔的过程中,就是要确保一个鸽系的特征、去除鸽群中的不良基因、提升鸽系的素质、维持优势遗传、纯化品系、提高赛鸽育种和改良的成功率等等的最佳手段。任何动物的育种工作都必须要与“淘汰与选拔”紧密的相结合,绝不可偏废,而赛鸽的育种也是如此。这就是养鸽的正确观念!纯种繁殖并非一定是要近亲繁殖纯种繁殖是指将具有同样血缘、非常类似的基因、相像的外观形状、相同的表现性状和一样的遗传能力的亲本相互的予以配种,这种繁殖方式主要的是“同系繁殖”。同系繁殖是纯种繁殖中的一个最主要的繁殖方式,虽然都是源自于相同的亲代,但却没有很强的近亲系数,一般说来在五等亲内没有相同的亲代。纯种繁殖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持续的保持血缘以及维持整个族群基因的恒定,而血源的保持和基因的维持恒定并不一定要进行近亲繁殖才行,相反的,从事育种工作者却尽量避免近亲繁殖。近亲繁殖并非是育种的万灵丹,很多的鸽友一谈起赛鸽的繁殖育种,好象只知道“近亲繁殖”这个育种的方式而已,并且在学理上错误百出、观念上严重谬误,实在是需要将观念重新的导正过来。近亲繁殖在育种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而且成效会呈现两个极端,常常会有失败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