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对的最高指导原则是----作出更优秀的下代,相信这是所有的鸽友的心愿,但是通常是事与愿违,所作出的幼鸽群中大概满意的仅占50%以下,而且往往在训练或比赛时归返成数低于同会其他鸽友,或是上季入赏鸽的弟妹鸽这次早早就出局....等等现象发生.追究最根本就是配对不正确或是管理不正确,而细分配对不正确的原因则有种鸽配对时不健康,优.劣鸽互配,特性互异相配....等最为常见,这些都会造成仔鸽素质无法超越上代或优良遗传不稳定的原因,笔者见过中外许多黄金配对均是极优秀鸽互配,条件及外型相似互配,双方均为健康状况极佳鸽,所以下代大多能保有父母鸽的优点,甚至超越父母鸽成为鸽舍户长再作出许多优秀的第三代,所以说配对的正确与否影响鸽舍未来的前途及是否能自创属于自己的鸽系,绵延不断作出入赏鸽. 配对第一选择要素是健康,不健康的种鸽不论过去育种或比赛的纪录如何辉煌都不可勉强配对,因为往往会作出素质低落的仔鸽还会对种鸽已经不健康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而原本健康条件佳的鸽子在进入配对笼后出现不正常的现象,例如突然消瘦.下痢.大量换毛...等,都必须当机立断拆开移回静养橱,因为这表示种鸽隐藏不健康的问题浮现出来 ,决不可勉强作出比赛,以过去的经验这种情况下作出的鸽子在训练及比赛迷飞率非常高,而且在重要的关头往往无法达成主人的付托.台北许多超级强豪都教诲笔者越在大会中参与竞争越能感受到原配对的高折损率,因为每一年种鸽的健康状况都不一样,往往去年在父母鸽双方都在最佳状况下配对于是可以做出入赏鸽或是令人满意的选手鸽.但今年其中一只或是双方都健康状况都不佳,许多鸽友依据上一季的作出表现仍勉强配对做出,在这个勉强决定做出的选手鸽其水准往往低于上一季入赏鸽,如果是在小会或是在竞争度不高的鸽会中仍有得奖的希望,但在大会或竞争激烈的鸽会中,不是早早就出局就是飞完比赛没有奖金可拿的窘况出现,这个情形随着鸽会的水准上升越明显,所以鸽友们每一次配对时必须以种鸽的健康情况为第一考虑条件,但这里所谓的健康绝非靠药物来维持的健康,必须靠鸽子本身的活力与免疫能力去随时保持最佳状态,笔者在许多中外的强豪鸽舍中看见舍内最佳的种鸽就是一年到头都保持最佳状况,因为这样才能持续不断地作育出优秀仔鸽,频繁的用药会降低这些能力,笔者见过许多鸽舍在过度的用药后确实在第一代及第二代有优秀的成绩,但越下代鸽子的虚弱本质就会挣脱药物的控制而突然全面爆发出来,最惨的结果往往造成种鸽全面换血,造成种鸽淘汰率加速过快,往往一只好种鸽在1~2年后就不能在做出优秀的子代,但使用惯药物的鸽友很难放弃药物带来的种鸽表面的良好情况,平时有事没事1~2个月就做做预防这个.预防那个啦.配对前又要做全面的整理,种鸽仿佛跟鸡场里的种鸡差不多都是靠药物来维持健康,笔者的花了两年才摆脱药物使用频繁的习惯,每年只做一次的整理,平时只要看见不健康或是生病的种鸽不论他过去是多么辉煌的成绩都会被立即淘汰掉,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体质虚弱的现象浮现出来,在大自然的定则下是被取代及淘汰的,笔者绝对不会可惜这种鸽子,因为它们必然是沦为低做出入赏率的种鸽群中的一员,只有如此严格的选择才能拥有一群强兵悍将的种鸽群,对迈向成功之路多一个助力. 配对第二选择要素是特性相同互配,据笔者过去的经验,赛鸽可称为劣质显性遗传的动物,许多例子证明父母鸽本身的缺点比优点更容易显现在子鸽身上,甚至父母鸽没有的缺点有时也会突然出现,所以如果想要改进鸽子的缺点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反不如增加或保持优点来的容易,许多鸽友将稳定伯马性强但速度平稳鸽配上速度超群的鸽子以期望可以作出又快又稳的下代,但绝大部份的鸽友都失望了,所以又有鸽友运用近亲繁殖来保有上代原有的优点特性,但无论是近亲繁殖或杂交作育,笔者还是建议以特性相似的鸽子互配为上策,依笔者观察许多名舍的黄金配对或是基础配对均是公母鸽双方都非常优秀及特性类似.