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客杂谈(二)
2006-11-13 11:50:51
(一) 今年的春赛可谓一波三折,一折天气,二折种势,三折管理。先看天气,沿海粤闽一带勿容多说,受海洋性气候的侵袭,集鸽之时与训放之地均达到训放的天气条件,偏却是人算不如天算。雨、雾、风无地而起,加之大脉横山,高川远峰,赛鸽还没有冲出禁区便已折杀大半,致使粤闽沿海两地的赛鸽所归也零零八八,可笑之处在于竟然连一百几十公里的训程上,鸽友们也有大喊冤枉之声。 京津冀也好不到哪里去,风一吹,外蒙的三十万吨风沙便迅速入侵京津冀,加之禽流感余波的影响,更是苦不作痛,正如一家公棚致歉所言:由于开笼后突刮沙尘暴,致使归巢率急促下降,虽为非人为因素,但仍当致公开信向参赛鸽友们致歉。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赛鸽运动所具有的春秋两种赛制中,春赛之所以被鸽友们淡化在于运气成分太大,这运气便是上天的眼色所决定,上天温柔点自然归巢率速度性都有所突破,爆燥点全军折灭也属正常,所以对于参加春赛的赛手而言,我只能奉上这句话实话:心态是第一位,成绩才是第二位。 再看种势,现在国人都虐恋外血,尝到其甜头后,便统统执行了拿来主义,可是太阳鸟的特性却也是显而易见的,遇到春赛中那雾大雨多风狂的竟翔环境,这太阳鸟能归返的廖无一二。 今年我和大部分赛鸽手一样便吃尽了其苦,才训放100公里时便已经大批量的失鸽。追究其原由就是一味的扼杀国血在赛鸽血线上的成分,一味掺和外血鸽所固有的血线特点,毫无疑问就变成了竟翔气候环境单一性的现象,变得春赛飞不动的结局!当然好鸽子什么条件下都能飞自然是一种大道理,但从实践情况来看,这好鸽子怕应该相对于一定地域,气候等客观相持而论。所以狭隘一点讲,玩春赛对于粤闽两地而言,怕应于二变(国血,外血)而应于天气万变才是上上之策。 对于管理,无论任何赛制,品种,气候,地域而言这才是真功夫,不要把成功寄托在捷径之上,而应把功夫用在管理上,这才是一门绝学。 (二) 老实说我不太喜欢交朋友,特别是新手,并非有意怠慢与傲才,只是觉得与新手交谈会诚恐诚慌,生怕新手会问一些非常平常的问题,例如:怎么样的鸽子才是一羽好鸽子?眼志怎么样才算是好?杂交与近交哪种优势大?等等之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涉足鸽界已久,亦或搞科研学问者心里都明白要回答这几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概括的。拿好鸽定义而言,因人因时因地而又何不同,何能一归而统!就及眼志更是不容多义,几十年的争议到现在也没有平息过。作为专修动物专业的我,虽从基因分子水平上道明了眼志与速度及育种的关系,但终究是什么文化层次人就只配也只能接受其所在文化层次的理念。这就是民俗中的一俗说:什么样的尺寸就穿什么样的裤头。 故此大凡谈及自己高见之人,就从其文化层次,战绩翔功上便可以揭穿一二。相信他们不如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才是相信真理啊!其实明白人都知道鸽界现状,能懂鸽子的没有几个人,知道的大多不说,会说的也大多是不知道的。所以一向新手鸽友我大多冷落而待,只是建议一些基本的防疫管理知识来聊表内疚之心。 (三) 前段时间对于我来说真可谓多事之秋,四月份刚从深圳到江苏没有两个月,家事私事就逐一而来。原本安静的学研生活在变得凌乱起来,不得不再作返粤处理事务的打算,也想借此机会引几路鸽种到粤种山区地带试飞。 鸽种引到准备返粤后,打电话到南京机场却被告知禁运,理由是广州哪边发现禽流感感染人致死的案例。而引发恐慌,无奈之下也得用火车偷着运输,但火车运输终不是万全之策,因为从江苏到达粤东要将近25个钟头的路程,如果脱水严重时刻将影响种鸽质量,处理不好又怕列车员发现,两难之下只好硬是拼出去了。 那天拎着一个伪装的鸽笼和一个行李袋,入检查站时,故意只让行李通过安检,不料那安检人员眼明手快地让我把那伪装的鸽笼也安检,心里不禁一惊,但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鸽笼通过安检时,工作人员却丝毫没有发现什么,真可谓是歪打正着啊!就这样安全的把鸽子运回粤东后,再迅速返苏之时,一量称体重足足轻了三斤,猛然的笑道:那几只鸽子可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啊! 忆起此事,让我想起一网友毫不掩伪引起众愤的一句直言:“养鸽子的人都是神经病,我也是神经病!” 现在想一想又何尝不是一句实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