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赛鸽疾病及药品运用(2)

2006-02-09 12:04:01

*球虫症:Coccidiosis  病原: 本病为鸽友最重视的疾病之一,用药的频率也最高。球虫为单细胞原虫性寄生虫,因此了解球虫的特性及繁殖形态对预防很重要,球虫会侵入肠壁上皮细胞内繁殖破坏肠壁组织,引起鸽子下痢。球虫发作易引起并发症,如沙门氏苗、巴拉米哥病毒、毛滴虫或呼吸道感染,据统计有95%的鸽子受到球虫的感染,尤其本省高温潮湿,感染球虫的情况更是普遍。  传染途径:新鲜排出的卵襄里并不具感染力,卵襄经48小时萌芽后便成熟,卵襄内含有8个生殖体芽胞,经过萌芽的卵襄便具有感染力,经鸽子摄入后在肠内经消化液去掉卵襄壳,生殖体芽胞入侵肠道粘膜,在肠道细胞内进行发育,每一个生殖体芽胞侵入一个肠壁后开始生长,变成多核的裂殖体,每一个核会发育成一个裂体性芽胞的感染体,这些裂体性芽胞又会侵入到另一个新细胞,再度发育成裂殖体而重复前述的过程,这种生殖方式称之为无性生殖,通常会进行二-三回后,便产生大量的感染体,鸽子吞食一枚卵襄便可产生两百五十万裂殖体。无性生殖繁衍最后,裂体性芽胞进入肠粘膜而产生一个大配子(雌性体)或很多小配子(雄性体),小配子与大配子结合形成接合子,接合子周缘形成一道保护壁,称为“卵母细胞”即球虫卵襄至病状出现,这一段时间约需6-7天。轻微感染或种鸽感染,外观上无特别的徵兆,呈免疫平衡状态;初期发作会排水便、耐力降低、易疲劳、恢复缓慢、胸肌颜色变暗,临床上血便情形并不常见。  简易判断法: 操练时容易脚收不起来,饮食后饮水过量。赛鸽喂食后休息时,鼻头毛竖起。赛鸽脚变鲜红色无粉白鳞片状。晚餐喂食于8分饱,经过10小时左右,消化不完全。  治疗药物使用:球虫药或市售胺剂类(因种类太多,不在此赘述)  (备注:含磺胺剂之球虫药治疗在功效上明显提升,但残留时间长约45天,不可应用于比赛期,因药物会使肾脏肿大、肝脏受损,影响飞行能力和耐力,进而严重影响赛鸽成绩。)  Amprolium、Cria等成份之球虫治疗或抑制剂。  轻症:使用1匙泡水500cc饮用一餐后换清水,隔餐保养,使用1天。  重症:使用2匙泡水500cc饮用一餐后换清水,隔餐保养,使用2天。  (备注:请参阅各大厂牌出产药品之使用说明与剂量)  预防方法:每日将饲料槽(白铁制)及饲食处之地板以火焰消毒(此点非常重要)。  舍训操练:每年4-9月份每周可使用治疗剂量2次,其余月份可依实际情况1-2次。  外训期:每周治疗量依实际情况1-2次。  保养:保养液(肝精1cc+电解质5-8cc)混合装入小瓶,滴10滴入口内或喂食综合维他命一颗和活菌及乳酸菌。磺胺剂对球虫效果较佳,但残留体内时间较长,建议使用于总整理期。  *葡萄球菌症:Staphylococcosis  病原:葡萄球菌属革兰氏阳性菌,经常在皮肤及粘膜可分离到这一类细菌,但这些是无害的。有些葡萄球菌则会引起鸽子的病害,在鸽子属偶发病症,传染性不高,常引起鸽子羽翼及足部关节脓疡、肿胀及趾底炎、骨髓炎、气襄炎、心内膜炎、伤口感染或败血症等。本病易与沙门氏菌等引起之关节炎混淆,临床上死亡率不高,必须作细菌分离以确定是否为葡萄球菌感染。   症状:鸽子跛行、羽翼关节及足部关节明显肿胀,触摸有热感,消瘦、精神差,严重者会造成全身感染或急性死亡。剖检常见有肝脏肿大,肾脏、脾脏充血肿大。   建议:本病症与鸽舍卫生、鸽体抵抗力有关,病菌由皮肤、呼吸道及肠道创伤进入鸽体内,经由血液循环到达全身部位,须有一定数量才能发病。平时应注意鸽舍消毒及鸽子管理,适切补给营养,遇有发病应先作确诊,与其他疾病区别清楚。治疗药物须先作敏感性试验,以选定最有效的药物,惟关节之脓肿治疗较不易收速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