鲜少看见特性互补的配对可以稳定做出好鸽,笔者有幸在台北某一位超级强豪配对室中同时看见超过20对原配对在配对(指过去曾做出入赏鸽的配对),笔者在外观上看见一个配对无论在特性及健康上都非常完美及接近,笔者对这个配对实在赞赏有加,是笔者理想中的配对模式,结果在询问之下得知这对是这位强豪舍中最佳配对已经发挥到第四代,而且代代名鸽辈出,他也非常惊讶笔者能在不接触鸽子下挑出最佳男女主角,其实对笔者而言这只是忠实实现以上两点条件. 配对第三的要素是---良好的配对环境,台湾赛鸽界最令人诟病的地方就是配对的环境,许多鸽友拥有空间宽敞设备齐全的比赛舍,但是却使用窄小铁笼作为配对笼,两只被赋予重要任务的种鸽在此作育出选手鸽,此空间的狭小别说是飞翔连做做振翅.伸展筋骨都会碰上铁龙只能让鸽子来回踱步,再加上辛苦孵蛋.育雏长达2个月,往往选手鸽离巢时,种鸽已经瘦的不成鸽形再配上干枯的羽毛.萎靡的精神就是许多鸽友的育种鸽离巢的写照,如果这次所育出的选手鸽能入赏,但其父母鸽育种期所受的创伤绝非短短的一年能恢复,所以鸽友再将原配对做出,这次所得的选手鸽的素质可能低于入赏鸽许多,自然再入赏的机会小了许多,所以许多鸽友发现竞争越激烈的支会仿佛原配对消失的也非常快,在许多鸽友舍中可以发现[季季发现新配对,季季倒掉原配对]的情形是屡见不鲜;在国外许多鸽舍中8~10岁的种鸽依然能做出品质优秀的幼鸽,而且老种鸽本身的手感跟年轻鸽一样,这个情形最根本的原因除了有宽广的种鸽静养橱外,就是采取开放式配对,所有育种鸽除了有宽广且深的巢箱,更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可以给偷闲的种鸽活动筋骨,自然可以延续种鸽的育种年限,真正创造原配对以及将它们延伸为黄金配对,所以鸽友们最好有独立的配对间专供给种鸽配对育种使用,笔者看过许多鸽舍的配对间,综合他们的优点后有几个建议给想扩建台湾鸽友,首先是深且宽大的巢箱,这个巢箱可以调节光线而且可以在巢箱内给食,一间配对室巢箱数目不可太多,以及避免同时太多育种鸽在此配对造成人马杂踏拥挤的现象,配对间四周最好可以拥有活动窗或升降帆布,可以视当时的天候及风向来调整配对间内的光线及温度,鸽友可以在坊间购买温湿度表,上面有标出最佳的温湿度范围可以供鸽友参考喔!笔者甚至看过鸽友将配对间以空调来控制温湿度达到最佳条件进而提升选手鸽的品质,但这只是财力雄厚的鸽友个案情形,并不足以效法.严格的筛选幼鸽是维持鸽舍素质不坠的要素之一,即使是黄金配对做出的幼鸽也不是只只都是将才,有时反而可以从幼鸽的素质得知其父母鸽目前的育种状况,从鸽蛋生出来开始,对有问题的鸽蛋采做登记,例如鸽蛋有沾粪.严重的粗壳的现象....等等,因为这些都代表母鸽健康或是配对环境有问题所引发的现象,例如配对环境温度过高就容易产生出粗壳的现象,这代表鸽蛋在最后几个小时有被周遭高温度干扰到,进而产生镀钙的过程发生问题;根据笔者过去统计的结果这些有问题的蛋所孵化的幼鸽在健康上也比较虚弱,在往后发育及活力上都有些许问题,而啄壳到出壳时间长短也是表征该幼鸽的健康情形,但笔者会在幼鸽孵化的前1~2天给种鸽洗澡或是将蛋浸水,此举给幼鸽足够的啄开壳的力道,如果幼鸽从见啄痕道破壳而出无法在10个小时内完成,笔者会把它列入淘汰准备名单,此外还有蛋壳内的干净度.....等等都是鸽友重视的条件,如果鸽友有做长期的统计及观察都可以得到一些可靠的数据,都可以作为下次幼鸽选择的依据,因为在台湾的赛制是一挂上脚环即走上不归路没有再选择的机会,所以在挂环之前或是出巢之前必须仔细挑选获胜机率高仔鸽来参赛,因为赛鸽本来就是在赌机率高的比赛,如果舍中有许多机率高的选手鸽,自然入赏的机率就大大的提升,而留做种鸽的鸽子也从幼鸽起做一连串纪录及分析,自然对将来选择是否进入配对室有很好的参考资料,根据过去笔者所学籍统计的经验,从种鸽配对到幼鸽出巢共有10个关卡要历练及汰选,如果鸽友能认真确实执行这10项工作,那如此汰选过的幼鸽的入赏率与留种成功率会必过去提高数倍之多.