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系列之鸽病诊疗大纲
2006-04-19 0:31:23
一:鴿子頭頸部位神經病状之概要: 1;沙门氏菌症-是一种抗性高与活动力强的病菌,藉由唾液,鴿糞,鴿乳,飼料,飲水及鴿蛋等为传染途径,而副傷寒依病状型態可區分肠内型,内脏型,急性型,关节型及神经型等,其中神经型会因沙门氏菌侵入神径与脑部造成畸形歪頭\瘫痪\斜颈\死亡 2:耳炎\脑脊髓灾-主要临床症状有癫癇,头部倾斜,瘫痪,严重则造成鴿子死亡 3:巴拉米哥-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藉由飞沫,唾液,鸽糞或空气等途经传染,主要头部临床病症有斜头,变异的头部姿态\癫癇\运动肌肉失调或死亡二:鴿子嗉囊消化病症之慨要:1;念珠菌症--通常念珠菌假性菌丝在鸽子消化管上皮属常在化,而会受到外界刺激再发病,例如气侯变化温差大,过度紧迫拥挤,药剂滥用等,其中消化症状临床有嗉囊粘膜白喉病变\腹泻\口腔发出異味2;嗉囊线虫症--鸽子受到感染易发生呕吐,死亡等,一般是个别发病3;食滞--病态的鸽与,扩张而肥厚的嗉囊,会有发酵酸臭之气味三:鸽子口腔內異物之病状鑑定:1;大腸杆菌与黴浆菌之复合感染--通常在未进食飼料前,可於口腔內发现由气囊内所排出的弹力纤维块状物2;鸽痘--可见以口腔内有密布凸起之症状物,一般为粘膜型逗病毒感染,鸽痘传染途径由唾液,泪液,鼻道粘液及鸽子身体上脱落之痂皮都含有病毒,若鸽子受到轻微感染时可利用治疗剂处理外,可补充营养如维他命A及矿物质等强化皮肤之愈合力,特别是鸽子患部痂皮因含有病毒需加以处理不可随意弃置.且将感染之病鸽需以隔离与休息.3:黴浆菌症-口腔粘膜潮红症状,有沉重的呼吸杂音浆液性痰浆以呼吸性水泡音,严重会在喉头,肺部,肠间膜及气管呈现圆钮扣状或急性死亡.4:黑舌尖-通常发生于种鸽与幼鸽,而矿物质及维生素的供给不平衡所容易造成5:毛滴虫-有干酪物复盖以口腔咽喉头且会出现呼吸性嗄音,喉头肿胀及脓性痰液6:白色念珠菌症-毛颤样物由薄至厚复盖以口腔粘膜上且嗉囊食道也会发生.四:鸽子高频率眼部和呼吸病状:1:披衣菌症--会产生难以治疗的鼻炎,结合膜炎,水样眼,流鼻汁,眼皮粘合等且感染鸽会缺乏活动力,羽毛退色,食欲下降,消瘦及不良水便.2:鸽痘--皮肤型:出现于鼻瘤,眼脸及腿足处之水痘性病状,特别是眼皮,肛门与腿部周围较容易爆发,严重则会使气管内及眼球感染或并发巴拉米哥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神经症状与死亡之现象,粘膜型: 食道,口腔,嗉囊,气管白喉性凸起等.3:毛滴虫--易产生高频率呼吸状态且饮水量增加,主要病状有闭眼,口腔粘液增加,食量急减及排绿色水便等,严重则会发现食道,口腔,嗉囊等结干状黄色结节,特别是赛鸽会出现飞翔运动力降低.4:单眼伤风细菌性眼炎--鸽子眼睛单侧或双侧皆会发生,特别是渗出液会污染眼之肉垂,必须防止整批鸽群受到感染.5:疱诊病毒--会产生咽喉炎,白喉症状或溃烂及临床病态.五:体内寄生虫:1:蛔虫--主要感染途径一般为鸽子食入成熟之虫卯,在肠管内孵化成幼虫且经过蜕变后,成虫穿肠壁而进入于血液循环中,主要病状有肠管闭塞,成长迟滞,下痢,消化能力下降,肉质消瘦变差,嗉囊中吐出蛔虫或飞翔耐力下滑等现象.2:节虫--信鸽条虫由各个体节连接而成,每个体节都具有各别独立之生殖器官且体节成方形,主要感染的鸽子会出现消化能力明显下降,体力降低,肠道受阻及吸收率变差.3:毛细线虫--生存于肠管内且虫体在粘膜及粘膜下层进行交配繁殖,主要感染病症有肠管壁损害,肠管发炎出血,消瘦,飞行力下降,下痢,贫血或严重则死亡.六:幼鸽常见之疾病:1:鸽痘--种鸽在育种繁衍期间因自然感染或孵育算起约前六星期内种痘,可能会造成幼鸽之垂直感染,幼鸽感染后眼睛周围,肛门口,脚部,嘴喙及口腔等会出现严重病况.2:红疥癣感染症--通常在夜晚以火光来检视红疥癣于舍内之移动,可判定之,主要出现症状有昏睡至贫血死亡,缺乏活动力,精神状态变差及消化力度变差等.3:软骨病症--通常是缺乏钙,磷或维他命D3所造成,主要病症有成长趋势下降,跛足或死亡等.4:沙氏桿菌症--幼鸽受到侵入感染后会造成膝关节肿大,而雏鸽则出现破壳能力降低或死亡.5:毛滴虫症--幼鸽感染会出现口腔内黄色干酪样沉淀物,并且会引起消化不良,脐炎或严重死亡.