[菩萨谓因,凡人谓果]这是一位鸽界前辈给笔者的座右铭,因为许多鸽友在比赛后才开始检讨这次比赛的成果,不论是恶果或是善果都有其因,许多恶果皆是鸽友不重视因所导致,其实都可以避免掉一些不应该的因,例如有些鸽友花费数季的金钱与精神才恍然大悟种鸽的健康必须非常重视而且尽量避免以药物来维持种鸽的健康,因为这是选手鸽健康的因,后来在比赛中选手鸽健康出问题无法获得好成绩这是恶果,人生充满了因果循环,赛鸽也是如此,从养鸽开始鸽友就陷入这个因果循环,只有努力避免种下恶因才能容易得到善果.笔者学习养鸽的道路走的非常辛苦,历经许多挫折,但就中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提醒笔者绝不二过,过去两年都在潜心研究种鸽整体的管理.挑选.配对及幼鸽的淘汰,专研的越深越觉得其中的学问深不可测,越发觉得大自然在主导整个遗传走向,鸽友们只能从少许的自主权中找到最佳的方式来提升赛鸽的素质,而赛鸽的奥秘就像一幅散落的大拼图,每当鸽友真正了解赛鸽的某一部份就像拼对了一小块的拼图,许多鸽友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拼对一半以上的拼图,自然成绩是起起伏伏,而一些超级强豪对赛鸽的了解就超乎平常鸽友许多,所以才能屹立鸽界多年保持稳定的好成绩,在目前竞争激烈及进步飞速的鸽界中,停止进步或不积极更上一层楼都会很快被其他鸽友追上,最后沦为缅怀过去辉煌成绩的鸽友群中的一员,笔者发现这几年对鸽子管理上有许多新的方式在被尝试,许多药物在运用鸽子身上以达到更快.更稳.更远的目标,但对种鸽的管理.评鉴.配对及淘汰等等并无长足的进步,许多鸽友还是在反复的尝试与兜圈子中度过一季又一季,每一季好像有新的体验.但下一季又发现似乎全盘不对;笔者走南闯北看过许多鸽舍发觉许多鸽友都有鉴定鸽子好坏的方式,只是差别在准确度的高低而已,有些鸽友观察到具有某种的特性的赛鸽都有共同的特征,进而专心寻找有这种特征的鸽子,但这些都是赛鸽学中的一部份,知道的越多成功的机率就越大.笔者发现对鸽子有深刻了解的前辈往往花费数十年在观察鸽子所有的特点与习性,再反复印证后得知个中的奥妙,这些辛苦得来的宝贵知识岂能轻易授人,因为他们所确定的赛鸽真理,绝没有似是而非的公式.也没有银样蜡枪头的虚华招式或是经不起考验的理论.有的是中外鸽界都适用的赛鸽真理,令所见过的鸽友都会发出惊叹的欢呼声,一连贯畅通的赛鸽知识,环环相扣的关键,令笔者有缘接触后深深被吸引住即潜心钻研,花了整整两年才算小成.笔者认为赛鸽的知识是终其我一生都无法专研完的学问,所以我绝不排斥任何他人对赛鸽的理论及知识,因为每一个鸽友所看鸽的角度都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师],但相对的这些理论或是知识笔者会试图去证实它们的正确性,去芜存菁转换为自己的知识,因为在求证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例如有人提出育种公式,这个血统配上那个血统.这种鸽眼配上那种鸽眼会出好鸽,笔者会去尝试或是在朋友鸽舍中看见如此配法的配对都会做追踪及结果,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赛鸽的理论选择相对性最高的去做去实践自然成功的机率就相对的提高许多,那只要鸽友随时保持事事仔细观察及证实,随时以鸽子为看待事物的角度为出发点,那么鸽友一定会不断发现相对性更高的理论与知识,那么真理与成功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了. 迈向成功之路这篇文章是笔者这两年苦心研究的结晶,希望有缘的鸽友能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一些启示,并能对您的养鸽观念有所帮助,因为有正确的养鸽观念方可持续的进步,大步迈向成功之路.笔者接下来会将一些国外不错的育种文章整理刊登以增加国内鸽友们的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